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更名「映宇宙」背後,奉佑生的直播故事要出「新番」

2022-06-24     商學院雜誌

原標題:映客更名「映宇宙」背後,奉佑生的直播故事要出「新番」

文:沈思涵 石丹

ID:BMR2004

元宇宙世界又出現了一位「新玩家」。

2022年6月15日,映客互娛有限公司(3700.HK,以下稱映客)正式宣布將公司更名為「映宇宙集團有限公司」(英文名稱Inkeverse),業務全面向元宇宙進軍。同時,映客還宣布虛擬人「映映」為映宇宙品牌代言人。

圖源:wind金融終端

按照映客董事長奉佑生的說法,更名基於幾方面的綜合考慮。「此前社會的普遍認知是,映客和直播有強關聯性,但目前直播只是集團體系下的產品之一。映客已經成立7年,在新的趨勢下,集團需要有更適合的品牌名稱代表集團對外的形象,而不是用具體的產品名代替集團名字。」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2021年10月Facebook正式改名為「Meta」,從而吹響了其全面轉型元宇宙的衝鋒號。同樣在社交領域打拚多年的映客,似乎也在用更名一事表明自身轉型元宇宙的決心。

但元宇宙畢竟還是一個不確定的風口,在技術尚未成熟、產業尚未完善的情況下,轉型元宇宙難免存在著爭議和風險。年輕的映客選擇在此時講起新故事,能否博得資本市場的好感和認可?

加速第二次「轉型」

正如奉佑生解釋的那樣,對於普通人而言,他們對映客的認知仍然停留在「映客直播」這款產品身上。但或許是有意與直播「解綁」,映客正在加快轉型的步伐。

近兩年來,映客圍繞著互動社交的發展方向,在社交和相親等方面孵化出20多款APP。其中,主打興趣社交的「積目」、視頻相親的「對緣」以及瞄準新城市青年的相親APP「超級喜歡」,均已經進入商業化階段。

事實上,除了以上提到的主力產品外,映客在其他細分社交領域也做出多個布局。例如在2021年,當語音社交掀起一時熱潮,映客隨即推出「對話吧」APP換取了用戶增長;2022年,全民「露營熱」開始興起,映客也藉機推出了覓野camp這類更為垂直的小眾產品。

近些年,映客試水過的賽道包括但不限於視頻版趣頭條、語音交友平台、二次元交友社區、老年人社交產品等一系列產品。

通過不斷的業務嘗試和擴展,目前映客的業務布局已經從最早的直播業務延伸到直播、相親以及社交三大板塊。據2021年財報,其中社交產品帶來57.4億元的收入,營收占比達62.6%;相親產品營收為6.14億元,營收占比6.7%;至於曾經的主業直播產品,其營收為25.6億元,營收占比27.9%。

可以看到,相比起被人熟知的「映客直播」,映客如今更多的是依靠社交產品立足。但和其他玩家不同的是,映客在社交領域主要側重於陌生人社交方面,尤其是以「婚戀社交」類產品為主。

然而,在陌生人社交這條賽道上,陌陌、探探長期靠著數億月活把持著行業頭部地位,Soul也以所謂「靈魂社交」的定位後來居上,映客要想在陌生人社交賽道上拔得頭籌,難度可想而知。更何況,隨著政策監管趨緊,陌生人社交的商業模式也在遭受極大的考驗。

因此,從直播延伸至社交的映客,或許是時候進行第二次業務轉型,從而抓住新的市場機會了。而2021年元宇宙風口的出現,恰好讓映客看到了進場的契機。

「一個企業做決策,是會收集很多行業趨勢變化的信息,我們從web 2.0的網際網路產品做起,同樣也會思考網際網路下一代的趨勢在哪。現在來看可能是元宇宙,因為它是比現在的網際網路市場大不止10倍的市場。」映客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商學院》記者表示。

在映客看來,元宇宙是網際網路的下一代演進方向。自2021年以來,中美兩國眾多的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布局元宇宙,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網際網路大廠如Facebook、騰訊。但映客並未在元宇宙概念最熱的階段入局,其選擇此時更名映宇宙,或許背後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

「映客更名未必是為了蹭元宇宙的熱度,而是想要跳出直播的固有人設,從而多元化地發展自身業務。畢竟,當下的映客在直播領域已經越來越跟不上趟了,此刻再不改弦更張、尋找可以構架在直播之上更大的設定,難免被淘汰。不過,此後的發展儘管元宇宙化,其基礎構架依然是發源於直播,能否找到差異化的突破點,還要看映客後續的戰術動作。」TMT產業時評人張書樂指出。

如何布局元宇宙?

既然宣告向元宇宙進軍,那麼映客又將如何具體布局,跟其他平台相比又有何不同之處?

