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進帳103億的蜜雪冰城,要IPO了

2022-09-23     投中網

原標題:一年進帳103億的蜜雪冰城,要IPO了

傳聞已久的蜜雪冰城上市,終於落下實錘。

9月22日,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蜜雪冰城」)的A股上市申請已獲受理並正式預披露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主板,主承銷商為廣發證券。

若無意外,蜜雪冰城上市將成為「A股新茶飲第一股」。

與喜茶、奈雪和資本深度綁定不同,成立24年的蜜雪冰城鮮少接受外部投資,僅在IPO前官宣了一輪20億元融資,投資方為高瓴資本、美團龍珠以及CPE源峰。據晚點LatePost此前報道,截至去年10月,蜜雪冰城的估值約為600億人民幣,與喜茶最新估值一致。

透過招股書,蜜雪冰城身上還有幾點值得關註:

1﹜ 報告期內,公司規模高速擴張,門店數量超2萬家;

2﹜ 雖然走的是「高質平價」路線,但賺錢能力不俗,過去三年凈利潤近30億元;

3﹜ 版圖清晰:在確立三大品牌、強調供應鏈的同時,發展出海、投資業務。

中國第一萬店品牌,22276家門店,一年營收103億

「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憑藉一首洗腦神曲和人均不足10元的定價策略,新茶飲品牌蜜雪冰城在近幾年迅速出圈。這裡多說一句,招股書有個「特別風險提示」略顯不厚道,叫什麼「自媒體時代第三方擅自使用公司品牌形象進行創作的風險」。咱說句公道話,要是沒有廣大網友茫茫多的「雪王神曲」二創,誰能知道你甜蜜蜜?

說回正題,雪王有多火爆,都直觀表現在了業績上。

根據招股書,2019年到2022年一季度,蜜雪冰城實現營業收入25.66億元、46.8億元、103.51億元和24.34億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82.38%、121.18%。

盈利能力更加「能打」,同期凈利潤分別為4.45億元、6.32億元、19.1億元和3.9億元,2020年和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42.81%、203.09%。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也公布了2022年中報,依舊尚未走出虧損。財報顯示,上半年奈雪的茶營收20.45億元,同比下滑3.8%,經調整凈虧損為2.49億元。

與奈雪的茶完全自營、靠對外銷售現制茶飲與烘焙產品賺取收入的模式不同,蜜雪冰城走的是「直營+加盟」模式。

招股書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蜜雪冰城共有加盟門店22229家、直營門店僅47家,是國內現制茶飲行業門店數量最多的品牌。

另外,蜜雪冰城也是中國門店數量最多的本土餐飲品牌。目前,中國僅有四個門店破萬的餐飲品牌,分別是蜜雪冰城、華萊士(超2萬家)、絕味鴨脖(超1.4萬家)和正新雞排(超1.3萬家)。

在加盟銷售模式下,蜜雪冰城將食材、包裝材料、設備設施、營運物資等商品銷售給各加盟門店,並向加盟門店收取加盟費、管理費、培訓費等。

這也是蜜雪冰城的最大收入來源。截至目前,蜜雪冰城的加盟銷售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超過96%。其中,食材和包裝材料的銷售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兩類業務各期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超過85%。

在招股書中,蜜雪冰城詳細披露了銷售給加盟店的原料明細,包括總金額和單價。據晚點財經的報道測算,2021 年,蜜雪冰城一共向加盟商銷售了35.16 億個杯子、8507 噸茶葉以及51071 噸水果,堪稱「走量」巨大。

「以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的銷售模式是蜜雪冰城營收穩定的保障,自建供應鏈和物流體系則大大控制了成本,也是公司的賺錢利器。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已經建立起 252 畝智能製造產業園,130000 平方米全自動化生產車間,可以實現現制飲品、現製冰淇淋核心食材的自主生產。此外,公司已在河南、四川、新疆、江蘇、廣東、遼寧等22個省份設立倉儲物流基地,並結合公司物流合作方,建立了基本覆蓋全國的物流運輸網絡。

通過自建生產基地、原料廠、倉儲物流基地,蜜雪冰城實現了對核心食材的規模化生產,有效提高了物流運輸的效率。同時,隨著生產及採購規模的擴大,公司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也在增強,有效控制了原材料採購成本。

此次走向資本市場,蜜雪冰城也將大部分募資所得用於供應鏈和倉儲物流搭建上。根據招股書,本次IPO,蜜雪冰城計劃募集資金約64.96億元,其中45.37%用於生產建設類項目,重點完善公司自主製造能力,構建更為強大的供應鏈製造體系,同時16.94%的募集資金將用於倉儲物流配套類項目,完善公司多級倉配體系,增強物流倉儲能力。

