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老年人,扎堆旅居養老

2023-04-05     燃財經

原標題:這屆老年人,扎堆旅居養老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馬舒葉

編輯 | 謝中秀

旅居養老,成為老年人養老的新潮選項。

3月30日,在國家5A級景區雲南省普者黑,70後的茹姐正送別3月第一批體驗邊旅居邊抱團養老的住戶,一位80多歲的阿姨正緊緊握著茹姐的手,「我還會再來的,我還想去大理和騰衝呢。」

阿姨一邊念叨著,一邊不舍地回望著身後樸實的小院子。旅居在普者黑的日子,讓他們這群白髮蒼蒼的「同齡人」仿佛成了一家人。

圖/旅居養老 來源/茹姐提供

茹姐告訴燃次元,從2021年開始,她的旅居養老基地已經在雲南大理、普者黑、西雙版納、麗江、騰衝、四川青城山等6個地方「落地開花」,送走這批老人後,這座院子就要馬不停蹄地,接待下一批「新人」加入這個旅居養老的「大家庭」。

「所謂旅居抱團養老,就是去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一邊休養身體,一邊體驗當地文化,大家住在一個屋檐下,親親密密,熱熱鬧鬧。」和茹姐一樣,來自東北的50後王姐,早在2018年就在西雙版納為自己養老買了套房子。

2021年,觀察到「有錢有閒」、喜歡長期旅遊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王姐索性把房子改成了一邊旅居一邊抱團養老的民宿。

「最多的時候,來我這旅居養老的有140多人,有七八十歲的,也有剛退休五六十歲的,近兩年還有不少三四十歲的人來提前體驗退休生活。」談起旅居養老的緣由,王姐直言,「老人們都有退休金,兒女平時忙,孫子看大了,也不需要他們了,來西雙版納一住住一年的也不少。」

從目的地來看,雲南似乎成了旅居養老的熱門選項,比如王姐、茹姐的旅居養老基地都落在了雲南。

而旅居養老,當然也有成本。比如王姐就告訴燃次元,她在西雙版納的民宿坐落在傣族園內,一個月包吃包住收費不過2200-2400元。

不過旅居養老的「性價比」如何,老人們自己心裡「有本帳」。「東北和我一樣的同齡人,養老金都在3000元/月左右,這個價位大家都能接受。」而這樣「物美價廉」的旅居養老形式,也讓王姐的民宿里擠滿了「回頭客」,「客人一住至少半年,有的都回來三四次了。」

從居家養老到抱團養老,再到如今選擇一風景地邊旅居邊抱團養老,「爸媽們」的養老生活似乎越來越「潮」了。

但在抱團養老,甚至旅居養老的過程中,也有諸多麻煩和問題,比如杭州「招陌生人一起報團養老」團隊里的蔣一純就直言,十幾個老人同住一個屋檐下,除了語言、生活習慣,甚至小到吃飯喜好,「矛盾無處不在。」

就連具體到電費這種細節,都要面對高昂的成本。

不過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溝通和妥協解決。更需要嚴肅應對的是,「年老」也往往「多病」,臨時生病的應對,醫療資源的配備也都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抱團養老、旅居養老,是大膽且美好的嘗試,但也需謹慎應對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

01

本想「歇一歇」

結果當起了「大家長」

2018年,王姐決定從東北老家來到西雙版納長期旅居,此前她做過小生意,攬過工程,「忙活了一輩子,到老了就想找風景好的地方歇一歇」。

到了2021年,這是王姐來到西雙版納長期旅居的第4年,她發現,和自己一樣退休後來這個堪稱「天然氧吧」的旅遊勝地的老年人越來越多,而且「不是幾天的旅行團來了就走,一呆就是幾個月」,王姐索性把自家的房子改成民宿出租。

後來,由於一住幾個月的客人們吃不慣「傣味飯菜」,這讓王姐不得不在住宿之外,開始提供「就餐服務」,而隨著客人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老人來到王姐的民宿。

「一晃眼,就變成近百個老人一起搭夥旅居養老了。」王姐告訴燃次元,「客人們雖然互不相識,但是一起親親熱熱,一起出去旅遊有人給拍照,圍坐一個桌子吃飯」,甚至有時王姐忙不過來,客人會「輕車熟路」幫著打掃衛生,「包餃子、包餛飩」,像個「溫暖的大家庭」。

圖/在王姐民宿里的旅客們 來源/王姐提供

茹姐也在旅居養老時,被「種草」了旅居養老模式,並順勢開起了旅居養老基地。

2020年,國內旅遊業務停滯,有十幾年「老經驗」的旅遊領隊茹姐也「一下子沒了工作」,而正碰上退休節點,「跑慣了」的茹姐並不想遵循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待在家裡人總懶得動,還不如多去外面看看,欣賞美景,放鬆心情。」

