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汽車召回大數據:特斯拉召回最多

2024-07-23     新周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消費者報道

(ID:consumerreport)

作者:陳梓慶

進入2024年,中國各行業消費市場熱度不減,更多新興行業和優質產品進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汽車消費在技術革新中騰飛,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帶來前所未有的出行新體驗。餐飲消費擺脫粗放發展,食品和飲品的精緻化為年輕人提供更多情緒價值。家居家電產品以科技當頭,智能化居家生活的圖景已經照進千家萬戶。

2024年,《消費者報道》推出全新消費數據報告欄目——《消費洞見》,聚焦各行業消費前沿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趨勢,用數據說話,記錄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成長與蛻變,帶來全面、新穎、細緻的消費趨勢數據研究報告。此為第1期,一起來看2024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汽車召回的大數據分析報告。

2024年上半年,多個品牌的車型進入召回行列。為此,《消費者報道》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在2024年上半年發布的乘用車召回公告進行統計和分析,帶來2024年上半年汽車召回大數據報告。

召回概況:

美系車最多,新能源車占比超四成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產品缺陷中心共發布99條國內乘用車召回公告,召回車輛總數超過408萬輛。需要注意的是,商用車、摩托車、汽車配件等的召回數據並未計算在內。

(圖/消費者報道)

從品牌國別分析,美系車召回數量最多,超過176.4萬輛,占比43.2%。日系車緊隨其後,超過118.3萬輛,占比29.0%。德系車位居第三,超過84.4萬輛上榜,占比20.7%,而自主品牌也有超過26.7萬輛汽車被召回。

(圖/消費者報道)

從品牌出發,召回數量最多的品牌是特斯拉,召回超過163.2萬輛,本田(不含謳歌)次之,奔馳、長安和雷克薩斯分別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位。

從車型來看,特斯拉Model Y和特斯拉Model 3包攬前二名。本田CR-V和長安CS55PLUS分別排在第三和第四位,均有超過20萬輛汽車被召回。

今年上半年,共有超過175.7萬輛新能源汽車被召回,占比超過43%。其中,召回數量前五名的新能源車型中,特斯拉的車型占據四席。此外,比亞迪海鷗有超過1.6萬輛汽車被召回,本田CR-V插混版召回超過2.1萬輛。

召回涉及問題方面,燃油車和混合動力車型的發動機相關問題最為突出。新能源車方面,動力電池安全問題涉及次數較多,而軟體控制/駕駛輔助功能也占比較高。

品牌分析:

特斯拉因召回最多,

本田多個混動車型上榜

在超過408萬輛的召回車輛中,多個頭部品牌成絕對「主力」。

(圖/消費者報道)

2024年上半年,特斯拉召回數量最多,召回超過163.2萬輛汽車。排在其後的本田(不含謳歌)召回超過92.5萬輛汽車,而奔馳也召回近78.9萬輛汽車。自主品牌中,長安召回數量最多,召回超過20.3萬輛。

特斯拉召回的車輛中,絕大部分與其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相關,涉及Model Y、Model 3、Model S和Model X。關於「在自動輔助轉向功能開啟情況下,駕駛員可能誤用2級組合駕駛輔助功能,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的問題,特斯拉召回車輛超過161萬輛。

近年來,特斯拉多個車型出現「失控」事件,相關交通事故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由此成為特斯拉與車主各執一詞的「羅生門」。因此,上述召回措施是對相關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改進和完善。

本田(不含謳歌)召回的汽車中,包括雅閣、皓影、奧德賽、飛度、繽智、CR-V、XR-V、INSPIRE等熱銷車型。此外,本田(不含謳歌)還召回多款油電混合車型,包括混動版INSPIRE、混動版CR-V、混動版皓影等。本田(不含謳歌)召回車型涉及的問題,包括燃油泵工作不良導致行駛中發動機熄火、制動系統安全隱患等。

(圖/unsplash)

其他日系車方面,日產召回超過2.6萬輛,其中逍客召回超過2.4萬輛。豐田(不含雷克薩斯和皇冠)沒有召回燃油車,不過召回1317輛純電汽車bZ4X。

其他合資品牌方面,福特(不含林肯)召回超過8萬輛汽車,其中探險者召回超過6.2萬輛,涉及燃油泄漏風險。

豪華品牌方面,多個豪華品牌召回多輛汽車。奔馳召回近78.9萬輛汽車,涉及奔馳C級、奔馳S級、奔馳GLC等熱門車型,除了涉及燃油泵等主要零部件的安全隱患,還涉及「不正確的粘合劑或其他維修偏差導致前風擋玻璃和全景天窗之間未被正確粘接」的「低級失誤」。

