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獲諾貝爾經濟獎 與兩學者同研金融危機

2022-10-12     金評媒

原標題:伯南克獲諾貝爾經濟獎 與兩學者同研金融危機

來源 | capitalwatch.com

美聯儲前主席本·伯南克與另外兩人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對金融危機期間銀行如何運作的研究。

在全球經濟再次面臨危機之際,本年度諾貝爾獎經濟學獎頒予美國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及兩名美國學者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迪布維格(Philip Dybvig),以表揚他們在「銀行和金融危機的研究」。瑞典學院在獎項公布聲明表示,3名得獎者在1980年代的研究促進世人理解銀行對經濟體系、特別是在金融危機時期的作用,證明避免銀行倒閉潮的重要性。

3名得獎者分別是現於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任職的伯南克(Ben Bernanke)、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商學院教授迪布維格(Philip Dybvig),其研究聚焦於銀行如何確保經濟體系順利運行。

戴蒙德、迪布維格證最後貸款人防險

經濟體系的運作需要將存款導向投資,但當中存在衝突點:存戶希望在有意外開支時能即時動用存款,企業和屋主則要知道自己不會被迫提前償還貸款。戴蒙德和迪布維格在1983年的論文提出理論模型,解釋銀行如何為存戶創造流動性,而借貸人可獲得長期融資,為上述問題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他們的研究亦指出存戶提款及向借貸人提供長期貸款,令銀行易受到即將倒閉傳聞的影響;若大批民眾提款,倒閉傳言就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擠提終將導致銀行倒閉。兩人分析指,政府可藉提供存款保險,及作為「最後貸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以防危險情況發生。

伯南克證銀行倒閉潮助燃大蕭條

伯南克的得獎貢獻來自他對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研究。曾有分析認為美國央行加印銀紙能避免衰退,伯南克雖同意資金短缺或致經濟下滑,但認為這無法解釋為何大蕭條時危機會如此嚴重和持久。他在1983年的論文分析,問題主因是銀行系統把儲蓄款項引導至有成果的投資的能力下降。外界原認為銀行危機是經濟衰退的結果,但伯南克的研究印證,銀行倒閉潮對經濟衰退演變成更嚴重而長久的大蕭條有決定性作用。

適逢全球面臨新一輪經濟和金融危機,3名研究銀行與金融危機關係的得獎者因此受到更大注目。戴蒙德在得獎訪問評論各國央行加息抗對通脹引述的市場動盪,指人們對系統穩定性失去信心之際,金融危機便會轉壞,但強調對比金融海嘯之際,全球已為金融動盪做出更佳準備,監管制度改善亦減輕銀行系統的脆弱性。

伯南克在2006至2014年期間出任美國聯儲局主席,但有評論批評他應對金融海嘯的表現,對其得獎資格提出質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ddc6f9dfcb9b3cdb62cba2b46ad6d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