因此,2021年,茹姐在同是旅遊從業者東哥的旅居養老基地里,一呆就是四個多月,這段經歷讓茹姐意識到,退休之後的老年群體,相比起快節奏的打卡式旅遊,更想要深層次的去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特色文化,而且這種旅居「一定不是工業化的,而是充滿溫暖家庭感的」。

最終,「旅居式的抱團養老一定會成為趨勢」,憑藉旅遊業培養出的敏銳「嗅覺」,2021年11月,在朋友的邀請下,茹姐創建了「幸福旅居」品牌,在雲南省大範圍尋找閒置的民宿進行長期合作。

從2021年至今,茹姐的旅居養老基地,已經入駐了近萬名老人,「我們這裡年紀最大的旅居者是89歲,2023年,還有不少爺爺奶奶帶著幾周歲大的孫子一起旅居。」

在旅居養老民宿里,老人們不用做飯,以茹姐在普者黑的養老基地為例,「一個月2680元,不僅包含一日三餐,還包括了水電費、網費等雜費,平均下來一天只需89.9元」。

「對於在家庭里操勞了一輩子的老人而言,我覺得這就像一場解放雙手的革命。」茹姐表示。而在王姐的客棧內,2400-2600元/月,就能享受到至少8-10種花樣的早餐,午餐是營養均衡的四菜一湯。

「來我家住過的客人,都吃胖了。」王姐笑著補充。

同時,老人們還能享受茹姐團隊專門規劃好的周邊旅遊線路,「出去旅遊大家都是AA制,一起玩一起鬧,相當於人到老年又交了一群新朋友。」而在茹姐抖音直播分享旅居抱團養老的評論區,不僅充斥著不少年輕人羨慕的聲音,更多的還是來自退休老年群體的焦急詢問。

旅居式抱團養老,成為白髮群體養老的新潮流。

02

旅遊、養老、交朋友

養老的烏托邦?

旅居養老,先是旅居,後是養老,在旅遊之外,旅居養老也成為了老年群體「抱團養老」的一股新潮流。

王姐表示,西雙版納是國家4A級的旅遊基地,「風景好,適合老人養生」,在這片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土地上,王姐接待了許許多多來自東北、新疆、西藏、西安等等天南地北的白髮旅客。

「他們往往喜歡去這個城市住兩個月,去那個城市住兩個月」,而相比起夫妻二人旅遊,王姐的養老民宿顯然為旅客們提供了更多的「旅遊搭子」,「大家同住一個屋檐下,總會商量著一起去玩,互相拍照,不知不覺就處成了朋友。」

此外,「旅居讓我認識了很多完全沒有利益關係的朋友。」茹姐興奮地表示,經歷過至少4個月的旅居養老生活後,她感受到,在「雲南的陌生城市,你可以放下一切重新開始,太棒了」。而在旅居的過程中,她意外交到了兩個閨蜜,甚至其中一位成了茹姐如今的合作夥伴,熱愛抖音直播的「她」還教會了茹姐如何直播。

而在茹姐的旅居養老基地,最長的旅客往往一次就住半年以上,每一位常客茹姐都能叫得出名字,「像是王哥和李哥,他們在大理基地住了一個月,回家待了一個月,又排到了版納基地住了半年。」最令茹姐感動的,就是這些旅客們「把基地當成了在遠方的一個家」。

圖/旅居養老一起玩 來源/茹姐提供

「我現在客人走的時候輕易都不去送了,要不然肯定要掉眼淚。」王姐表示,不管是客人之間,還是旅客和房東之間,都在旅居的過程中「處出了感情」。

最讓王姐感動的是,有好幾次,半夜裡80多歲的老人身體不舒服,整個一層的住戶全都起來幫忙,「有的人負責聯繫醫院,有的人負責叫車,有的人負責全程陪護,就像家人一樣互相關心。」

不過,這種同住一個屋檐下,群居式的「養老形式」,熱鬧之下,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

「有兩位青島來的大姐,到基地第一天就要走。」茹姐表示,「由於旅居養老往往都是旅客共享公共區域,不少習慣了酒店式住宿的老人無法接受。」不過,在茹姐的勸說之下,最終「兩位青島大姐不僅留了下來,走的時候還表示,如果真走了就享受不到這麼好的養老體驗了。」

除此之外,對於茹姐而言,旅居養老基地一般都是與當地的民宿進行合作,而雲南作為旅遊大省,「淡季時房租賣不上價,基地客流少,一到了旅遊旺季,周邊的民宿價格能翻好幾倍,但養老民宿價格不能大幅上調。」

「除去物業、人員等費用,目前一間房的利潤不到10%,甚至5%已經算是旅居養老的高利潤了。」茹姐告訴燃次元。

而談到未來,今年已經62歲的王姐則表示「要一直開下去」,「如果我不幹了,我的老客人回西雙版納住哪裡呢?」和客人們朝夕相處,他們早已成了一個大家庭的朋友,「到時候他們吃不好,住不好,我肯定要惦記的。」

如今,隨著疫情放開,旅居養老越來越受老年群體歡迎,王姐民宿的月租已從疫情期間的2000元/月漲到2400-2600元/月,而茹姐的旅居養老基地也由於雲南省的「旅遊熱」價格有了上浮。 進入2023年,茹姐也開始在雲南、貴州、海南等空氣品質好、溫度適合老年人的省份大範圍尋找閒置的民宿賓館合作。

旅居養老,顯然還有更多的新故事要講。

03

抱團、旅居養老

好未來還是看起來很美?

