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每天都過得很 Hygge。
屏風,
一個仿佛已被很多人遺忘的經典家具產品,
既熟悉又有些陌生。
它曾陳設於室內的顯著位置,
起到分隔、美化、擋風、協調等作用。
而就風水的角度而言,
它具有擋煞、納福、聚氣、隱蔽等作用。
那麼,現代的屏風除了用新材料新工藝用去實現前所未有的形態外,還有什麼可能性呢?
不久前,來自台灣的 柒木設計團隊推出了一款創意屏風。 它的名字叫:扇變屏風。
設計團隊在研發這個作品時,深入探究了如何在當下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里讓具有文化意義的物件與時俱進這一問題。
柒木團隊的成員都是學產品設計出身。其名字源於團隊成員名字中有7個木字部首,連續參與米蘭家具展讓這個年輕的設計團隊在歐洲媒體獲得極大好評。
柒木針對 「距離」這個近來我們很敏感的詞,打造出了這個具有靈活、可移動特性的屏風。
穿透、半開放的設計打破了隔間的封閉性,形成一處「詩意」的距離,不冷落也不打擾。它讓我們在既有空間中,能根據 需求與用途隨意打造出一處不被打擾的心靈角落。
扇變屏風輕盈的畫框感,在視覺上具有區隔的樣貌。 大小扇面的應用,可根據用戶需求隨意區隔空間。 當扇面釋放出來時,屏風又搖身一變成為一幅調和空間的畫作。
透過人與物件的互動,讓每一次使用都是一次寫意的創作。
團隊結合了傳統摺扇理念,運用扇面開闔的變化,讓屏風的延展性充分表現在平面與立體結構中為空間增添虛與實的魅力。
而這種扇面的施展,也讓不同的空間充滿了 靜謐優雅的文人氣息。
設計團隊期待創造出與空間一起成長的作品。因此在設計邏輯與材質選用上除了符合美感實用兼具外,也強調變化性與延伸性,使其在不同風格的空間裡都能完美融入。
關於百摺扇面,團隊精心選 用了一種能阻擋 75% 紫外線的半透光布料。
它自帶造型與光澤,不同角度的觀看造就了豐富感,空間層次立即顯現。
扇面搭配了北歐進口梣木製成的木框,並結合了傳統實木木榫組裝方式和現代金屬裝飾。
大小摺扇都採用了吸磁設計,組裝輕鬆方便,無需藉助任何工具。
從充滿人文氣息的木框,到金屬五金和搭配織品等,柒木設計團隊聯合在地手工與工廠反覆嘗試,力圖在傳統語彙中融入當代設計思維,讓扇變屏風跨越時間與文化的限制。
這一切都為扇變屏風的傳統氣息賦予了摩登氣息,使其更加貼合當代家居風格。用戶可搭配色塊牆面等營造出時下流行的 hygge (丹麥幸福、溫暖、舒適的代名詞)的質感日常風格。
近來,團隊新推出了含2kg 北歐梣木底座的單扇設計,有了更多元的組合方式。
如何讓用設計傳承文化?
如何讓同一物品在空間中不斷更新,百看不厭?
如何把承載文化的兩個物件
用設計給生活帶來更多靈感和驚喜?
現在,台灣柒木設計團隊已經給了我們一份這樣的答案。
目前,扇變屏風正在網上進行眾籌,三扇一座規格的早鳥價約為11600軟妹幣。視頻在此:
屏風最早是專門設計於皇帝寶座後面,
稱為「斧鉞」。
它除了實用和美學價值外,
更有一種只可意會的人情美。
而在當下這個後疫情時代,
這樣一個精美的屏風,
更像是一份精緻的從容。
它讓我們多了些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和讓自己多一點思考的時間。
它也讓剛剛好的距離,
成為一種詩意。。
可能,
它會讓我們因為距離,
而更加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