此前,映客已經發布了偏向元宇宙概念的KTV系統「全景K歌」。其通過3D技術還原了K歌包房,支持沉浸式K歌和互動,未來還將與VR等虛擬現實設備結合。目前,該項功能已植入了映客直播APP當中。

映客另一款元宇宙社交產品是「情侶星球」。其定位於面向情侶的戀愛產品。情侶用戶配對成功即可創建兩人的私密情侶空間,之後將支持虛擬裝扮和一起養寵物、唱歌、看電影、遊戲等場景。至於面向歐美地區Z世代用戶的3D虛擬形象社交產品「The Place」,據COO侯廣凌介紹,該產品仍處於開發階段,不久後將會上線。

這些均是映客對於元宇宙社交的試水之作,以用戶最基礎的訴求作為出發點。其不同點則在於,早前映客的產品是基於web 2.0設計,而新的元宇宙產品則是基於web 3.0進行開發,試圖重塑原來的產品結構和產品形態,甚至包括社交和互動的模式。

談及元宇宙產品的布局時,映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在原有社交優勢基礎上,全面加大對元宇宙科技元素的融入,突破次元壁,創建出無數個社交新次元的矩陣式小星球,用全新技術搭建更豐富、多維的社交場景,滿足用戶更細分的社交需求。」

當然,作為新出現的元宇宙產品,其形態仍在初期階段,後續是否會持續開發,仍要看用戶以及市場的反饋而定。

對此,奉佑生亦曾坦言,「元宇宙是要放長遠看的,周期可能10年、20年甚至長達30年。目前剛開始的第一階段,很多東西只是在模糊的概念中,很多硬體的基礎條件、網絡技術還不那麼成熟,現在很多元宇宙產品還是缺失了很多功能。所以在此過程中,我們會保持對元宇宙方向的強烈追求,不斷依據現實硬體和網絡情況疊代。」

網際網路觀察家丁道師同樣指出,「目前在技術手段上,並不具備構建元宇宙的技術基礎。不論是BAT等網際網路大廠,還是其他企業,都在布局元宇宙,但相關的技術生態體系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如果說現階段看元宇宙布局還處於早期,是因為當前的硬體設備和帶寬處理能力不足以支撐元宇宙產品體驗的話,那麼作為元宇宙的入局者,或許可以考慮首要解決用戶的「沉浸感」需求。不論是映客推出的「全景K歌」,還是「情侶星球」,其實都是希望滿足相關用戶對於社交的沉浸式體驗。

在張書樂看來,「元宇宙作為一個概念框架,最基礎的入門就是沉浸感,而非VR或AR技術。因此,類似於虛擬K歌直播間之類的概念產品,都可以先期開發和謀求和自身產品的嵌入,引導用戶形成習慣和黏性,後續依靠技術飛躍實現VR和AR設備和平台的普及化,再真正裝入元宇宙之中即可。在元宇宙體驗並沒有真正有效落地的當下,這樣的打法是有合理性與必要性的。」

曾經的「直播故事」

儘管秀場直播已經代表著映客的過去時,但不得不說,映客如今所取得的成功,與當初押注直播風口有著必然的聯繫。

2015年的某一個夏天,經過連續半個月的團隊開發,映客第一款產品「映客直播」APP正式上線。彼時,秀場直播正值風口前夕,歡聚時代、天鴿互動分別奔赴納斯達克和港交所IPO。對於剛剛成立的映客來說,當時並沒有想到未來有一天能夠上市,團隊只是想著怎樣才能活下去。

「最開始做直播時,我們團隊也就幾十個人,能做的事情就是把直播這個業務做好,當時同時有幾百家公司在競爭,我們把這個賽道定義為要贏下來才能生存下來。」映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

就在2015年9月,映客內部曾經開過一次降薪會議,會上奉佑生表態,要求全體員工集體降薪20%,為的就是讓外部投資的500萬元資金可以「再多花幾個月」。誰也沒有想到,隨著2016年「千播大戰」來臨,剛成立不久的映客成為了資本追捧的對象。

2016年春節前後,映客一下子融到8000多萬元。在投資人的建議下,奉佑生決定把所有的錢都花在打廣告上。同年3月,映客成為BIGBANG中國巡演的冠名商;8月,在里約奧運會期間,映客邀請蘇炳添、張培萌等四位運動員上直播,並與央視合作,在全國7個城市、10多個廣告螢幕同步播出。

如此豪氣的「廣告轟炸」起到了顯著的效果。截至2016年8月,映客的註冊人數已經達到1億。不僅如此,在上線8個月後映客直播累計用戶充值額破億元,11個月破10億,19個月破50億,擴張速度可謂驚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千播大戰」中,映客是其中的一位勝利者。然而,隨著秀場直播亂象迭出,2017年,上百家直播平台陸續關停,直播帶給投資人的想像空間似乎也觸碰到了「天花板「。

直播平台的火爆,只經歷了短短一年左右時間便開始顯露出疲態,而映客直播也凸顯出盈利模式單一、付費用戶增長放緩的跡象。要想再獲得一波增長,或許上市是一個較為可行的辦法。

2018年7月12日,映客正式赴港上市,成為「港交所娛樂直播第一股」。一個月後,映客公布了上市後首份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映客整體營收22.81億元,同比增長17.9%;經調整後純利潤為4.09億元,同比增長21.8%;月活躍用戶達2638萬人次,同比增長30%。

值得一提的是,在映客上市前夕,奉佑生曾經表達過這樣一個願景:「在未來,映客將探索直播+電商、直播+藝術、直播+體育、直播+教育、直播+客服等多種網際網路商業模式,試圖改變人們既有的生活方式。」

在他的設想中,未來人人都可能會有一個映客號,就像今天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微信號一樣。只可惜,如今看來這樣美好的夢想,最終並沒有實現。

但奉佑生並不需要對此感到遺憾。畢竟,成立七年的映客已經走出了過往直播時代的桎梏,在社交領域踏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至於未來在元宇宙的世界裡,映客又能給外界描繪出一幅怎樣的圖景,還是留給時間揭曉答案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c40612ac4391e985c94f45e330819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