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後,血栓風險會增加嗎,如何預防呢?

2023-01-16   藥師華子

原標題:感染新冠病毒後,血栓風險會增加嗎,如何預防呢?

華子所在的醫院,新冠病毒感染已經度過了高峰期,現在呼吸科的患者量在逐漸下降,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逐漸增多,有很多是腦梗塞、心肌梗塞的患者,還有幾例肺栓塞的患者。

有很多醫生也在反映,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容易出現血栓相關的併發症。即使輕症也會有血栓風險,而重症患者的血栓風險還會更大一些。

一、感染新冠病毒為什麼會增加血栓風險

目前為止,感染新冠病毒後增加血栓風險的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病毒感染後引起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細胞因子風暴、補體激活、巨噬細胞活化綜合徵(MAS)、高鐵蛋白血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過度激活等多種因素相關。

而且寒冷的冬季本身就是血栓性疾病易發的季節,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老年人群在感染病毒後可能會更加嚴重,需要住院或是在家裡臥床養病,而長時間缺乏運動,也是導致血栓形成的高風險因素。

二、如何預防血栓的發生

1、要及時補充水分:及時補充水分可以稀釋血液,緩解高凝狀態。尤其是在病後身體容易冒虛汗的老年人,水分損失過快,而老年人對口渴的感覺不明顯,當感覺到口渴時再喝水,身體就已經處於缺水的狀態了

喝水時不要一次性喝太多,避免增加循環系統負擔,建議定時飲食,小口慢飲,每天飲用2000ml左右就可以了。不過如果有大量出汗或是嘔吐的情況,就要適當多喝一些水,並且在水中少加一點鹽,補充電解質。

2、不要隨意停藥:很多人跟華子說,在生病之後擔心吃抗病毒的藥物與自己原先的藥物出現相互作用,就暫停了治療基礎疾病的藥物。其實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時候,更要控制好血壓、血脂和血糖,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才能應對病毒的侵襲

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以及華法林、立伐沙班、達比加群等抗凝藥物的人,也不建議自行停藥。抗病毒以及緩解病毒感染症狀的藥物,與這些藥物可能會出現一定的相互作用,但總體來說影響不大,堅持服藥比停藥的獲益會更大一些。

3、可以適當活動:很多人在「陽康」之後擔心出現暴發性心肌炎,不敢運動,一直在家裡靜養。但完全不動會增加血栓的風險,尤其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病毒侵犯心肌細胞後,在劇烈運動或是過度勞累時可能會誘發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危險,但是日常活動沒有問題病情不嚴重的,可以走動一下,比如出去買些菜,做個簡單的飯,不要勞累就好。

病情嚴重需要臥床的人,也可以在床上活動,比如翻個身,伸個懶腰,抬下腿,勾動腳趾等,就可以有效預防靜脈血栓了。

4、發現血栓及時治療:突然出現單側肢體活動無力,伸舌偏向一側,說話含糊不清時,要提防腦梗塞。突然出現胸悶、胸痛、氣短,或是沒有原因的胃痛、肩痛、背痛、胳膊痛、下頜痛、牙痛等軀體疼痛時,要提防心肌梗死

突然出現胸悶、咳嗽、呼吸困難、頭暈等症狀時,要提防肺栓塞。如果出現上述的情況,要立即撥打「120」,及時就醫溶栓,可以把傷害降至最低

總結一下,新冠病毒感染會造成血栓風險增加,雖然相關機制沒有明確,但在臨床上已經看到很多相關的病例。有血栓風險的老年人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後,即使「陽康」了,也要注意提防血栓性疾病,做好預防。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