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我》總製片人王晗簏:雙向救贖的治癒,獻給Z世代的青春

2023-08-21     影視獨舌

原標題:《白日夢我》總製片人王晗簏:雙向救贖的治癒,獻給Z世代的青春

2023年8月21日刊| 總第3334期

「這個世界紛擾混亂,我窺見你的傷痛,你見證我的苦衷。」

隨著林語驚(莊達菲 飾)和沈倦(周翊然 飾)在浦城大學重逢,兩個孤單的靈魂終於找回彼此,「倦鳥歸林」CP再進一步,開啟了大學自由追夢的新篇章。

80、90後是觀劇主力,市面上的青春題材更熱衷講述他們成長的悲與喜。《白日夢我》是第一部把鏡頭對準Z世代的青春劇,不僅男女主演都是00後,「拽姐學霸」與「酷哥校霸」的堅持自我、並肩追夢的樣子,也精準擊中了年輕觀眾「不被定義」的內心渴望。

如今,青春校園劇朝著煙火生活與浪漫純愛的方向邁進。《白日夢我》雖然講述的是雙強學霸從高中到大學修成正果,但故事卻不止於純愛的甜,離別的痛、蛻變的難、陪伴的暖……青春的每一種味道都能在劇中被覓見。

最近,我們對話了《白日夢我》的總製片人王晗簏,她向我們分享了對Z世代青春的觀察與感受,以及如何將年輕人的生活主題與愛情觀,融入到他們愛看的故事當中。

上海簏來文化創始人、總製片人王晗簏

兩座孤島的靠近

從業多年,王晗簏擔任過平台製片人,也曾在影視大廠擔任IP顧問,經手過的項目有《司藤》這類人設獨特的奇幻劇新標杆,也有《執念如影》這類現實主義懸疑。

王晗簏入行負責的第一部作品是青春題材,《白日夢我》作為她創業後的第一部劇,仍然講述的是校園故事,不過這次的主人公更加「年輕化」。

在王晗簏眼中,Z世代與青春的意象十分接近,「Z世代作為網生一代,他們的消費習慣、自我追求都更加開放和個性化,我們能從這個群體身上感受到一種向著光奔跑的活力與熱情,這就是青春感。」

《白日夢我》的男女主沈倦和林語驚就是典型的Z世代面貌。一個被親人拋棄,一個雙親離異,兩個人都承受著原生家庭的傷痛,「兩個人都很倔強,在現實中努力經營自己的生活,各自有豐富的內心世界。」

看到原著小說時,王晗簏先是被小說名字打動,隨後又被故事中的愛情觀所吸引。「小說里『倦鳥歸林』的愛情是勢均力敵,是雙向治癒,兩個人是在同行的路上結識對方、愛上彼此,但他們不會依附於對方。」

沈倦和林語驚都是學霸,上大學之後各自有了新目標,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都足夠獨立和精彩。

「這就很符合的當下年輕人的愛情觀,自我永遠在愛情之前,在成為對方的光芒之前,『我』首先要成為『我』自己。」

改編高人氣小說要承擔不小的壓力。主創團隊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礎上,重新對「白日夢」進行了解構,也調整了一些無法出現在校園劇中的橋段。

原著故事裡雖然有很多家庭矛盾、自我和解的成長痛,但總體的文風是輕快的,充滿青春期的直率與俏皮。劇集保持了原作輕快活潑的基調,也保留了男女主的性格本質。

「沈倦對夢想有足夠的的專注和耐力,我們將他的生活環境從紋身店改為銀飾店,這種需要鑽研的手工藝,同樣可以體現他內心的匠人精神。」

王晗簏覺得,沈倦和林語驚相識相知的過程,就像兩座孤島在慢慢靠近。「沈倦被舅舅帶大,舅舅變成植物人後他繼承了這家銀飾店,生活壓力、對舅舅的思念他不會對任何人訴說,這家小店變成了他寄託自我的一座孤島。」

臨時搬來浦城的林語驚,也是一個孤獨的異類。被媽媽「遺棄」到陌生的城市,爸爸對她也缺少關照,轉入新學校的林語驚和沈倦一樣,是一座不好接近的「冰山」。「雖然兩個人看起來很有距離感,但內心都很仗義,成為同桌後彼此取暖,一起為銀飾店解決房租問題,相互補課,去農場散心……他們在生活上的相互扶持,也是彼此照亮、共同治癒的過程。」