除了頭部豪華品牌之外,多個二線豪華品牌也在召回之列。「加價神車」雷克薩斯召回近15.5萬輛汽車,其中包括超過10.1萬輛雷克薩斯ES 200。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銷量不佳的英菲尼迪,也有超過6.1萬輛汽車被召回。此外,沃爾沃和林肯均有超過1.1萬輛汽車被召回。

(圖/消費者報道)

自主品牌方面,長安召回數量最多,超過20.3萬輛,東風風神有超過4.1萬輛汽車被召回,比亞迪也有超過1.6萬輛汽車被召回。

車型分析:

特斯拉Model Y最多,

前十名奔馳占五席

2024年上半年,召回數量最多的車型是特斯拉Model Y,特斯拉Model 3排在第二位,兩者合計超過154萬輛,占特斯拉召回總量的近95%。

召回數量前十名的車型中,奔馳的車型占據五席,奔馳C級、奔馳E級、奔馳GLC、奔馳GLE和奔馳GLS均召回超過10萬輛,其中奔馳C級和奔馳E級召回超過15萬輛。

(圖/消費者報道)

排在第三位的是本田CR-V,這款熱銷車型有超過25萬輛車被召回,涉及與燃油泵、制動系統和蓄電池相關的安全隱患。值得一提的是,本田CR-V召回的車型中混合動力車型占比超過67%。

豪華車型中,除了奔馳的車型以外,還有多個品牌的車型召回數量超過1萬輛,包括雷克薩斯ES召回超過15萬輛、英菲尼迪Q50L召回超過4萬輛、寶馬7系和寶馬X1分別召回超過1.4萬輛和1.3萬輛。

(圖/消費者報道)

自主品牌車型方面,長安CS55PLUS數量最多,有超過20.3萬輛汽車被召回,涉及360度全景影像顯示異常問題。比亞迪海鷗有超過1.6萬輛汽車被召回,涉及倒車影像無法顯示問題。

(圖/消費者報道)

新能源車型方面,多個合資或進口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在召回行列。本田的CR-V插混版和皓影插混版車型分別召回超過2.1萬輛和7700輛。豪華品牌也有多款新能源車上榜,包括沃爾沃XC40 RECHARGE召回超過4116輛,奔馳EQE召回超過2443輛,保時捷Taycan也有1590輛汽車被召回。

(圖/消費者報道)

此外,2024年上半年共有超過29.5萬輛混合動力車型在召回行列,包括本田CR-V混動版、本田皓影混動版、本田INSPIRE混動版等。

召回涉及問題:

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安全隱患突出

2024年上半,發動機相關故障和安全隱患仍是燃油車被召回的主要原因,排在召回原因數量的第三位。此外,變速箱和燃油泵相關安全隱患以及燃油泄漏問題也多次發生,「三大件」問題仍是燃油車故障「重災區」。

新能源車方面,與動力電池安全問題相關的召回數量排在召回原因總數的第二位,主要涉及動力電池軟體或硬體故障導致車輛在行駛中失去動力、電池熱失控等問題。

(圖/消費者報道)

此外,軟體控制/駕駛輔助功能涉及的召回數量排在第一位,主要涉及軟體控制模塊、安全駕駛輔助功能、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等方面的故障和安全隱患。目前,智能化已經成為汽車產品的「標配」,提升相關功能和配置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已經成為各大車企的必修課。

多媒體系統方面,中控屏的做工和安全問題值得關注。今年4月召回的16666輛比亞迪海鷗,就存在因攝像頭驅動軟體問題導致倒車畫面無法顯示的安全隱患。目前,中控螢幕已經成為新能源車爭奪的重點,其做工水準和安全指數值得關注。

(圖/unsplash)

可以看到,隨著電氣化和智能化配置在汽車產品中愈發常見,汽車的故障除了與「三大件」相關以外,也更多地與車機系統、智能輔助駕駛等相關,這也表明各大車企不能簡單地堆砌功能和配置,還要提升相關零部件的製造工藝和穩定性。

(圖/消費者報道)

召回措施方面,多個車企採用OTA遠程升級來完成,其中特斯拉共4次使用OTA遠程升級完成缺陷車輛召回。

需要說明的是,OTA遠程升級雖然代表了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漏洞。有車企以「系統升級」「用戶禮包」「客戶關懷」等類似字樣,在未向監管部門備案的情況下對車輛進行維修,並未通過正常的召回流程來解決車輛的質量通病。

不過,隨著2020年和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兩次發布相關通知,明確生產企業「採用OTA方式對已售車輛開展技術服務活動的,應按照《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及《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備案。」這項政策的發布,對於一些車企試圖通過OTA升級的方式掩蓋產品缺陷的做法起到監管作用,規範了車企的OTA升級措施,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結語:

消費者發現汽車質量問題

可及時投訴反映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走高,與汽車相關的消費維權也隨之增加。因此,對於廣大車主而言,發現車輛存在質量問題後,可及時通過各種合法渠道反映問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64334d402d0863ca6fc398aa07f37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