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後別晚於這個點睡覺,影響孩子智力不說,還可能少長5厘米
民間有句俗語,「入秋以後,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秋高氣爽,正是調節不良睡眠習慣的好時機。尤其是對發育期的孩子來說,秋季更是要注意保持一個規律的作息,以免影響智力和身高發育。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發育期的小孩更容易「秋乏」?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 「春困、秋乏、夏打盹」這三位大神的威名。
對春季和夏季犯困,可能我們還好理解一點,那為何在秋高氣爽的季節,人的身體還是非常容易感到疲倦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正是因為春去秋來,氣候開始變得涼爽宜人,人身體的排汗量明顯減少, 機體進入到周期性的「待機休整」狀態,水鹽代謝恢復正常,消化系統功能走向好轉。
這些生理的變化,均可能加速身體的疲憊感,總是忍不住想要多睡睡覺,這也就是大家認為的「秋乏」。
等到身體慢慢適應了氣候的變化,「秋乏」現象便會有所減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對於發育期的孩子而言,因為他們的身體新陳代謝比較快,加上骨骼在快速發育,所以每天消耗的能量更多,所以在秋季也更加「缺覺」,急切需要通過睡眠來幫助身體消除倦怠感。
再加上新的學期,孩子的課業壓力較大,白天的學習任務繁重,每天都需要早起上課,大腦的消耗量較多,父母更要注意讓孩子在晚上儘量早點上床睡覺,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去學習。
入秋以後別晚於這個點睡覺
最好晚上十點上床睡覺,儘量別晚於十一點。
關於晚睡的危害,父母有必要為孩子了解清楚:
A:晚睡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研究發現,在睡眠狀態中,人的大腦皮層會開啟一種「自我防禦」機制,讓白天高速運轉的大腦得以放鬆,腦細胞也能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只有晚上休息好了,白天的精力才能更加充沛。如果經常熬夜晚睡,孩子們第二天普遍可能出現記憶力下降、反應變遲鈍、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
之前就有人對一批學生的睡眠質量和學習成績做過對比,結果發現:
每天睡眠時間低於8小時的學生,有61%成績是相對較差的,考試能及格的都不足40%。
而每天睡眠時間維持在8~10個小時的學生,有76%成績中等,11%的成績在班級中名列前茅。
通過上述的研究對比,想必大家也清楚了,晚上「挑燈夜戰」,除了殺死更多的腦細胞以外,沒有辦法讓你的學習成績有一個質的提升。
不如利用好白天上課時間,做好學習規劃,提升學習效率。當然,這裡考慮到實際的情況,有些小孩可能確實平時的作業太多,沒有辦法早早地上床睡覺。
那麼至少要保證 白天適當午休30分鐘,讓身心放鬆片刻,也能稍微緩解一下夜晚睡眠不足的傷害。
B:晚睡影響孩子身高發育
晚睡對身高的影響,其實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這裡又要歡迎一位老朋友——「生長激素」。
如果經常關注我們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了「生長激素分泌量的多寡,是孩子長高的關鍵。」
不過這位老朋友有些傲嬌,想讓它多多分泌,你得進入到深度睡眠中才行。
而且它只在兩個時間段出沒,那就是 晚上十點到凌晨一點以及早上五點到七點。其分泌量是白天的三倍之多。
如果在這兩個時間段,孩子進入到了深度睡眠,接收到了生長激素的「恩賜」,那麼有助於刺激骺端軟骨發育,刺激長骨增長,孩子的身高發育喜人。
所以專家們給出的建議通常都是,讓孩子儘量在晚上十點前上床睡覺,且睡前避免經受刺激,保證一個良好的睡眠狀態。
若經常晚於這個時間點,可能就會錯過生長激素分泌量的高峰期,身高發育也容易受到影響, 而且秋季本身也是發育的猛長期,一旦錯過,你家孩子可能至少損失5厘米。
C:晚睡破壞孩子身體免疫力
美國心肺血液協會主任大衛·高夫指出,不規律的睡眠時間越多,患病風險也就越大。
由於人體的免疫力水平和睡眠質量高低、睡眠時間長短是正相關的。
若成年長期睡眠不足5小時,兒童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將可能產生不良健康後果,首當其衝的就是身體免疫力開始下降,感冒、心血管問題隨之而來。
特別是在秋季,晝夜溫差較大,機體還在休整期,孩子的免疫力本身就相對薄弱,更加需要平日裡好好呵護,飲食和睡眠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經常熬夜,孩子的身體過度疲勞,精神萎靡不振,就更加容易讓免疫力跟著下降,進而大病小病不斷。
如何幫助孩子早睡?
1、提升孩子學習效率,做好學習規劃
很多小孩晚睡可能就是因為要完成當天的學業。不過有些孩子可能是作業確實太多,這個客觀因素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但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在他們的自律性不強,沒有學習規範上。
在寫作時三心二意,經常要做到晚上十點多,這時父母可以做好榜樣,幫助他們樹立一個靠譜的學習規劃,陪伴他們一起高效完成作業,然後早早上床睡覺。
2、創造良好的睡眠氛圍
睡前不要吃零食、玩遊戲、看手機,避免這些刺激源,以免讓孩子的大腦皮層興奮起來,耽誤睡覺。
可以在睡前聽一點舒緩的音樂,看一會書,讓大腦得到放鬆,更加容易進入睡眠狀態。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每天幾點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