離地半尺的青春群像

小說改編,很多觀眾第一關注的就是選角。莊達菲身上的倔強和韌性,與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林語驚很相似。

王晗簏認為,林語驚是個『帶刺』的鯨魚女孩,身上既有樂於助人的開朗,也有一點原生家庭帶來的孤僻和「生人勿近」的感覺,「她是那種走在路上,會把冰淇淋筒轉成望遠鏡去看的女孩,莊達菲那種甜美中又帶一些鋒芒的氣質,和林語驚很接近。」

相比莊達菲的貼合,飾演沈倦的周翊然沉穩、內斂,讓人很難第一眼聯想到校霸的「狂拽」。

在王晗簏看來,過早成熟的沈倦不止有「拽」那麼簡單。「沈倦看似是有一幫忠誠夥伴、無所不能的『倦爺』,但他的成熟和強大,是因為默默承受了很多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他沾染了一些舅舅的避世想法,又為了銀飾店差點放棄自己的夢想,他的內心世界非常複雜。周翊然身上深邃的氣質,和沈倦這種複雜的成熟是十分接近的。」

在王晗簏看來,青春純愛劇比一般甜寵劇的情感表達更加走心,人物也更貼近現實。雖然現在很多校園劇融入奇幻、懸疑等元素,給創作做加法,但《白日夢我》講述的是新時代青春,愛情和友情的展現都更注重生活實感。

《白日夢我》里不僅有雙強純愛,更是一曲講述少年成長的青春頌歌。如果說「倦鳥歸林」的成長與離別承包了大部分淚點,那麼荔櫻小分隊的日常就是劇集笑點的最大來源。

踏實勤懇的何松南(王川 飾),認真搞怪的王一揚(邊天揚 飾),傲嬌卻不失真誠的顧夏(范詩然 飾),懂事卻有些怯懦的徐如意(廖銀玥 飾)……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擁有自己的心事,在彼此幫扶中收穫著自己的愛與感動。

「故事上,我們儘量去貼近當下青春期學生的所思所感,呈現出青春期逐夢的荒誕、執著和溫情。」王晗簏將其形容為「離地半尺」的青春,「既有寫實的場景和人物,但又從真實中透出一種浪漫、迷離的夢境感,和絕對真實保持一些距離。」

精品向與新女性的做劇路線

除了故事,青春劇的視覺風格也決定著劇集的最終質感。《白日夢我》畫面偏藍綠色,清新透亮,充滿盛夏的青蔥與蓬勃,與「白日夢」的意境完美契合。

王晗簏表示,整部劇的拍攝在海南三亞完成,但三亞並不是最初的選定的取景地。「我們最初的拍攝地點選擇在廈門,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最終不得不轉戰三亞。」

看到成片的時候,王晗簏發現三亞選對了。很少有一個海濱城市能像三亞這樣,海天一色,綠植遍地,充滿濃烈夏日氣息。「藍綠色是三亞的主色調,與我心中的白日夢青春的場景相得益彰。」

風格化視覺與貼地飛行的故事相融,最終形成了白日焰火般的夢境青春。氣質獨特的《白日夢我》,無疑是今年暑期檔的一匹黑馬,同時,也讓很多人關注到了劇集背後的製作方——簏來文化。

作為簏來文化的創始人,她表示,公司堅持IP改編與原創並舉的新女性路線。

《白日夢我》是簏來文化向觀眾交出的第一份作業,獨特的純愛美學與故事創新,印證著公司精品匠心的做劇理念,以及深厚的影視資源與製作實力。

「我們是一家致力於新女性劇集的年輕廠牌」,王晗簏分享道,「女性意識普遍覺醒的今天,有太多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女性值得被講述,未來我們將在這一賽道持續發力,多維度展現女性議題,展現更多女性五彩斑斕的人生。」

王晗簏

在簏來文化的項目庫里,有青春純愛,也有成人童話,有大體量長劇,也有走質感路線的精品短劇。這家體察年輕人的新興公司正蓄勢待發,期待著觀眾的回饋與檢驗。

文/葵涌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785b6e76cf0f429cbac80302a96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