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一則新聞是關於基努·里維斯的。
「疾速追殺」系列的製片人透露,基努·里維斯懇請他們,可以讓自己在《疾速追殺4》當中死掉,這樣自己才可以徹底休息。
因為拍攝這個系列一直讓他非常辛苦,包括之前的第二部、第三部已經讓他在精神和身體上都極其疲憊了。
到了第四部,由於動作戲和表演投入過多,已經讓他達到崩潰的邊緣。
所以,他才希望終結這個角色,可以完全休息。
畢竟快60歲的人了,還要拍這麼拚命的動作片,確實也是難為他了。而且,從《疾速追殺4》中他的表演也能看出來,動作戲顯然更加笨拙和吃力了,確實也該退休了。
所以,基努才會說,我想在這部電影的結尾被徹底殺死。
人啊,還是得服老。
包括成龍大哥,你看他這幾年的動作片,其實也基本打不動了。
而在好萊塢,還有這麼一位,絕對的高齡動作男星,年過7旬,卻還奮戰在動作片第一線,而且並沒有任何想要退休跡象。
其實相比基努·里維斯,他更需要在動作片事業上重新考慮下未來了。
那就是「憤怒的老爹」連姆·尼森。
是的,他又有犯罪類新片了。
不會豆瓣誰起的中文譯名,真的是非常離譜,給人家起名叫《疾速營救》。一部電影同時蹭兩個動作系列的熱度,也是沒誰了。
當然,評分仍然很感人,豆瓣只有5.2分。
而本片在IMDb 的評分同樣只有5.3分,說明,也不光是豆瓣網友不喜歡這部電影。
與此同時,爛番茄的媒體評價也僅有25%的新鮮度,4.5分,基本屬於全面撲街了。
關於這部電影,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真相。
其實這並不是一部原創電影,而是一部翻拍片。
本片的原版是一部西班牙驚悚片,叫《炸掉銀行經理》
然後,2018年,德國曾經翻拍過一版,叫《急速逃脫》,國內還上映過。
而2021年的時候,還翻拍過一部韓版,叫《限制來電》,應該也有些朋友看過。
算上這次連姆·尼森主演的《疾速營救》,這已經是這部影片的第四版了。
有意思的是,四部影片的豆瓣評分,也是一路下降的。從原版的6.3分,到德版5.9分,韓版5.7分,最新這版只有5.2分了。
看起來,如果再拍的話,應該只能到4分多了。
咱也不知道,這個故事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翻拍,而且,越拍越差也沒關係。
由於是翻拍的故事,所以幾版都用了一個相似的設定。或者,這是最吸引片方的地方吧。
男主是一個銀行家,早上開車送孩子上學,結果,接到匿名電話,說汽車上裝了炸彈,他必須按對方的要求去做,不能離開汽車,也不能四處亂動,一切行動都要聽指揮,否則汽車爆炸,他和孩子就都性命難保了。
大概就是這麼一個設定,格局非常小,大部分故事都發生在一輛汽車上。整個劇情也都靠男主和反派的電話交流來推動。
因為男主要一直接受指令,開車到處跑,同時,又不允許下車。所以,演員基本全程都是坐著表演,也完全不用奉獻動作場面。
一方面,這對演員的表演是很大的考驗;另一方面,對連姆·尼森這種高齡動作男星來說,這種電影也是很照顧他了,起碼不用做很多辛苦的動作戲,也不至於摸爬滾打、跑跑跳跳了。
當然,問題在於,不論是站著演、坐著演還是打著演。其實這仍是一部非常套路的連姆·尼森動作驚悚片。
雖然,豆瓣現在基本把所有連姆·尼森演的犯罪片都翻成《XX營救》稍微有點惡搞,但大家都明白,其實他拍的就是同一類電影。
反正無論是什麼設定,他的角色基本都是同一類人,那就是「憤怒的父親」(偶爾也有「憤怒的丈夫」)。
總之,這類角色都是相似的設定,都是以親情作為角色的核心驅動力。然後,有不怕死的壞蛋傷害了他的家人,憤怒的「連姆·尼森」則要開始他的復仇行動。
我們都知道,這是當初的那部《颶風營救》鬧的。
那部電影確實很好,短小精悍,衝突也夠強。尤其是,還完美塑造了一個強大且可靠的憤怒父親形象。
只是,再好的角色也不能沒完沒了啊。
15年了,都已經71歲的連姆·尼森,仍然在拍著類似的角色,屬實有點搞不懂了。
畢竟,如今的他,真是拍不動了,而且,也很難再遇到那麼好的項目了。
當然,《疾速營救》里的這個父親,其實一開始倒沒有那麼強大,而且還挺被動的,一直和兩個孩子困在汽車裡,而且,汽車還隨時可能會爆炸。
所以,影片很多時候也是驚悚片的套路。當然,這個設定真的是不新鮮了。畢竟,這已經是這個故事的第四版了。
同時,在之前的《生死時速》、《狙擊電話亭》,甚至賣拷貝的那部《救護車》,其實都有類似的元素。
所以,我們為什麼又要看這樣一部老套且毫無新意的翻拍片呢?
而且,其實從原版開始,這個故事本身就一堆說不通的地方。包括這次的《疾速營救》,你也只能一路跟著劇情走,卻不能稍微認真推敲一下劇情。
因為只要你稍微想一想,就會發現,這又是一個漏洞百出的驚悚片。
所以,才會有媒體吐槽說,終於知道編劇們為什麼要罷工了。這樣的電影,確實不需要編劇。
而對連姆·尼森來說,可能也要稍微考慮下自己將來的演藝生涯了。如果真是一直拍這種毫無新意,角色設定相似的動作片,也確實有些無趣了。
希望之後,可以少看一部關於營救的電影吧。
救不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