實際上,在旅居養老火熱的背後,離不開國內老年人口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同時後疫情時代無疑為旅居養老市場提供了極為可觀的發展空間。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22-2023)》顯示,2021年,45歲以上中老年旅遊者合計出遊11.94億人次,占據國內旅遊客源市場36.81%。根據攜程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9月,60周歲及以上遊客的人均旅行消費同比上漲23%,其中60-65歲的初老群體漲幅最大,超過三成。

途牛數據亦指出,老年群體更「捨得消費」,其中花費較高的的精品長線游受到銀髮族歡迎,其中雲南線路客單價(含往返機票)基本都在4000元以上。

對此,茹姐表示,銀髮族旅遊早已「大不同」 ,傳統印象中,老年人總會被「低價團」吸引,如今老人更喜歡「慢下來」的中高端旅遊,不可忽視的是,健康游、養生度假已成為老年旅遊的新潮流。「疫情暴發以來,以健康為賣點的產品深受遊客喜愛,尤其是老年群體」。

不過,旅居養老雖好,也有不小的風險。

趁著「旅居養老」概念火熱,不少針對老年人的騙局也暗藏其中。據央視新聞報道,2023年3月,茶星科技某個「共享康養」項目,打著「為退休老人專門打造」的旗號,號召老年人投資,最低投資門檻為6000元,並承諾每天都可獲得150元收益,還能享受旅居式養老,而不少老人卻發現,不久後該公司「人去樓空」,投資款也消失了。

而無論是旅居養老,還是近幾年頻頻被熱議的「抱團養老」,都存在不少困境。

此前,在報紙上「招陌生人一起報團養老」的朱老師夫妻引發關注,2018年初,蔣一純加入了這個大家庭。在抱團之外,也很快感受到了問題,比如十幾個老人同住一個屋檐下,除了語言、生活習慣,甚至小到吃飯喜好,「真是矛盾無處不在。」

圖/吃在一個屋檐下 來源/茹姐提供

同時,抱團養老帶來的生活開支卻是實打實,並最令蔣一純們「頭疼」的問題,「其實一起買菜做飯很實惠,但是抱團養老十幾個人在一起,水電費的額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以蔣一純居住的杭州為例,地方上用電按階梯,「我們13個人共用一戶,每戶分配的低價梯度(2000度)第一個月就用完了,第二個月又用完了第二個梯度,等到了第三個月,成了最高價,一塊錢一度電」,蔣一純表示,「每月電費漲到了每戶200—300元。」

對於生活中的小問題,隨著老人們「一起打牌、一起唱歌,感情越來越好」,矛盾也得到了解決。但電費的問題,即使多次和有關部門反映後,「也暫時還沒得到政策傾斜」。

此外,由於抱團養老的老人們往往會把地址選在城市的郊區,或是「交通工具有限」的旅遊地,因此「也希望政府能在附近配備醫院等基礎設備,讓我們不必開車1-2小時才能到達市區的醫院。」蔣一純補充道。

對此,「可以在旅遊產品中融入康養服務,特別是基於當前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科技化手段建設服務老年人的智慧康養線路體系。」奇創旅遊規劃設計諮詢機構全域整合運營中心助理總經理卜路表示,同時,加強適老的旅遊商品和服務,要加強旅遊基礎設施保障,還要有老年人的數字化平台,這也需要社區或旅遊運營方願意在更多的渠道進行相關支持。

而2023年2日,寧夏、山西、雲南、廣東四省民政廳已簽訂旅居養老合作框架協議,並將建立養老機構(企業)、社會組織、旅居養老基地等資料庫,引導養老行業商(協)會更好開展旅居養老。

同時,針對老年群體的旅遊消費陷阱,文化和旅遊部門也在積極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進一步規範文化和旅遊市場經營秩序,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不管是旅居養老,還是報團養老,退休的老年人們正探索多種享受生活的方式,不過要做好抱團養老,還有很長的要探索。」茹姐也最後說道。

參考資料:

《「爸媽們」的旅行也很潮,老年游呼籲更多精準服務》,來源:新京報。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627c6d9c8aae26812f5b76ccbc1c9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