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永志難忘!藤野先生反問:魯迅是誰?

2023-05-08     雲夕客

原標題: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永志難忘!藤野先生反問:魯迅是誰?

魯迅先生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道:「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但事實上,魯迅先生原先並不是從事文字有關的工作的,而是因為他的父親因病而英年早逝,所以他立志要治療像自己父親一樣的病人而選擇了去日本學醫。在日本,他遇到了一個令他「永志難忘」的老師——藤野先生。

在日本學醫期間,他接受到了新思想的洗禮,看到日本國人的言行,他發現國人的病是在精神上的,學醫救不了國人。作為一個想挽救中華民族的新青年,魯迅毅然決定棄醫從文,他要用文字來喚醒國人。

魯迅回國之後,投身於新文化運動,他發表的一篇篇文章逐漸喚醒了當時國人麻木的心靈,同時還是插向敵人胸口的一把匕首,「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更是影響了幾代人,他發表的各種文字書籍也逐漸流向了海外。

一九三五年,東瀛岩波書店出版了一本來自中國的詩文集《魯迅選集》,而作者就是魯迅。新書上架沒多久,一個漢文教員買了一套品讀,書中有一篇作者回憶仙台舊事的文章吸引了他的注意,其中提到了一個人,便是作者魯迅的老師藤野嚴九郎。

恰好有一個叫藤野恆彌的學生來訪,教員便問到:「你的父親是不是叫藤野嚴九郎?」藤野恆彌答道:「是的。」教員又問:「他是不是在仙台教過書?」「是的」。教員轉身從書架上拿起那本《魯迅選集》,交給藤野恆彌,並指著那篇文章讓他問問他父親,這裡面寫的是不是他。

藤野恆彌回家後,將那篇文章翻給了他父親看,並且問道:「父親您知道魯迅這個人嗎?」藤野嚴九郎接過書並問道:「魯迅是誰?」翻看著文章,藤野嚴九郎努力地回想卻仍然想不起到底有沒有教過這樣一個學生。

直到藤野恆彌說道:「父親,他本名好像叫周樹人。」藤野嚴九郎沉默了一會,結合文章中的點滴事跡,才有些慚愧地嘆道:「原來是周君,想不到他如今已經有這麼大的出息了。」時隔幾十年,藤野先生終於把曾經教過的那個中等留學生想了起來。

相比於魯迅不僅寫下一篇專門回憶「恩師」的文章,並且一直對恩師念念不忘,藤野先生的一句「魯迅是誰?」確實很讓人心傷。那麼,為何魯迅對藤野先生念念不忘,而藤野先生卻對魯迅印象不深呢?其實若是仔細分析下這件事的前後,這個問題也不難解釋。

首先,藤野先生是當時是不看重魯迅的,在魯迅弟弟周作人寫的《魯迅的青年時代》中,列有魯迅在仙台的留學時的成績單,其中大多都是60分剛及格,平均分65.5,全班142人中,魯迅排68名。魯迅作為一個中等生,委實不會受到藤野的過多關注,藤野先生在晚年回憶的時候表示確實對魯迅沒什麼印象。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魯迅是筆名,藤野先生自然不知道魯迅是周樹人。

至於魯迅為何對藤野先生如此敬重,是因為當時日本人對中國人很不友好,動不動就罵中國人「豬頭三」,因此魯迅屢屢受到白眼。而藤野卻出於老師的本分,對魯迅的公平對待,卻讓魯迅在異國他鄉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情,這對魯迅來說是莫大的恩情,以至於在回國後之後還把這位待人誠懇、熱情,對學生認真負責,沒有民族偏見的老先生寫進了文章里,以表懷念之情。

在人生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幾個對自己特別關照親切的老師,以至於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會感激他們的教育之恩。但我們一生當中無非最多也就經歷幾十個老師,而老師卻是教育學生三千,所以在多年之後,這些老師們也會同藤野先生一樣,要想很久才能想起那段往事。藤野先生的所作所為讓魯迅看到了希望,倘若魯迅當年身處每個人都對他公平對待的環境中,藤野先生的所做所為魯迅不一定會記得請了,更未必會想起要寫這麼一篇永志難忘的文章來了。

小星世界觀,話古今,了人物,學精髓,曉世事,僅此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db0e4741c9d3d71e743fcc05938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