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Faker和T1的再次登神,他們不僅打破了許多不可思議的記錄,也讓中國玩家不斷的在思考很多問題,例如,「在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的歷史上,中國人為啥打不過韓國人?」,以及「到底是Faker強,還是LCK強?」等問題。坦率地講,對於這樣的問題,囧王者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已經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翻一翻!
而在世界賽結束之後,接踵而來的,就是更加有意思且吃瓜的轉會期。在對待轉會季的態度上,LPL和LCK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LPL喜歡憋氣,隔壁LCK是能多快官宣,就多快官宣,絕不藏著掖著。結果這樣的結果就是,LPL還在互相比憋氣,盡最大程度調動粉絲,通過「小道消息」,「路邊爆料」等方式,讓粉絲都成為柯南,保持戰隊熱度。
而LCK那邊,則是在沒有了轉會季的瓜之後,就開啟了戰隊粉絲之間的互相攻訐!譬如這兩天T1粉絲和GenG粉絲,就因為GenG有沒有資格繼承原三星戰隊的榮耀槓了起來。結果雖然GenG被拳頭承認,可以繼承三星的榮耀,但GenG卻愕然發現——他們兩個S賽冠軍獎盃不見。那麼這個獎盃會在哪裡呢?兩隊粉絲都懷疑在T1總部八樓的三星隊員休息室!
聊完八卦之後,囧王者今兒想和大家聊一個比較嚴肅且現實的問題,那就是「Faker在率領T1奪得第四冠之後,其背後卻曝露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LPL和LCK,其實已經出現了新生代斷層」。
從S12的Deft,到S13的Faker,LCK那邊其實一直都是老將當道的。就LOL目前新選手的狀態來看,不僅現在在打的這幫老將還退不了,甚至還會有很多已經退了的老將,覺得自己又行了。歸其原因,說穿了就是新人又少且菜。仔細想下,2003年以後出生的選手,目前打出名氣的選手,LPL和LCK兩個賽區加起來,也就宙斯,賓哥,和Peyz這幾個人了。
之前在中韓兩個賽區,為什麼有那麼多選手早早的就退役了。除了部分因為合同的原因之外,絕大多數的原因,還是因為1998到2000年這一代的選手,太強了。因此,除了個別天賦怪之外,大多數老一輩的選手,天賦比不過他們不說,再加上之前沒有系統的賽訓和成體系的健康保障,多種因素疊加起來,老一輩選手大部分是打不過新生代,只能退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S9和S8賽季,iG是最年輕的隊伍,他們比賽中,表現出來的衝擊力其實是要遠超當時一眾強隊的。然而,很典型的,5年前的iG的那批選手,已經成為了中生代選手,他們之後,LPL,甚至LCK也沒有什麼新人能打出頭了。
隨著拳頭將英雄聯盟電競比賽發展得越來越成熟之後,職業選手的職業保障措施,其實也已經愈發的成熟了。至少LPL,LCK,LEC和LCS四大賽區,入行幾年的職業選手,大多可以不用擔心生活的問題了。可是在如此優渥的職業環境下,現在卻很難看到以往那種橫空出世的天才少年了。
在LPL和LCK這兩大爭鋒賽區,大多都是老帶新的搭配。今年的冠軍T1,更是深諳此道,由最老的Faker,帶領最年輕的宙斯和Oner。這樣1拖4的結果就是,只要老的不放手,四小隻,就有無限的衝擊力;但是老的一旦放手,四小隻就擔不起大任——LCK夏季賽,就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T1是1老帶4新之外,其他戰隊大多是3帶2,或者是2帶3的配置。純新人的隊伍,是打不進MSI和世界賽的,甚至連賽區的季後賽,都打不進。這種情況,其實就是不斷的在證明,中韓兩個賽區的新生代,出現了斷層。
而且這種這種情況,在LCK最為明顯。從中韓兩個賽區的「亞洲明日之星」比賽來看,LCK新生代沒有一個能打的過LPL的;而MSI和世界賽上,也證明了LCK那邊的中生代,也打不過LPL這邊。除了Faker率領的T1之外,LCK那邊,老中新三代沒有一個能打的。對於LCK那邊來說,只要李瓜皮退,他就能一直保證T1的下限,但是李瓜皮一但退役,LCK還真不一定能打得過LPL。
最後問題來了,各位峽谷召喚師們,你們覺得Faker和T1在十年時間裡面,完成了四次世界賽奪冠,這後面的曝露出來的問題,是否證明了LPL和LCK的新生代已經出現了斷層呢?一起來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