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軟科醫科實力Top100齣爐:上交奪冠!北大屈居亞軍!

2023-12-25     星球數據派

原標題:2023軟科醫科實力Top100齣爐:上交奪冠!北大屈居亞軍!

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

數據來源:軟科

從古至今,醫學的重要性是無可置疑的。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醫學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挽救生命的利器,更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在醫學的不斷發展中,科學技術也得到了巨大的推動力,不斷湧現出新的研究成果和醫療技術,為人類健康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為了對高校在醫科領域的實力進行分析和比較,2022年軟科首次發布了「中國大學醫科實力評級」。該評級基於一系列反映醫科水平的指標,從學術角度對各高校在醫科領域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客觀對比和評價,全面展示了我國高校在醫科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在2023年「中國大學醫科實力評級」中,軟科進一步細化了評級標準,將學校在醫科領域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的學科納入「學科實力」和「學科精度」維度。這些學科代表著我國高等教育中最頂尖的學科水平,進一步提升了評級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此外,在「科研平台」維度中,軟科新增了「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醫學中心」和「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等變量。這些科研平台是高校進行醫科研究和創新的搖籃,它們的加入能夠更全面地反映高校的醫科實力和科研水平。

2023中國醫科實力A類大學100強:上交登頂,協和第三

在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醫科實力評級榜單上,上海交通大學再次展現出其卓越的醫科實力,蟬聯中國大學醫科實力評級榜首。這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醫學名校,在高端人才、科研項目、重大成果和學術論文等4個維度上均位列第一,充分展現了其在醫學領域的領先地位。

作為中國最具聲望的醫學中心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該校匯聚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他們致力於醫學研究、臨床診療和教育教學等方面的工作,為提升中國醫學的國際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與上海交通大學並肩的還有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的醫科綜合實力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上海交通大學。在學科實力和學科精度維度上,北京大學均排名第一,充分展現了其在醫學領域的卓越實力。

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中國醫藥類大學中的領軍者,在此次評級中位列第三。北京協和醫學院在科研平台維度上具有明顯的優勢,為該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該校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豐碩,為中國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此外,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在醫科領域也具有較高的排名。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分別位居全國第四和第五,兩所學校在醫學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方面都有著卓越的表現。其中,浙江大學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顯著,而復旦大學則在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傳統醫學名校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和華中科大在此次評級中也有著不俗的表現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分別排名第六、第七和第九。這些學校在各自的醫學領域內都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卓越的實力,為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和推動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醫學新貴首都醫科大學,該校在此次評級中名列第八。首都醫科大學雖然建校時間不長,但憑藉其強大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迅速崛起成為國內醫科領域的一匹黑馬。該校在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藥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引人注目,為首都地區乃至全國的醫療衛生事業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上海同濟大學的醫學學科發展非常令人側目。自從1950年代將其精華的同濟醫學院搬遷到武漢以後,同濟大學近年來重新在上海發力醫學,目前已超過武漢大學醫學院、西安交大醫學院等弟子更強的醫學院,最終有望追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成為中國醫學江湖的一員猛將。

2023中國大學醫科實力評級方法論

中國大學醫科實力評級的對象為所有被納入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高校。醫科的範圍包括醫學門類的10個學科,具體如下:

中國大學醫科實力評級包含學科規模、學科實力、學科精度、高端人才、科研項目、重大成果、學術論文和科研平台8個維度,涵蓋17項指標

指標體系和權重如下:

指標定義及數據來源如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874a6b3b4c587a9f5918e3fe5f2aa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