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其於企業,如名字之於人,起步之初或只是形象,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商標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尤其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之間競爭加劇,商標就更顯得舉足輕重了。
商標事業是我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每一個企業打造自身良好形象並尋求發展機遇的時,商標永遠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商標是商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為了使自己生產或經營的商品同其他商品區別開來而使用的一種標記。這種標記可以是中文、英文、圖形或者數字,也可以是其中多種以上的組合。實際上就是企業的品牌、牌子。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因商標保護不到位而付出「慘痛代價」的案例,希望各位申請人引以為戒。
美團戰勝了2012年的「千團大戰」,卻沒能避開商標被搶注的命運。
2018年,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家華人公司「澳繽紛」申請了「美團」圖形商標。該公司在2018年11月上線了一個名為「澳洲美團」的中文團購網站。
由於澳大利亞提倡保護「商標在先使用」,一旦這件商標通過審查,意味著美團可能會失去整個澳洲市場。
遇到這種情況,解決辦法有兩種,要麼回購商標,要麼提出異議,但是這兩條路都不划算,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
很顯然,財大氣粗的美團,選擇了前者,回購商標。目前,「美團」圖形商標已經轉到美團運營方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
商標搶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越是知名的公司,越容易被搶注,一旦被搶注,企業就會處於被動的狀態,要麼回購,要麼提出異議,有些公司還可能放棄自己原先的品牌名,改換其他名字。
2001年,聯想開始全球化發展步伐,卻發現聯想的英文名Legend在全球竟被100多家公司註冊過商標,行業遍及娛樂、汽車等。據悉,聯想試著在歐洲買了兩個回來,但很快發現,要和全球100多家公司去談。2003年4月28日,聯想無奈之下,宣布花費巨資更換「Legend」為「lenovo」。
嘀嘀打車剛火起來的時候,第9類「嘀嘀」早已被一家公司搶注,並以商標侵權為由起訴嘀嘀打車,開出8800萬的天價賠償,後來嘀嘀打車只能改名為「滴滴打車」。
喜茶作為一款網紅級奶茶品牌,早已被所大眾熟知。其實,喜茶一開始並非叫喜茶,而是皇茶。它起源於廣東省江門市,憑藉良好的口碑及營銷策略,皇茶迅速打開市場,引發眾多年輕人爭相搶購的熱潮。
但由於其迅速爆紅,導致無數商家爭相模仿,引發遍地山寨的浪潮。由於前期的商標保護工作不到位,皇茶商標經過多番努力仍無法獲得註冊,最終創始人被迫改名,砸重金70萬購買了「喜茶」商標。
我們非常熟悉的漢堡王,漢堡王當年進入澳大利亞的時候,發現商標被一家外賣商店註冊並使用,最後只能更名為「Hungry Jacks」。
天津著名老字號「狗不理」的商標曾在日本遭搶注,歷時10餘年的不懈努力,經過多次的談判與交涉,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最終於在2007年9月拿回了遭搶注的兩個「狗不理」商標。但此間花費的時間、人力、物力已不可計。
這些前車之鑑,實際上也是在提醒我們:商標無小事。企業一定要做好商標布局,儘可能地把和品牌掛鉤的商標都註冊下來。不要因為一時大意,讓商標流落在外,對自己的品牌和聲譽造成影響。
總而言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不僅要努力提高產品質量與服務品質贏得客戶信賴,同時還要提高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意識,學會以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權益不受侵害,商標註冊一定要及時,全面。正所謂「未雨綢繆大於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