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口服玻尿酸:白雲山糖分高;WONDERLAB、Swisse Me糖醇含量較高或致腹瀉

2022-07-20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12款口服玻尿酸:白雲山糖分高;WONDERLAB、Swisse Me糖醇含量較高或致腹瀉

按:玻尿酸食品好吃嗎?其中潛在的糖,你有關注到嗎?

可以吃的玻尿酸,你吃過嗎?

口服玻尿酸以功能性食品的打開方式,高調地走進公眾視野。「打破『皺』語」「千倍『抓水力』」「嘭嘭少女肌」等吸睛的廣告宣傳直擊消費者痛點,更抓住了一顆顆渴望變美的心。

拋開口服玻尿酸的有效性,其味道如何?零食化的口服玻尿酸,是不是「糖衣炮彈」?

2022年6月,《消費者報道》送檢了12款含透明質酸鈉(下稱「口服玻尿酸」)的食品。

測試品牌

測試指標

總糖、三氯蔗糖、山梨醇、麥芽糖醇、赤蘚糖醇、主觀試吃

測試結果

1.黑零、娃哈哈、POLA寶麗、Swisse Me可標稱「0糖」,姿美堂、WONDERLAB、美研社、北京同仁堂、SMEAL可標稱「低糖」,僅白雲山一款屬於「高糖」食品。

2.甜味劑方面,白雲山未檢出標示的糖醇種類,WONDERLAB、Swisse Me糖醇類使用量較高,消費者不宜過量食用。

3.主觀試吃結果顯示,黑零、WONDERLAB評分較高,SMEAL、美研社排名墊底。

4款真「0糖」

玻尿酸「零食化」後,糖含量是一個潛在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多次指出,過多攝入游離糖會增加齲齒、肥胖、糖尿病和高膽固醇血症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通常,當我們在談論食品中是否「含糖」或「碳水化合物含量」時,指的是可以被人體利用產生能量的碳水化合物。

在GB 5009.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的測定》第二法中也有相關解釋:食品中的總糖通常是指食品中還原糖(單糖、雙糖)和經水解為還原性單糖(多糖)的(非還原)糖含量。

根據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的規定,「0糖」實際指的是每100g(100mL)食品的糖含量(單糖和雙糖總量)不高於0.5g,而並非絕對意義上的「沒有糖」。而「低糖」則是指每100g(100mL)食品的糖含量不高於5g。

參考中國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對「高糖食物」的定義,每100g(mL)食物中糖含量超過15g稱為「高糖」。

測試結果顯示,12款口服玻尿酸的總糖含量為0g/100g~56.8g/100g。其中,黑零、娃哈哈、POLA寶麗、Swisse Me總糖含量均在0.5g/100g以下,可標稱「0糖」。姿美堂、WONDERLAB、美研社、北京同仁堂、SMEAL總糖含量均低於5g/100g,可標稱為「低糖」。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總糖含量最高的是白雲山,每100g軟糖中總糖含量達到56.8g,屬於「高糖」食品。本刊留意到,白雲山配料表排名第一的是「麥芽糖漿」,其主要成分的麥芽糖是一種雙糖,代謝後會分解成單糖(葡萄糖),消化吸收容易導致餐後血糖的迅速升高。

經本刊換算,一包80g的白雲山透明質酸鈉水光夾心軟糖(含VC)總糖含量為45.4g,食用一包將接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的每日最高限量(50g)。

WONDERLAB、Swisse Me糖醇含量較高

喜歡甜味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要達到「無糖」,又要保住「甜味」,就需要甜味劑的幫忙。

根據甜味劑的營養價值不同,市面上的甜味劑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營養型甜味劑,例如赤蘚糖醇、麥芽糖醇等,含有一定的熱量;另一種是非營養型甜味劑,例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熱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此次本刊選擇了口服玻尿酸中的三氯蔗糖、山梨醇(山梨糖醇)、麥芽糖醇和赤蘚糖醇四種主要的甜味劑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僅白雲山沒有檢出上述任何甜味劑。該款產品宣稱添加了山梨糖醇一種代糖,而山梨醇的結果顯示為「未檢出」。原因可能有兩種:

一是完全不含有該種代糖;二是該種代糖含量低於檢出限。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麼白雲山這款產品與宣稱標示不符;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過低的代糖是否還能起到「減糖」的目的,有待考究。