兄弟二人供應鏈擴店兩手抓,高瓴龍珠CPE源峰成功「搶灘」

一家民營企業的底色,往往深受創始人的性格影響。

蜜雪冰城由46歲的張紅超、38歲的張紅甫兩兄弟共同經營,一人管技術和供應鏈,一人負責營銷和經營。

1997年春天,草根出身的哥哥張紅超一邊讀大學,一邊在鄭州的一個城中村「創業」,開了一家叫做「寒流刨冰」的店。產品定價0.5元-1元,這家店在一天能賣100多元,一個月下來凈利潤能達1000元。  

對於洞察下沉市場,張紅超似乎有著一種本能,他做過冷飲,開過餐廳。而幾乎所有的店,都開在了城中村,待拆遷的街邊,顧客大多是學生、工人群體。這也是他最容易觸達、人口基數最大的群體,這也奠定了蜜雪冰城低價走量的路線。

過去的創業經歷讓張紅超在供應鏈方面頗有心得。過去數年,持續投入超過50億元自建工廠和物流,讓蜜雪冰城成為最早布局供應鏈的企業,也是行業中為數不多能夠實現原材料自給自足的茶飲品牌。

與哥哥張紅超從泥土堆里摸索出來的穩重不同,弟弟張紅甫則有一顆「上進」的野心。

張紅甫負責營銷和經營,在他的帶領下,蜜雪冰城實現了門店的快速擴張,成為全球首家破萬店的茶飲巨頭。

兄弟倆截然不同的性格,造就了蜜雪冰城最重要的兩項資產:超過2萬家的加盟門店,以及幾乎完全自給自足的供應鏈,這也讓蜜雪冰城很早就實現了盈利。

與喜茶、奈雪和資本深度綁定不同,成立24年的蜜雪冰城鮮少接受外部投資。天眼查顯示,公司在上市前只有一輪Pre-IPO融資,發生在2021年1月,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美團龍珠、CPE源峰、萬店盈利,交易金額超20億人民幣。

IPO前,創始人張紅超與張紅甫兩兄弟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合計直接持有蜜雪冰城85.56%的股份。

外部機構方面,美團龍珠旗下龍珠美城、高瓴資本旗下高瓴蘊祺,分別持有蜜雪冰城4% 股份,CPE源峰旗下的天津磐雪持股2%股份,萬店盈利持股0.9%股份等。

商業版圖已現,打出「產品+投資+出海」組合拳

蜜雪冰城目前產品主要分三類:現制茶飲、咖啡、現製冰激凌,並分別打造了對應的連鎖品牌「蜜雪冰城」、 「幸運咖」和 「極拉圖」。

與行業內其他品牌相比,蜜雪冰城的產品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產品均價皆在10元以下。

圖源:蜜雪冰城招股書

除了主營業務,蜜雪冰城還做起了投資。

2021年9月13日,蜜雪冰城正式成立雪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用於投資未上市企業。同年10月,便投資了一個天使輪,對方是一家來自廣東的新茶飲品牌「匯茶」。資料顯示,匯茶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廣東東莞,主打珍珠奶茶,定位中端市場,價格在10元-15元。截至目前,匯茶品牌共開店70餘家,主要分布在廣東東莞、海南海口、三亞等地。

2022年4月,「雪王」又投資了一家連鎖餐飲品牌雞裝箱,主打韓式炸雞和各類韓餐。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顯示,雞裝箱炸雞現有6家門店,但投中網通過地圖搜索發現,目前在營的門店僅有3家,分別位於河南省的鄭州和南陽兩地。

這兩次的投資「畫風」相似。所選標的主要集中在二線及以下城市,知名度一般,規模也不算大,並且從未對外融資。而且,蜜雪冰城的出手十分強勢,兩次出手持股比例都不低,匯茶持股19%,雞裝箱持股30%。

不難看出,兩次出手都與自營業務息息相關——瞄準調性相似的品牌,或用於豐富自身品類。

出海也是品牌近兩年的主要發力點。

從2018 年在越南開設首家海外門店以來,蜜雪冰城目前已進入越南、印尼、新加坡、菲律賓、韓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七個國家,門店數量在1000家左右。

其中,印尼門店實現盈利,越南小虧。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蜜雪冰城在印尼境內共有317家門店,最近一期營業收入2541.08萬元,凈利潤為223.55萬元。而越南境內共有249家門店,最近一期營業收入929.04萬元,凈虧損32.2萬元。

在海外市場,蜜雪冰城仍然保持薄利多銷的戰略,但根據公開信息,其海外門店多數都開在當地租金昂貴的繁華地帶。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蜜雪冰城完成上市輔導後不久,曾傳出「蜜雪冰城將上市飲用天然水」、「正式進軍瓶裝水賽道」的消息,品牌名稱或是雪王愛喝水。投中網通過天眼查發現,公司的確已經申請了「瓶體(大雪王)」的外觀專利,並獲得授權。

有專業人士分析稱:「蜜雪冰城此時進軍瓶裝水,或是給上市之路增加新支撐點」。(文/王滿華 張俊雯,來源/投中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d1cd74e85a6f99504dc9bf32a8c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