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會加大感染風險嗎?大棚里該怎麼做好防護?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02-13     中國鄉村之聲

春耕是否會加大感染的風險?

在大棚里要如何做好防護?

如何防範聚集性疫情?

農村老年人和基礎病患者

要看病拿藥怎麼辦?

這些關於農村疫情防控的問題,

專家最新回應來了

一、春耕備耕


1. 春耕是否會加大感染風險?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雖然疫情傳播廣泛,但並不是每個空間都有病毒。在沒有疫情的地方,農業生產就像往年一樣,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即使是在有報告疫情的地方,如果勞動生產是在戶外開闊地帶,也沒有必要擔心勞動生產會造成感染新冠肺炎。

農村從事勞動生產,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防護措施。所有人都對新冠肺炎易感。對其他人的防護措施,對農民也同樣適用。比較通用的還是注意通風,在人員聚集的地方戴口罩、勤洗手、勤換衣、勤洗衣,這些常用措施都是有效的。


2. 在大棚里要如何做好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如果大棚規模小,以家庭為單位,而且都是自家人進出大棚,不需要特別的防護措施。

如果大棚規模比較大,應該在工作者進入大棚時測量體溫,了解其健康狀況。如果發現有體溫異常,或者感覺不適的人,不應該讓其進入大棚,需要趕緊安排他們去附近的醫療機構就診。


3. 如何防範聚集性疫情?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首先要認識聚集性疫情發生的場所和地點。如果家裡有病人或需要照顧病人,出去參加聚會、去人員密集的地方、乘車(公共運輸)、在封閉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都是有風險的。

因此,如果家裡有病人,或者需要照顧病人,一定要做好防護。家庭居室要注意通風,個人要注意衛生防護,要戴口罩、勤洗手。儘量避免參加聚會、聚餐等聚集性活動,乘車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

、農村疫情防控


1. 農村病人到城市的轉診通道暢通嗎?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司長 聶春雷:基層的主要工作就是排查。一旦發現疑似患者,要及時轉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目前,農村老年人和慢病患者的正常就醫需求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現在各地除了定點醫療機構專門收治確診和疑似患者外,綜合醫院的發熱門診也可以收治一些發熱的患者,其他醫院,包括綜合醫院的其他科室,現在正常提供服務。

如果農村老年人需要到上級醫療機構治病,轉診渠道是暢通的。按常規流程就診就可以,但是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老年人在轉診途中,有條件的可以用救護車,沒有條件的要做好個人防護。如果是發熱、疑似的患者,基層醫療機構要派專人負責轉送,重症患者要有救護車來負責轉送。


2. 如何提高鄉村醫生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司長 聶春雷:在廣大農村地區,鄉村醫生是農民健康的「守門人」。在疫情防控中,鄉村醫生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很大作用。但鄉村醫生的醫療服務能力,特別是疫情防控能力,相對不足。

一是加大對鄉村醫生的培訓。開闢專欄,及時更新網絡平台課件,持續加強對鄉村醫生的網上培訓。

二是加強對村醫的指導。在沒有村醫的地方,由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在上級專業機構指導下,為村民做好防控服務。

三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鄉醫和上級醫生的溝通,加強村醫和居家隔離人員的溝通,提高鄉村醫生的工作效率,為鄉村疫情防控工作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

目前,農村地區防護用品比較短缺。各地在物資調配時一定要考慮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供應問題,要確保基層的醫務人員不會由於沒有防護用品而感染。現在各地都在盡最大的努力保證基層防護用品的供應。


3. 如何減輕基層醫務人員的負擔?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司長 聶春雷:為了讓基層幹部和醫務人員把更多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疫情防控上,各部門要在地方聯防聯控機制協調下,統籌管理,一個出口,一定要減少重複報表、重複報數,減輕基層的負擔。

各部門要少發文、少開會,要切實為基層解決問題。各部門督導檢查要實實在在、深入一線,不要把基層有沒有發文、有沒有記錄作為檢查督導的標準,要為基層減輕不必要的負擔,使他們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4. 農村防控的重點是什麼?有何應對舉措?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司長 聶春雷:農村現在防控的重點還是在防,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 毛德智:總體來說,農村地區醫療條件比較薄弱,很多農民群眾的防護意識、防控能力不是很強;另外,農村地區有走親訪友的傳統,這樣也會帶來一些人員的流動。針對這些問題——

