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花式記仇」:連爸媽也「受牽連」,每頁結尾難逃仨字

2022-06-12     孕育島

原標題:小學生「花式記仇」:連爸媽也「受牽連」,每頁結尾難逃仨字

教育始於家庭,且無半點捷徑,這是教育使命為每位父母套上的最堅固的「愛的枷鎖」。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在一段家庭關係中,當孩子呱呱落地開始,無論是否準備好,父母都必須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和使命。

家庭教育中勢必會存在很多問題,更是無法逃避。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孩子還小,認知有限,常常忽略甚至根本不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事實上,父母的在了解孩子的這件事向來盲目自信,他們只是年齡看起來小,卻時不時地能給我們製造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小學生日記秒變「記仇本」,爸媽和同學「無一倖免」

小學生上學最大噩夢排行,寫日記一定排名第一。每天放學只要撒潑打滾,就一定是因為寫日記太難想放棄。

如今,寫日記這項任務被當代小學生再創新,直接用「記仇本」代替,真是既省心又解恨。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同學眼中的好朋友,現在的小學生早已不單單是這兩種常規角色了,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也不一定為真。

小學生記仇本,這種獨創的記仇方式太新穎,連親爸親媽看了都坐立難安。

爸爸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回家因為沒理孩子、說話語氣不太合適,也能被當成「深仇大恨」寫進兒子的記仇本。媽媽就更慘了,是什麼時候買好吃的沒被發現了也不自知。滿屏的「我忍了」,看似很平靜,但卻有一種被釘在心裡的仇恨記錄在案。

白天還在一起有說有笑分享零食的好同學,怎麼也招惹到了?馬小紅今天真過分,不僅動手打了一巴掌還瞪了一眼。記仇本上怎麼能少了這麼大的「深仇大恨」。這還不夠,在本子上隨意畫一朵花的仇人也不能放過。

看到這,網友真是覺得又可愛又好笑。直呼等記滿了再一一還清,暗含之意就是小學生既然寫了,就必須要拿出此仇不報非君子的氣勢,斷不能輕饒。

小學生「記仇本」雖好笑,背後的潛在問題不容忽視

簡短又呆萌的記仇本,真的只是孩子隨意記錄的心情嗎?很有可能是孩子隱藏起來的內心世界。

有些孩子內心敏感,很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內心的感受也是很細膩,當遇到自己在意的事情,第一想法不是當面表達,選擇先隱藏再通過自己的方式消化,因此誕生了「記仇本」。

當基本上出現這種表達時,孩子內心一定是承受了來自父母最大的壓力。在懷疑母愛的背後是難以想像的內心酸楚。「忍者小孩」的情感得不到關注,可能會影響一生的情感價值觀。

父母和老師不能輕易忽視孩子暗藏的內心世界,當發現類似「記仇本」同樣的發泄物時,切不能只當笑談一笑而過。

而是應該提高警惕,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真實想法,以免小問題得不到及時修補,最終釀成大禍。

小時候寫的日記,長大後是滿滿的回憶

一般情況下,寫日記通常是小學一年級就會開始的學習內容,雖然小時候我們總在抱怨老師讓我們寫日記,但是等長大之後,再看我們學生時代寫的日記時,無論是搞笑的,但是悲傷的,在現在看起來都時既幼稚又溫暖,總是能將我們帶回那段美好的回憶中。

其實,寫日記並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一種記錄生活的方式,而小孩子寫日記,更是對於整個生活的最初認知,從這方面來講,日記其實更像是打開兒童世界的大門,甚至都可以抵消時間的流逝,這就是日記的力量。

也正是因為如此,家長們也可以從孩子的日記上,觀察出孩子的情緒起伏,所有的開心和不開心,在孩子的日記上,都會有所體現。

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很重要,如何有效溝通成關鍵

現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仍是「唯父母論」,口口聲聲的說我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往往在教育中忽略了孩子最真實的想法。父母和孩子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傾聽很重要。

當要對孩子進行隨口教育之前,不妨先傾聽一下孩子內心的聲音,否則父母只盲目輸出教育而忽略孩子的內心想法。一句:小孩子你懂什麼,最後只會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日話題:你對小學生的「記仇本」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8e943025a50d775648f4717512b6e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