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破3億,芒果台這一波「文化輸出」,又成了

2023-11-04     皮皮電影

原標題:播放破3億,芒果台這一波「文化輸出」,又成了

都說中國綜藝看芒果,這話越來越對味兒。

這麼多年來,芒果台出過不少爆款綜藝,無論在類型、形式還是播出效果上,都斷檔領先。

且不說早年間的《超女》《快男》,《百變大咖秀》,就近幾年的《浪姐》《披哥》,《寶島音樂季》,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收視狂潮。

芒果綜藝好,不僅好在策劃,就在這兩天,皮哥又發現了芒果台製造爆款綜藝的小秘密——「宣發整活」。

10月26日,芒果新綜藝《花兒與少年·絲路季》開播,剛開播三天的熱搜,就比其他節目一個月都多。

這邊熱巴剛剛應邀曬出自己的旅行足跡,那邊王安宇的大腳丫子就安排上了。

這邊,吃瓜群眾還沒搞清楚「閃亮的屁燈」這獨特的微信名有啥含義。

那邊,大姐秦海璐錄完《花少》瘦了18斤,就已經衝上熱搜。

大家一邊看節目,一邊刷熱搜,根本停不下來,一連串看下來,才發現整個熱搜,已經被芒果宣發的各種「花活兒」占領了。

偏偏,有趣的是,芒果台雖然整活兒,卻從不「亂整」,裡面的每一條熱搜,都有一個更有趣的背後故事。

就拿秦海璐瘦18斤這個梗來說,之所以能上熱搜,就是因為初到沙烏地阿拉伯,她說過一句「拒絕吃能在北京吃到的東西」

結果一語成讖……

畢竟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不同,秦海璐的第一餐,就差點沒噴出來。

前有內容鋪墊,後有熱搜打底,播完還有源源不斷的網友討論和熱評,芒果這一套「組合拳」下來,《花兒與少年·絲路季》徹底火了起來。

播放量破3億,輿情熱度拿下兩個日冠,網友們笑成一團。

那麼,這檔經歷近10個年頭的綜藝,到底是靠怎樣的內容,牢牢抓住觀眾眼球,一直占領著熱搜的高地呢?

今天,皮哥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01、東北姐姐承包笑點,「反差感」讓人樂出天際

綜藝要有沉浸感,「好笑」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這裡的「好笑」,不在於生硬的設計,而在於不同嘉賓在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和交流方式上的差異化,碰撞而出的火花。