《消費者報道》將檢測結果與疑問發至給相關生產企業進行諮詢,但截至發稿時仍未獲得企業回復。

姿美堂、POLA寶麗、SMEAL、美研社、娃哈哈檢出三氯蔗糖(蔗糖素),含量在0.0395g/kg~0.145g/kg,三氯蔗糖是一種高倍甜味劑,甜度可達蔗糖相對甜度的600倍。

糖醇類使用量最高的是WONDERLAB,麥芽糖醇和赤蘚糖醇兩者之和為42.5g/100g,其次是Swisse Me,為38g/100g,這兩款在主觀試吃中也被認為「較甜」。此外,中糧、黑零兩種糖醇類含量也超過10%。

糖醇好處多多,但是不宜過量食用。

攝入過多糖醇一般具有緩瀉作用,可能引起腹部不適、脹氣、腸鳴等消化道症狀。這是因為,吃進去的糖醇很難被胃蛋白酶分解,所以就直接進入腸道了。腸道突然進入這麼多的糖醇,容易消化不良,導致腸內的滲透壓升高,吸收更多水分到腸道,從而促進腹瀉。

在美國FDA規定,當合理可預見地食用量可能導致每天攝入50g山梨糖醇時,標籤上需註明「過量食用可能引起腹瀉」。澳大利亞紐西蘭也有法規要求,A類中麥芽糖醇、木糖醇在食品≥10g/100g(10%),B類中山梨糖醇、赤蘚糖醇在食品中≥25g/100g(25%),均需要標註「可能會致瀉」;當 A、B中的糖醇組合使用時,取上限較低值,也就是只要超過10%的添加,就需要註明「可能會致瀉」。

因此,為了確保消費者獲得足夠的信息,當添加糖醇超過10%的產品,建議商家應註明「過量食用可能引起腹瀉」等提示。

主觀試吃:黑零、WONDERLAB受青睞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原料生產銷售國,但是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口服玻尿酸仍是非常小眾的食品。

在電商平台上,口服玻尿酸的產品類型主要有糖果、飲料兩種。玻尿酸「入食」,給了消費者很大的想像空間,在食品中添加玻尿酸,真的能起到「點石成金」的效果嗎?味道怎麼樣?

本刊招募了10名志願者,對12款口服玻尿酸的香氣、口感作出了評價。

主觀試吃結果顯示,多款口服玻尿酸同質化現象比較明顯。從香氣及口感看,食品級玻尿酸的存在感並沒有很強。

黑零、WONDERLAB評分較高,分別為7.4分、7.1分。志願者評價黑零「外面有一層『膜』,有點像吃爆珠的口感」「淡淡的香味,獨特的口感,不會太軟也不會太彈」「口感很軟糯」,WONDERLAB「白桃味食物yyds(永遠的神)」「嚼起來很彈牙」「酸酸甜甜」。

此外,Swisse Me「很像QQ軟糖」「味道偏甜」,娃哈哈「普普通通的『氣泡水』」「氣泡水還可接受」,有興趣的可以嘗試一下。

POLA寶麗、姿美堂、白雲山、中糧褒貶不一。「酸」是POLA寶麗的特點,有志願者形容「酸到五官扭曲」「像酸梅汁」「像沙棘原液」。可能添加了人工甜味劑的緣故,姿美堂被認為「酸甜味很寡淡」「甜味不自然」。白雲山「心形很討喜」,但是香味有點瑕疵,多名志願者反饋「膠味比較重」。中糧「口感偏硬」,缺乏亮點。

可能因為添加了膠原蛋白肽,北京同仁堂被認為「有奇怪的氣味」;作為一款壓片糖果,碧生源被評價「吃起來沒什麼味道,香精味突出」。

SMEAL、美研社排名墊底,分別為4.3分、3.6分。SMEAL的塑料包裝受到了嫌棄,一名志願者評價「太難聞了,滿滿的『塑膠味』,不知道是外面那個塑料瓶的味,還是本身飲料味,總之很『下頭』」,另一名志願者表示「像喝一百美元的一桶原油,還沒提煉完成那種塑料味」;美研社主打燕窩、膠原蛋白肽兩種「美麗」配方,原料本身帶有淡淡的腥味,讓人難以接受,志願者評價「適口性太差了」「味道聞起來沒有想吃的慾望」「稠、黏,在喉嚨下不去」。

【特別聲明】:本報道中試驗結果、提及品牌僅對測試樣品負責,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號產品的質量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