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越來越沉默,什麼也不說,不是不知道說什麼,而是覺得說什麼都無所謂了。
那是一種經歷過萬千努力後的絕望,那是在費盡千辛萬苦後的放棄,那是對一個無法改變的人,一段無法延續的情的灰心喪氣。
都說「哀莫大於心死」,而沉默不語,則是心死之前,最後的掙扎。
對愛人失望,再也不想多說一句話。
愛是乍見之歡喜,更是久處不厭。
從最初的相遇是的悸動,到激情褪去的平淡,這其間,到底是什麼在作祟?
也許,就是無法改變對方,而生髮的失望吧。
比如,兩個人相愛,除了花前月下,剩下的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真實生活,由此,就需要雙方共同拼搏,一方面努力賺錢,一方面努力存錢。雖然眼下過得精打細算,但來日,定然有滿滿的底氣,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現實卻是,一方在拼搏,一方卻耽於享受。再美好的愛情,也會產生裂痕,讓人很是疲倦。不要說現實中的你我,就看民國時期的文學大師徐志摩,他那樣深愛著第二任妻子陸小曼,四處奔波賺錢供她花銷,看起來十分恩愛,惹人羨慕,但個中辛酸,也許只有自己能夠體會吧。
當然,賺錢只是一個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一方爭分奪秒在提升自己的素質,而另一方卻始終在原地踏步,沒有半點想要進取的意思。
每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當對方想要拽著你一起改變,你卻始終無動於衷,對方怎會不累呢?
該說的都換著法子說了很多很多遍,該做的都代替你、拉著你、手把手教著你很多很多遍;可一切都是無用功。對於一個壓根就不想改變自己的人來說,就算是摯愛,在用盡生命的熱情想要帶著你實現華麗的轉身,你自己一動不動,怎麼有所改變?
那還有什麼可說呢?
也許,依然還會愛你,可這份愛,卻因為你從來都不作出一點點改變,而漸漸淡漠。在面對你的質問時,他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你。
也許,答案已經在你自己的心中了。不是他不愛你了,而是你,根本不懂得愛自己。
對家人失望,說什麼都是多餘。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當由一個個在外漂泊的遊子轉而成為一個返鄉的過客,對於家人的感情,就會由濃濃的思念,轉變為不知所措。而相處久了,更會覺得,家人的關愛,有時,是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
小妹已經三十四歲,卻還未談婚論嫁,至於原因,無從知曉。她長得漂亮、性格又好,親戚朋友爭相給她做介紹,哪怕一次次被她決絕,但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人樂此不疲。
可是,小妹卻對這份關心,敬而遠之。
在家人們眼中,似乎一個老姑娘有人願意來相親,就是莫大的幸運了。他們全然不顧,小妹是一個美術院校的高材生,是一個精神追求極高的人。所以,那些世俗的男人,在她眼中,簡直就是一種褻瀆,她怎會願意與之談婚論嫁呢?
所以,她選擇了沉默。哪怕一輩子單身,也不要湊合過日子。
對同事失望,說什麼都不如不說。
同事之間,朋友太難得,敵人倒是常有。但凡涉及利益之爭,表面上的和諧很快就會被赤裸裸的爭搶打臉。如果你投入太多感情,吃虧的、受傷的、成為墊腳石的,當然只能是你囉。
記得我從剛從工作了九年的學校出來,轉崗到一家行政單位,壓根就不懂的這裡面「水有多深」,還是像以前一樣,有什麼就說什麼,也不知道轉個彎,像極教育學生時的一板一眼。
我奉行的是客觀真實,不講假話。但同事們奉行的是真真假假,看人說話。
只要涉及到要承擔責任,哪怕是他們做的事,也會百般開脫。
比如,那次,我所在的單位承擔了一次大型公務活動的接待工作,從制定接待方案,到具體落實,其中有太多細節需要注意。雖然我只是負責打下手的,但依舊把那些要求記得滾瓜爛熟。
可惜的是,當我發現他們出現差錯時,所有人都盯著我,似乎我就是因為我的「多嘴」,而讓一個可以掩藏的錯誤,顯現了出來。並且,改正這個錯誤的任務就自然而然落到了我手上。
從那之後,每每我想要脫口而出的話,都會被這一幕不堪的往事,攔在在了嘴裡。
看不慣的人,看不慣的事,看得多,也就見怪不怪了。更不要說,再去說什麼。
同事之間,出了點頭招呼,但凡涉及他人,都諱莫如深,最好是什麼都沒有說,什麼也沒有聽到。
一個人變得沉默,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過了太多磨難。
也曾試圖去改變,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可一些,都是痴人說夢,還是不要再說了吧。
最重要的,是依舊保持內心的清醒與安寧,做最好的自己!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