從嘉賓配置,就不難看出,除了宣發整活兒,節目內容,芒果也絲毫沒落下。

7位嘉賓,有4位都是東北人,三個姐姐秦海璐、秦嵐和辛芷蕾,都有東北人特有的豪放和幽默,而99年小花趙昭儀,也來自東北。

大家都知道,東北人有帶動氣氛的能力,天然的幽默細胞讓他們很快就能「破冰」。

但當四個東北人在一起,那簡直就能樂翻了天。

先導片中,節目組給了7個人共100塊的經費,讓他們在經費限制下,前往固定的地點上課。

看到限價數目的秦嵐,率先貢獻「驚呆」表情包。

規則是這樣:距離最遠的人先選,後面的人只能用剩下的經費,直到最後一個人。

為了保證後面其他人有充足的經費,前面的嘉賓都在儘可能節省。

距目的地22公里遠的趙昭儀,就只報銷了6.5塊。

到辛芷蕾,她大手一揮,「拼車去」。

結果叫了半天,叫不到人,最後只能選擇騎小黃車。

六公里距離,辛芷蕾還不會騎行導航,在拉住一個路人大哥一頓問之後,終於開啟了騎行模式。

騎熱了完全顧不上形象管理,大衣一脫,「光著膀子」就開始賣力蹬。

彈幕已經被辛芷蕾前後的反差笑不活了。

更為好笑的是,上完課回去的時候,辛芷蕾發現自己的共享單車沒鎖。

她不知道這種小黃車要在手機上還車,所以停車後就乾脆沒管了。

一天下來,手機一查,小黃車不僅被別人騎走,還騎了二十多公里。

好嘛,省了點經費,全省給占便宜的路人了……

一頭霧水的辛芷蕾,開啟了碎碎念模式:省錢給別人省了。

同樣陷入相同窘境的,還有秦海璐。

秦海璐距離目的地只有4.8公里,她也選擇了騎共享單車。

因為是要見沙特的參贊,她還特意選了一身正式的衣服,背了一雙好看的高跟鞋,準備到了再換。

結果一路狂飆之後,電梯里只剩下了她粗重的喘息,以及滿額頭的大汗淋漓。

想換高跟鞋,想想還是算了,因為,腿開始抖了……

秦海璐一直就是團隊的大姐大,主心骨。

別看她平時嚴肅,搞起反差人設,絲毫不遜色於辛芷蕾。

去沙特後,在車上大家分睡覺的房間。

秦海璐自告奮勇要睡大床房,因為這個房間裡的衛生間供兩位男嘉賓使用,更是快言快語道:「我結婚了,沒關係。」

結果誰能想到,面對大姐的「慷慨」,一旁的王安宇卻弱弱地說:「但我們還沒結婚。」

一句話,說得秦海璐一時語塞,只能咬了咬舌頭,也就忍了。

最後還有一位氣氛組,秦嵐。

秦嵐嗓子生病了,說話聲音不太對,在機場的時候,她就一直在說話,但卻聽不到聲音。

後來才發現,是被節目組「手動消音」了。

就因為這,秦嵐還上了一趟熱搜。

嗓子是壞了,但絲毫不影響秦嵐整活兒。

車上,四個東北人聊起了搓澡,聊得起勁兒,秦海璐表示,一幫東北人聊泡澡聊得倍兒高興。

秦嵐趕緊「補刀」生病的熱巴:唯一的一個新疆人還走了。

不知道此時在酒店苦苦等待的熱巴,會不會在某個偶然的瞬間,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其實從先導的這部分就能看到,《花兒與少年·絲路季》的整體氣質,透著一股真誠。

觀眾最不喜歡的,是那種寫好劇本,按照流程一板一眼的綜藝。

很少有這樣,順其自然,由內而外,通過特定情境下,特定性格女嘉賓的自然溝通,以產生「化學反應」,照見嘉賓在旅行過程中,每個人,對人對事的應對方式。

從觀眾的角度來說,她們的爽直,反而給了這檔綜藝一種特別的魅力。

而那些脫口而出的觀點看法和奇葩笑點,也是這一季《花少》必不可少的調味劑。

比如「電音桑」不斷碎碎念,被節目組幾次消音的秦嵐。

再比如嘗了一口阿拉伯當地美食迅速定義為「疙瘩湯」的辛芷蕾。

因為視角的煙火氣,所以那些笑點,才能迅速被觀眾get到。

也因為這種真誠,《花少》才能這麼多次上熱搜,被整活,網友依然樂此不疲。

02、意外連連,雖遲但到的「抓馬」,反而異常好看

笑點上,《花少》可以說貫徹了「真誠」的本質。

但在抓馬劇情上,《花少》也真實到了骨子裡。

這期《花兒與少年·絲路季》,芒果完全從普通素人的視角出發,完美還原了一個從未出國旅行過的小白,一路經歷的坎坷、辛酸和複雜。

這些意外,都是節目組嘉賓要交的「學費」。

剛播第一期,三個極具衝突的矛盾點,就差點全部爆發。

其一,是酒店問題。

這一季,胡先煦和王安宇兩位小弟,被選成了「導遊」。

作為導遊,他們要負責安排大家前往沙特後的行程,以及經費計劃,酒店就是第一個擺在他們面前的坎兒。

結果,看好的酒店發到群里,沒一個姐姐發表意見。

兩位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做主就給定了。

沒想到到了沙特,意外來了。

因為人生地不熟,作為導遊的王安宇,下飛機後找錯了酒店位置,大家驅車行駛了很久,到了一處酒店。

結果趁著王安宇和胡先煦進去看房間的節骨眼,一個沙特大哥卻出來跟女嘉賓們比比劃劃。

原來大哥說,這是他的家,不能隨意拍照。

合著一行人一不小心「私闖民宅」了。

王安宇確認後,才發現酒店位置走錯,趕忙找導遊確認新的位置,並給沙特老哥道歉。

而這時候,已經快凌晨三點了。

像不像窮游出街找錯地方,馬上就要被逼風餐露宿的你?

好在王安宇隨後找到了正確的位置,才給大家安頓下來。

氤氳在團隊頭頂的低氣壓,這才慢慢消解。

其二,是錢的問題。

秦海璐說得好,如果錢這件事有計較的時候,就一定會有問題發生。

果不其然,在團隊經費上,也出了大麻煩。

王安宇給出了兩種分配團隊經費的方法。

一種是統一管理,一種是留足備用金,平均分配給每個人。

雖然眾口難調,秦海璐不喜歡AA制,其他嘉賓卻覺得AA制很穩妥,於是最後決定,採用AA的方法。

但這種分配的問題,很快暴露出來。

團隊去小店點餐,因為手中都是大鈔,店主根本找不開,而手裡有零錢的,只有提前買了一杯咖啡的秦海璐。

秦海璐表示自己有零錢的時候,王安宇卻否認:不不不,這樣會很難算。

而前面,因為點單,秦嵐已經開始和辛芷蕾掐起來了。

眼看矛盾爆發,最後秦海璐再出來救場,她表示自己把錢「借出去」,後面大家再還回來,不就可以了嗎?

事後,秦海璐也表示,錢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大家玩兒得開心。

這場衝突,就算是被控場的秦海璐給化解了。

其三,是行李的問題。

王安宇很負責,也一心想著給團隊省錢。

因為託運的費用很貴,每多一公斤就要多38塊,於是他讓大家將行李分為落地前用不到和隨身要用的兩部分,這樣可以節省託運的費用。

但是,他提出收拾行李的這個時間點,卻不是很好。

這會兒大家剛剛出來,都準備繼續玩兒,而且行李的問題,前一天已經說好是第二天早晨拉走。

這突然在車上宣布收拾行李,自然引起了大家的不滿。

大姐直接問:收拾的是什麼行李?

