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 Louiscard,這是你打造信息管理系統的第 16 天,今天我來跟你聊聊如何用好網際網路搜尋引擎。
這個世界最權威、最全面、最龐大的信息資料庫就是「網際網路」,不管你需要什麼信息,想要學什麼知識,在網際網路上通常都能找到答案。這一部分我來來跟你分享幾條搜尋引擎的入門和進階技巧,幫助你以更低的成本在網際網路世界獲取想要的內容。
/1/選擇合適的搜尋引擎
我們要說的第一個技巧是:知道更多搜尋引擎,比如除了 Google 和百度,還有 Bing、Yahoo、搜狗、ask.com、DuckDuckGo等等,不同的搜尋引擎有各自的優勢,即便你日常主要使用 Google,但在一些特殊領域,因為排序算法不同,試試其他的搜尋引擎往往能給你帶來驚喜。
同時由於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巨頭將內容封閉到自己的生態,想要用一個搜尋引擎搞定所有搜索需求已經不太現實,比如想要獲得高質量的知乎問答和公眾號內容,用搜狗顯然比百度、Google 效率高很多,很多時候,在淘寶、GitHub、知網、B 站、豆瓣、微博搜索,效果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所以,用好 Google 和百度的第一步就是,知道除了它們之外,還有哪些搜尋引擎,以及在哪些場景下使用效果最好。
/2/優化搜索關鍵詞
第二個技巧是關鍵詞的選擇,相對於找到正確的答案,更難的是問出一個正確的問題,提升搜索能力最核心的技巧就是準確提煉檢索關鍵詞。
第一個技巧:使用關鍵詞組合。這幾乎成為一個檢索的常識,我們從小就知道通過多個關鍵詞的組合比「提問式檢索」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不過隨著自然語義理解(NLP)和分詞技術日趨成熟,從檢索結果來看,很多時候兩者差距看起來並不大。
舉一個例子,比如最近印象筆記支持了 Markdown 編輯,我想要看看少數派有沒有相關的文章。
但是當我搜索:「少數派發布的關於印象筆記更新 Markdown 的內容」,也能得到類似的答案。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是要用關鍵詞組合的方式呢?主要原因在於檢索效率,這也是搜尋引擎的檢索機制決定的,事實上你輸入句子,Google 百度也還是會拆成詞組進行檢索,雖然引擎會屏蔽掉一些無意義的關鍵詞,但還是會有很多關鍵詞會干擾你最終的檢索結果。與此同時,這種長句搜索無法靈活調整修改,完成複雜的檢索任務。
第二個技巧:更換同義詞。比如我想了解「記憶宮殿」的相關知識,在搜索中發現原來很多書籍和影視作品還將其稱為「思維宮殿」,通過對這個關鍵詞的搜索,又多了 2,510,000 個結果。在專業領域這個技巧更加重要,因為很多時候官方文件中的表述和日常生活的表述完全不同,要想檢索到有價值的信息,你需要積累最專業的表述。
我舉個法律行業的例子,來看看「法言法語」有多重要。比如想找找關於銀行卡盜刷的裁判規則,一般人肯定就輸入「銀行卡」、「盜刷」,但是專業的法律從業者除此之外還會使用「偽卡」、「交易」這樣的專業術語查詢,自然更容易得到有價值的信息。
第三個技巧:替換為英文表述。必須承認,在不少領域,網際網路上英文撰寫的內容,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都更勝一籌。因此,當你習慣用英文搜索,真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如果英語不是很好,可以藉助翻譯工具,比如 Google 翻譯、DeepL、彩雲小譯等等。
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翻譯的效果也越來越好,有時候甚至讓你看不出來這原本是一篇用英文寫的內容。
/3/善用高級搜索語法
我們在前面詳細介紹了印象筆記的高級搜索語法,不少和搜尋引擎是一致的,接下來主要就一些之前沒有提到的語法做些介紹:
3.1搜索完全匹配的結果
語法:" "
將關鍵詞包在引號中,將搜索得到與關鍵詞完全匹配的結果,不會對你的搜索詞進行分詞處理,包括關鍵詞的順序都會被嚴格限定。
3.2 搜索包含任一關鍵詞的結果(組合檢索)
語法:OR
在各個搜索查詢之間加上 OR。例如:印象筆記 OR Evernote,很多時候等同於同時進行了兩次查詢,效率很高。需要注意的是 OR 一定是大寫,小寫會被直接忽略。除此之外,使用 | 也有同樣的效果,如 Notion (wiki | co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