斷奶沒有那麼痛苦,過來人告訴你幾個斷奶小竅門

2020-01-01   育兒學說

如何實現斷奶的:

首先,媽媽要有堅定的信念,能夠排擋外界對於母乳喂養的錯誤觀念,特別是在第二年,要能忍受住旁人持續的「勸斷」;

其次,寶爸媽要十分了解自己的寶寶,對寶寶的需求有準確判斷和反應,除了吃奶,還能有別的方法,滿足寶寶的不同需求。

過來人,告訴你幾個斷奶小竅門

斷奶,要循序漸進,根據不同月齡找出合適的斷奶方法。

小於12月齡寶寶

首先要考慮營養替代品和進食方法。選擇安全、適合寶寶的奶粉和輔食,同時選擇適合寶寶月齡並容易被寶寶接受的餐具。

讓寶寶先學會使用奶瓶,再用杯子。第一次教寶寶使用奶瓶的時候,最好是在寶寶不太餓的時候,寶寶會比較有耐心。

如果辦得到,讓寶寶直接過渡到杯子也可以。顏色鮮艷的杯子會吸引寶寶的注意。



同時媽媽也要逐漸減少親喂次數,每2~3天減少一次親喂,通過奶粉或輔食替代。

大於12月齡寶寶

吃奶對1歲以上的寶寶來說更多的是滿足心理需求,吃奶是有效的安撫方法,增進和媽媽之間的親密關係。

斷奶時的寶寶會表現出焦躁,媽媽要做到及時安撫,告訴寶寶斷奶並不等於斷媽。

斷奶的方式可能都不盡相同,找到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逐漸減少親喂次數,至每日親喂1~2次再離乳。

定時提供食物和水,不讓寶寶饑渴。

採取不提供,不拒絕的策略。

改變日常作息,遠離吃奶環境。

如媽媽避免在寶寶面前換衣服,不在經常吃奶的地方玩耍,如床上。

早於吃奶時間提供替代品。

提供替代品不限於吃食物,包括玩玩具、做遊戲等可以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方式。

推遲哺乳時間,哺乳間隔逐漸拉長。

縮短哺乳時間,讓寶寶逐漸適應。



鼓勵爸爸在離乳過程中扮演積極角色。

在寶寶需要安撫和關注的時候由爸爸替代媽媽,歡樂的遊戲、寬闊的胸膛都能讓寶寶覺得安心。

不要破壞乳房的美好

不建議在乳房上塗辣椒水、貼創可貼等奇葩大招。

對寶寶而言,乳房是美好的回憶,何必讓寶寶經受殘忍的「酷刑」,讓寶寶身心受到傷害呢!

斷奶後,怎麼保證寶寶的營養攝入?

首先,3歲以內,提倡多攝入奶類。斷奶後也要保證奶量攝入,1歲內可喝配方奶粉,1歲後適當引入鮮奶、酸奶等奶源。

其次,保證白天的營養攝入足夠,尤其是1歲半前斷奶、吃夜奶的寶寶,斷奶前就要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最後,斷奶後,有的寶寶會直接變成吃貨,有的會有短期厭食現象。不論如何,都要遵守寶寶的意願,按時提供餐食,但不強迫攝入,也不超量供應。小瘦子、小胖子都不健康。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