口氣顯然已經有點不明所以了。

大家知道,女生的行李會比較多。

尤其已經收拾好的行李,又要重新整出來,然後按照用的和不用的分開,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這意味著,嘉賓們一下午的時間可能就浪費掉了。

這個矛盾暫時還沒有解決,我們可以關注後面的節目。

其實,王安宇是很細心的,尤其他注重考慮每個人的特點,還自願要打地鋪睡覺,將床位讓給姐姐們。

在前一晚睡覺前,會詢問大家早餐要吃什麼,然後第二天早晨出去買。

只是,有時候處理事情,沒有選擇到好的時機而已。

不斷出現的抓馬劇情,是《花少》這一季的看點之一,也正是這些衝突和矛盾,讓我們看到了《花少》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在皮哥看來,參加節目的嘉賓,平時可能很少自己出去訂酒店,買早餐,處理各種瑣碎的事。

而芒果在節目中,就給了他們一個無限接近普通人的契機。

大眾視角、微觀視角和平民視角,讓《花少》的煙火氣更多了。

只有親身經歷過每一次點單,每一次省錢,每一次眾口難調的矛盾,才能知道在一段旅程中,互相幫助,相互依靠的重要性。

天南海北的人,生活習慣各不相同。

大學小小的一個宿舍,還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問題,鬧出許多不愉快,更別說一趟出國之旅,之前素不相識的明星們。

可恰恰,芒果用鏡頭記錄下的這些衝突瞬間,讓觀眾看到了節目組的用心,有時候也看到了手忙腳亂,各種意外頻出的自己。

當然,對《花少》來說,這都是小插曲。

辛芷蕾說得好,這些都是經歷的一部分,「還挺有趣的」。

避開流水帳似的無聊,沉浸在這一趟「絲路之旅」的各種真實瞬間裡,才是《花少》所真正追求的。

03、立意高格局大,切身體會大國影響,這波「文化輸出」,自豪感爆棚

《花少》好玩兒,好笑,但芒果的野心,絕不僅僅在此。

開篇的幾句文案,就讓我們感受到了恢弘和大氣,那種縱橫捭闔的氣場,顯然在點明「絲路季」這個關鍵詞的核心。

本季《花少》要走的,也都是海上絲路的重鎮。

說起絲綢之路,大多數觀眾印象中,距離我們十分遙遠。

那個名詞指代的,好像只有中東和西亞的幾個經常聽到的地名,好像只有漫漫黃沙和數不盡的艱險。

而這一季《花少》,牛就牛在,以綜藝的方式,將「一帶一路」這個廣袤的概念,拆解成一個個讓觀眾們容易感知、理解和共鳴的生活細節。

它們貫穿在綜藝節目中,不斷讓我們感受到,我們現如今所生活的這個東方大國,在國際的影響力。

也讓我們切身體會到,那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沙烏地阿拉伯,就是第一站。

沙特不只有白頭巾土豪和挖不完的石油,中國對它的影響,已經逐漸擴散到了方方面面。

節目從最細微的一個點入手:快遞。

我們每人每天都要網購很多東西,我國一年的快遞數,在1105億件。

因為網購的成熟,我們也擁有全世界最發達先進的物流供應鏈體系。

這一體系被沙特引入,在沙特人工分揀每天只有幾百件的時候,我們的全套DWS設備,已經能每天操作25萬件了。

體現在對普通人的影響上,就是他們能快速、準確地收到自己的快遞。

花少嘉賓團跟著沙特快遞小哥,也去體驗了一把給土豪送快遞的感覺。

不體驗不知道,一體驗才懂,沙特居民最大的快樂,都來自中國製造。

從掃地機器人,到掛脖風扇。

從居家墩布到刮痧板……

甚至連中醫文化里的刮痧和拔罐,也成了土豪們日常生活保健的潮流。

喝著雲南咖啡,拔著火罐,一周上著兩節中文課。

你敢相信,我們的祖國,在世界的另一邊,已經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怪不得嘉賓們在看到這些神奇的中國元素出現在沙特後,都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表示自己自豪感爆棚。

「一帶一路」這種宏大的命題,也在收發快遞,遞送小商品,互聊家常的日常里,被盡數體現。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一帶一路」的倡議,本就來源於中國,這些年,沙特老百姓對中國的印象普遍十分友好,絲路帶上的國家,也正在逐漸被中國和中國科技影響和塑造。

皮哥當然相信,人文交流和科技互通,是「一帶一路」經濟帶上國家合作的基礎。

我們國家的成果,可以影響到世界其他國家,可以幫助那裡的居民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生活檔次,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才是真正的共贏。

我想,這也是《花兒與少年·絲路季》想要表達的核心,這波「文化輸出」,絕了!

也難怪連中國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館,都親自下場點贊。

《花少》新一季目前剛剛開播,就讓我們一起跟著花少旅遊團,出發去往「一帶一路」探秘和享受吧。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a6fa46cd5c2240d0e5837fcf32588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