一是迅速組織動員。要求基層黨組織、農村各級組織發揮好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疫情防控上面。同時,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和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到防控工作中來。

是落實防控措施。指導村兩委逐戶督促農民群眾不串門、不聚集,對返鄉人員、流動人口逐一追蹤篩查、登記建檔,做好健康狀況的監測。

三是加強宣傳教育。組織廣大鄉村通過各種方式,講解防控知識和要求。同時結合農時季節,引導農民群眾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春耕備耕。

四是保障物資供應。同相關部門及時暢通農村物流配送渠道,千方百計地增加鄉村物資供應。

五是關愛睏難群眾。妥善幫助解決確診患者、疑似病例以及隔離家庭的困難。對農村孤寡老人、無人照看的殘疾人,及時安排專人照顧。對因受防控影響、不能返回就業崗位的人,也及時做好幫扶工作。

六是紮實做好返城農民工的防疫工作。倡議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少串門,積極做好引導農民工有序返崗復工的工作。

5. 如何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

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 毛德智: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共同參與。

一是激發廣大農民合作社參與疫情防控的活力。開設專欄,編髮交流農民合作社在抗擊疫情中的做法和經驗。

是組織廣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積極組織引導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利用好的設備、機具,開展農村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作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很多方面應該是有優勢的,它們不但提供農產品,還提供防疫物資保障。

四是用好鄉村治理信息化平台。鼓勵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各縣、鄉、村,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有效利用各類鄉村治理的信息化平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三、農村衛生

1. 如何以疫病防治為切入點,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 何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是為了改善環境,也是為了保障農民的衛生健康。

一是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引導農民群眾不亂丟垃圾、不亂倒污水、不隨地吐痰,在疫情防控期間不亂丟用過的口罩。鼓勵農民群眾清理戶內外雜物,剷除病媒生物的孳生環境,從源頭上預防疾病的傳播。同時,引導農民群眾及時清掃畜禽糞污,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傳播風險。

二是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突出加強農村廁所糞污管控,持續改善農民群眾的如廁環境。

三是全面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落實農村保潔制度,確保垃圾有人清、廁所有人管、污水不亂倒。公共區域的垃圾應及時清掃轉運,生活垃圾應定點堆放。有條件的地區最好能做到日產日清,即使無法及時清運,也要進行封閉管理。如果具備一定條件,要及時進行消毒工作。

四是著力引導農民養成衛生習慣。通過明白紙、倡議書、大喇叭等形式加強宣傳教育,同時藉助電視、廣播、雜誌和新媒體加強宣傳,重點普及衛生廁所知識、日常保潔知識、衛生防疫知識,引導農民群眾樹立健康的衛生理念、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無論是春耕生產還是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當前都要避免大規模人群聚集式的工作或者活動,儘量採取分散式、錯峰式的作業方式,同時還要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自我防護。


2. 在助力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 何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既是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是有效預防疾病傳播的一個重要措施。當前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要突出抓好農村廁所管護工作。

一是引導農民群眾強化廁所清潔衛生。加強文明如廁、廁所日常管護、衛生防疫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對自家的戶廁勤打掃、常通風,保持清潔衛生。對於農村公共廁所,也要加強日常的衛生保潔,適當增加消毒頻次。

二是加強廁所糞污管控。對於已經完成改廁的地區,要指導農民群眾及時維修破損、滲漏的化糞池等設施。對於使用傳統旱廁的地區,要及時對糞便進行覆蓋。在疫情防控期間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清掏和轉運,確需清掏的要按規範清掏。

三是指導各地做好下一步工作的謀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和適宜本地的技術模式,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為疫情結束之後及時推進廁所革命打好基礎。

春耕會加大感染風險嗎?大棚里該怎麼做好防護?聽聽專家怎麼說

本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三農、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

轉載編輯:李沛 // 責編:楊瀅 // 監製:汪群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MBAPnAB3uTiws8KuC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