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一看到標題,肯定會有很多朋友會說海萍的種種的不是,說她不該為了在江州買房出賣了妹妹,也不該親情綁架,把妹妹海藻害得萬劫不復,當年六六的這部《蝸居》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搬上螢屏的時候,很多人看完對李念扮演的海藻還有張嘉譯扮演的宋思明充滿了同情,而把海清扮演的海萍罵得狗血噴頭,什麼親情綁架,什麼聖母婊等等。
但小編今天想撇開海藻的因素,單單聊聊海萍這個女人,很多人說她想買房想瘋了,是虛榮心在作祟,最後連累妹妹為她買房的理想買單,但小編想說的是,愛情畢竟是愛情,婚姻還是婚姻,兩者是有區別的,愛情是理想浪漫的,但婚姻卻是殘酷現實的。
當初海萍嫁給同樣一窮二白的蘇淳,幾乎可以說是裸婚,三無的狀態下就嫁給了蘇淳,他們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期許,為了省錢買房住進了不到十平米的出租屋裡,一開始兩人幻想著,幾年以後他們就能在這座城市裡買房然後紮根。
可是幾年過去了,他們仍然住在出租屋,飛漲的房價,讓買房成了他們遙不可及的夢想,婚姻帶來了接踵而來的現實問題,那小小的10平米的出租屋當初能裝得下他們的愛情,如今卻再也裝不下自己的肉體還有靈魂了。
記得裡面有一個橋段,小編印象特別深刻,因為沒有房子,海萍不得已把孩子送回老家讓母親幫忙帶著,本來想著等攢夠了錢,再把孩子接過來,結果孩子都馬上要上幼兒園了,他們還是沒有攢夠錢。
海萍和蘇淳不是不努力,可是每個月就那些是工資,不能開源那就只能節流了,為了省錢,他們一個月只能給家裡打兩次長途電話,而且一次不能超過兩分鐘,為了省來回的車費,海萍每年一次回家都是火車硬座,為了省飯錢,只有海藻來的時候才會有肉和蔬菜,其餘時候就是清水煮麵條。
即便是這樣他們面對城郊的兩室一廳的房子還是拿不出來首付,當海萍回到闊別已久的老家,看到孩子長高了,並且會說很多話,跑跑跳跳非常可愛,但是見到海萍卻非常陌生,很怕跟海萍親近,更加不願意開口叫媽媽了。
有一次孩子翻了海萍的包,想拿幾個硬幣,海萍說要懲罰她,出了兩個懲罰方案,結果孩子兩個都沒有選,而是選擇了讓媽媽抱抱作為懲罰,那一刻海萍崩潰了。孩子對海萍來說就是精神支柱,而現在孩子說媽媽抱是一種懲罰,海萍傷心的想到自己省吃儉用,辛苦懷胎四個月,為了生她,先是選擇順產又剖腹產,受了兩茬罪,月子裡面還得了乳腺炎,胳膊腫的都抬不起來,結果現在孩子跟自己一點都不親。
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堅定了海萍買房的決心,如果有房子,海萍就能每天看著孩子慢慢長大,陪伴在孩子的身邊了,而孩子也不至於對父母的概念這樣模糊。
所以那些批判海萍一定要買房子是因為虛榮的人們,一定是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個有了孩子的已婚女人的那種無奈,那種對生活最低的訴求,無非就是老公孩子熱炕頭,房子對於女人來說,不僅僅是個住處,更是一種精神靈魂的寄託。
海萍和蘇淳一路從大學走來,見證了彼此的成長也見過彼此最狼狽的時候,他們深愛彼此,但卻因為房子,鬧得關係緊張,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殊不知沒有房子的婚姻才是愛情的真正墳墓,原來多麼相愛的一對情侶,婚後卻因為房子,關係幾乎到了解體的邊緣!
即便愛情再甜蜜,可是面對生活的現實,日常開支需要節約到連打一次電話都要算計著,連買一件衣服都要扣扣搜搜,這樣的婚姻還有什麼美好和浪漫可言呢?老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現實中的愛情終究經不起金錢的考驗,愛情可以飲水飽,而婚姻卻不行,而給婚姻最可靠的保障就是房子,因為有房才有家不是嗎?
看到了海萍的生存現狀,你還會認為她買房是虛榮嗎?其實房子之於婚姻中的女人,不過是最低訴求罷了,你們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KrdbW4BMH2_cNUgN67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