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氣候特點主要是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晝短夜長現象明顯。隨著氣候溫度的下降,人的陽氣也開始收斂,此時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遇冷收縮,甚至痙攣,血壓開始回升,高血壓、心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疾病也隨之出現,也容易出現失眠、頭暈、心慌胸悶等症候,此時要注意「養心」。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中醫師黃琳介紹,中醫認為,秋天陽氣開始收斂,陰氣開始上升,為免秋氣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要做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保持身體陰陽平衡。黃琳還指出,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心肺之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
在飲食上,黃琳認為,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應以富含營養,高蛋白飲食為主,以補充夏季天氣炎熱導致的營養不足。平時少量多次飲水和食用梨、柚子等預防秋燥,還可以適當配合中醫食療,以達到養心、健脾、安神的目的。
養心食療方
1、人參三七燉雞湯
材料:
人參5-10克,三七5克,大棗5枚(去核),陳皮5克,雞肉150克。
做法:
所有材料放入瓦罐中隔水燉熟,加入鹽調味,飲湯食肉。
點評:
補養心氣,活血化瘀,適合疲勞、心悸、胸前不適者。
2、龍眼肉粥
材料:
紅棗3-5粒,龍眼肉20克,粳米50克。
做法:
將粳米淘洗乾淨,洗凈的龍眼肉、紅棗一起煮粥。
點評:
適合心悸、失眠、健忘、貧血、脾虛泄瀉、體質虛勞、神經衰弱、自汗、盜汗等症狀者。
3、百合蓮子粥
材料:
百合10克,蓮子10克,枸杞10克,粳米50克。
做法:
將大米淘洗乾淨,洗凈的百合、蓮子一起煮粥。煮開後放枸杞再煮5分鐘。
點評:
滋陰潤燥,助消化,助睡眠。
4、麥冬蓮子百合糖水
材料:
麥冬20克,山藥20克,蓮子30克。
做法:
加水適量,煲至爛熟,加適量白糖調味。
點評:
益氣養陰,健脾安神。
文 | 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李朝 金小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b65fc1cdb74b13b3dcffeb9dac955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