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溫52.2℃,低溫零下53℃!2024年會咋樣?地球後面或更糟

2024-01-15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2023年高溫52.2℃,低溫零下53℃!2024年會咋樣?地球後面或更糟

「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地球可以說完全沒有問題,本身就是這樣!

這不,我國在確定2023年成為最熱年之後,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這個「最熱年」之中,不僅出現了最熱日,還出現了「最冷」的日。

只是最終整體還是最熱,這兩者當然是沒有「絕對性」的關係,一個是單日,一個是平均值,這也說明了接下來的氣候變化可能不太友好,2024年大家也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那就先來給大家看看「冰火兩重天」的情況。

2023年創造歷史——更是冰火兩重天

沒錯,對於2023年的情況,我國已經確定了成為最熱年,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平均氣溫10.7℃,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最高。

其中2023年較上一個高溫紀錄年(2016年)偏高0.14℃,且6月至12月全球平均溫度已連續突破同期歷史極值。

所以,這是相當熱,熱也是完全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在這個數據之後,6月至12月的突破才是最恐怖的,居然是長達半年時間連續突破,可以想像一下,這地球是「不斷熱」,人類感受到的高溫的確也是極端性發展。

當然,我國是有3個省(市、區)氣溫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最高,全國共127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這也凸顯了高溫的發展完全沒有問題。

而最熱的一天——刷新我國高溫極值的是在2023年7月,新疆吐魯番三堡鄉最高52.2℃

然而,在高溫之下,也有最冷的一天,那就是在2023年1月,我國黑龍江漠河勁濤最低零下53℃,也是打破了最低氣溫的數據。

而且,在2023年12月,北京還創下1951年來12月最長連續低溫紀錄,河南經歷了1961年以來最冷的12月中旬,山東煙台和威海的暴雪,也讓兩座城市的積雪深度突破了歷史極值等。

所以,「冰火兩重天」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就是我國的氣候轉變。當然,2023年全球也是達到了氣溫的極值,2023年全球表面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42℃,較1991-2020年(氣候基準期)平均值偏高0.53℃。

看到沒?逼近1.5度的氣候「臨界點」了,這可以說不是好事情,因為一旦突破這個1.5度氣候臨界點,這意味著氣候大變化還將進一步升級,帶來的問題可能會更加嚴峻。

那麼,2024年就要有準備了,氣候會達到什麼局面呢?

2024年的氣候的確可能又不太好,這也並不是什麼「危言聳聽」,因為氣候持續這樣變化下去,這樣的轉變是遲早的事情。

就單獨從全球變暖來說,引發的極端性氣候是越來越多,並且全球變暖的趨勢關鍵沒有停止,上面也說了,最暖的一年再次出現了,這完全是沒有任何逆轉的跡象。

其次,自從2023年以來,厄爾尼諾的發展也在不斷影響之中,並且依照趨勢來看,要持續到2024年春季。這說明了它的擾動會不斷發展。

而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的發展在第二年之中的表現最為強烈,也就是說2024年是厄爾尼諾次年,極端天氣將會表現得更加明顯,2024年有可能會成為更熱的一年,同時也是極端天氣可能會更加頻繁、更加強大的一年。

看到沒?這可能擾動極端性的大規模轉變,那2024年就必須要有準備 ,氣候的局面,態勢等問題都不是好的情況。

所以,在更多的極端性氣候轉變之下,人類真的應該想一下,如何來維護地球的氣候模式了,這樣下去,地球將會遭遇更多的災難性影響,氣候的「連鎖效應」會更強,至少從歷史性的厄爾尼諾事件來看,的確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在1997—1998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期間,東非地區發生暴雨和洪澇,印尼和澳大利亞北部的雨季提前結束,並遭遇高溫和乾旱,多地發生森林大火。

受厄爾尼諾影響,全球糧食產量也會產生波動,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產量都將受氣象條件影響產生不同程度波動。

2015—2016年超強厄爾尼諾事件造成2016年印度小麥減產至少14%,南非糧食產量減產25%等等。

都可以看到厄爾尼諾年發展之下,各方面的影響都是存在的,所以,2024年要有準備了。

地球未來會怎麼樣?後面或更糟

對於未來的地球來說,這樣的變化的確也是令人擔憂的,可以說在氣候方面來講,人類看到的地球是已經不太適合「人類居住」了,因為極端性氣候的發展對人類具有「致命性」的影響。然而,這還不是地球最為「糟糕」的時候,糟糕的時候還在後面。

按照氣候趨勢,地球的氣候臨界點也處於「邊緣」模式,在2023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上,世界也再次宣布了5個地球氣候臨界點在顯示出傾斜的跡象——主要包含分別為:

格陵蘭島冰蓋的消亡、南極洲冰架的全面崩塌、永久凍土層的大範圍融化、溫暖水域中珊瑚礁的死亡以及北大西洋大氣環流的崩潰。

同時,科學家西娜·洛里亞尼警告稱,還有3個可能就會快速加入——分別為紅樹林、海草草甸以及北方高緯度地區森林的大規模消亡。

這說明了地球的氣候臨界點被全面突破,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之下,這也是「遲早」的事情,人類定義的1.5度的這個氣溫上升「臨界點」,也只能說是微妙的。

一旦地球變化之下的「定點」氣候臨界點被突破,那整個地球的環流模式都可能發生轉變,整個地球都會進一步地受到影響。所以,未來的地球或更糟糕。

還是那句話,人類並沒有改變地球氣候的「決心」,不然地球的氣候變化也不會越來越極端化,這都是相互的關係。

所以,只有徹底改變了氣候,地球才有可能出現好轉,如果持續這樣下去,別說好轉了,只會出現更加糟糕的局面,或許在數百年之後,地球將可能不再有生命。

當然,這樣說可能有點「憂傷」,但氣候變化給人類或地球生命的威脅,的確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這沒有什麼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