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謀深算的「一介武夫」王翦,為何還能被稱為是「戰神」?

2023-06-07   走遍大街小巷

原標題:老謀深算的「一介武夫」王翦,為何還能被稱為是「戰神」?

秦國能一統天下,除了秦始皇讓世人稱道外,還不得不提下他手下的一位名將:王翦。在許多秦國舉國出征的大戰役中,都能看到是王翦這個人負責領軍,足可見秦王對他的信任和重用。那麼這位叱吒天下的一代秦國名將,真實歷史中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王翦加入到秦軍之後,很快他的軍事才能就展現出來,並開始受到了重用。秦王政即位之初由於年少,國政由相邦呂不韋所把持。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四月五日,當了十年秦王的嬴政22歲,在雍城蘄年宮舉行加冕禮,開始佩劍表示成年,王翦派三萬精銳保護秦王西行。

在秦王離開咸陽同時,王翦也不動聲色,調遣兵力,嚴陣以待,以防相邦呂不韋伺機生變。當時呂不韋不僅權傾朝野,甚至還與太后偷情,後來見秦始皇日漸年長怕東窗事發,所以獻了一個假宦官嫪毐給太后讓自己脫身。

嫪毐和太后後來還生了兩個私生子,但這淫亂的罪行最終還是敗露,有人告發嫪毐並非閹割宦者,嫪毐非常恐懼,於是以王璽太后璽的印信假傳命令,徵發地方兵馬,準備進攻當時秦王所在的蘄年官。

但秦王及時察覺了這一陰謀,搶先發兵平定叛亂,追斬嫪毐,在咸陽清洗了嫪毐集團數百人。因此事涉及呂不韋,不久秦王就免去了其相邦之職。不久又在將軍王翦的建議下,最終將呂不韋賜死,秦始皇終於全面掌握了國家權力,從此王翦成了秦王最信任的心腹大將。

秦王在掌控秦國權力後,目光開始投向了六國,而王翦作為秦王的得力大將,他在隨後攻打六國的戰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作戰風格在戰國時期也最為典型。公元前236年,王翦奉命領兵攻破趙國閼與(今山西和順),拔九城,奪取趙漳水流域。

後來又攻打趙國,歷時一年,攻陷趙都,趙王投降,趙國變成了秦國的一個郡。次年,燕王派荊軻刺殺秦王失敗,秦王於是又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國,擊破燕軍主力於易水西,燕王逃到了遼東,王翦平定了燕薊,得勝而歸。

公元前225年楚國的內亂爆發, 秦王決定趁機出兵攻打楚國,但是臨行之際在選帥上發生了問題,秦王連夜召集群臣商議,他問:「誰能帶兵20萬兵馬伐楚?」其大臣尉繚說:「非王老將軍不可!」秦王政於是召見王翦。

但老將王翦卻說:大王不是開玩笑吧?楚乃南方大國,方圓數千里,精兵數十萬。20萬人去打楚國無疑是以卵擊石,最少60萬兵馬才能去攻!

秦王一聽這話不高興了,一個正在衰敗的破楚國哪還需要我大秦那麼多人馬,花那麼多錢?王翦啊王翦,我看你是老了,是該退休了。正好年輕的新人李信自告奮勇帶兵20萬伐楚,秦王大手一揮,兩國的生死戰就拉開了序幕。

但不久後秦始皇就得到消息:秦軍失敗,大怒!同時也使他知道王翦確有遠見,於是親自到頻陽向王翦謝罪請其出山,說:我沒有聽從將軍的話,李信終使秦軍大敗受辱,如今楚軍逐日西進,將軍雖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棄寡人?

當時已經80歲的王翦辭謝說:「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亂,希望大王另擇良將。」秦王卻堅持要王翦再次出山領兵,王翦只能說:「若非要用老臣,必給我六十萬大軍!」秦王當然馬上允諾。

但老謀深算的王翦也留了一手,如果他真拿下楚國,可謂是功高蓋主!為了不讓秦王對自己猜忌,他就跟秦王說:「大王,老臣老了,替大王出力的時日不多了,老臣懇請大王能夠在我回歸之時,賜予我萬畝良田。我的功勞再大,我也只希望能封一個侯爵就夠了。」

秦王一聽,覺得這王翦還真是厚道,只要田地那就真的放心了,這樣愛財的人肯定不會背叛自己,就把咸陽西邊的萬畝土地就允諾給他。於是王翦放心得率那六十萬秦軍伐楚,這可算是秦國的所有精銳之師,始皇親自送將軍至灞上,可見秦皇當時已經對王翦是完全信任。最終王翦也不負王恩,最終成功消滅了楚國。

而當王翦再度出山親自滅楚後,無論秦王怎麼勸他都要徹底隱退,這一舉措也讓其最後老死家中得以善終,也可見王翦並非是有勇無謀的「一介武夫」,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王翦逝世,享年90歲。

王翦身為秦國四朝元老,歷任多位相國,無論是范雎、蔡澤,甚至呂不韋都對他是十分尊重。在《史記》上白起跟王翦是在同一列傳里,意味著在司馬遷的心裡,王翦和白起是完全能夠齊名的。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自然功績卓著,但能讓秦王贏政真心服氣,尊其為師也僅此一將!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可以說王翦一生都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