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張圖,帶你了解今年二季度基金市場全貌
(風險提示:本文為轉載文章,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千呼萬喚終出來。在7月下旬,萬眾期待的基金二季報終於全部更新完畢。
在這輪跌宕起伏的行情中:
基金加倉了哪些股票,拋棄了哪些股票?
哪個賽道變得擁擠,哪個行業「人潮散去」?
哪只基金萬眾矚目,讓基民手舉鈔票爭相加倉?
哪只基金又被基民放棄,大舉贖回……
上述問題的答案,就在本文中。將用12張圖,幫助大家看清二季度基金市場最新變化!
作者:理財老娘舅
來源:雪球
一:個股層面
1.基金持倉市值TOP10個股榜單
從大基建到軍工,從周期到「二師兄」,無論市場走出如何曲折的路線,「寧王」與「茅王」始終是基金的最愛。
具體來看,貴州茅台、寧德時代是基金重倉個股中市值唯二超1000億的,且領先優勢巨大。
而TOP10中,白酒獨占4席,且排名都較為靠前。一個食品飲料的細分領域,在前10的數量能和新能源全產業鏈打成平手,不愧為A股的「醬香型科技」。
2.基金加倉TOP10個股榜單
從圖中來看,基金在二季度加倉的邏輯可用「搶反彈」三個字來概括,作為本輪反彈中表現最亮眼的新能源,當仁不讓成為基金加倉的主角。
TOP10榜單中,新能源產業鏈相關個股獨占五席,其中隆基綠能被大舉買入276億,以絕對優勢領先,股價從二季度底部的40元漲到季度末的68元,漲幅最高超70%。
3.基金減倉TOP10個股榜單
本榜單一眼看去,大部分被減持個股都屬於醫藥生物行業,有5隻醫藥生物個股上榜,占比一半。
比較有趣的是,在加倉個股TOP10榜單中,同樣有兩隻生物醫藥個股,由此可見,在同一個行業中,產業鏈上下游在景氣度上會出現短期的背離。
海康威視因受SDN制裁傳聞,其海外業務營收能力受到質疑,在二季度被基金減倉了140多億,高居榜首。
此外,被廣大投資者視作「銀行茅」的招商銀行在減持榜中位列第三。管理層、信託暴雷變動等一系列負面消息,讓這隻「大藍籌」披上了「灰犀牛」的外皮。深陷負面泥淖,追求確定性的基金大舉拋出也就不足為奇。
二:行業層面
1.持倉行業市值分布圖
在申萬31個行業中,基金持倉市值超1000億的行業僅有6個。
當前公募基金持倉最多的行業是電力設備,持倉市值超5000億,新能源的號召力已經超過了消費和白酒。
食品飲料與醫藥生物分別以4239億與2870的持倉市值位居第二、第三。消費與醫藥作為長坡厚雪的典型賽道,容量大,上限高,增長穩定,同屬於受到公募基金歡迎的前三大行業。
2.基金加倉行業TOP3榜單
電力設備被被凈買入約800億,以絕對優勢拿下第一。結合新能源最近的行情,算是意料之中。
白酒在今年反彈不錯,食品飲料算是被加倉近300億,依然是A股的熱門行業。
而汽車與新能源產業鏈掛鉤,又有強消費屬性,趁著年內汽車購置稅減半的東風,短期景氣度有所上升,因此成為榜單的第三名。
3.基金減倉行業TOP3榜單
向來作為A股「定海神針」的銀行板塊,在二季度被基金減倉接近240億,排在所有行業中第一,實在是出人意料。
本來今年市場波動就大,銀行板塊一向是被資金當作「避風的港灣」,如今卻被資金拋棄。或許能從側面證明,銀行今年的波動已超越之前,到了避險資金所能容忍的上限。
計算機行業凈流出188億,行業龍頭海康威視就貢獻了大半,屬於是一隻股票帶崩一個行業。
電子與新能源同屬於高景氣賽道。在經歷了前期普跌後,新能源憑藉汽車消費的復甦率先出坑,而半導體則因為消費電子疲軟反彈乏力。都是高成長賽道,差不多的持有體驗,投資者自然拿錢支持近期表現明顯更好的新能源。
三.主動基金層面
二季度,全市場可統計的主動基金有3419隻,合計規模約51058億,相比一季度增長約6.76%。其中,規模超100億的基金有62隻,占比約2%;超200億的有15隻;超500億的全市場僅2隻。
1.基金規模TOP10榜單
目前,規模TOP1的主動基金仍是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A,規模為710.81億;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以627.79億的規模排名第二。
TOP10基金的規模在二季度整體出現較多增長,比如,易方達藍籌精選規模增長超75億,易方達消費行業規模增長超63億。
此外,其他上榜基金都是中途接手的基金,邢軍亮接手趙詣的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在二季度規模增長了約11億;而童蘭接手董承非的興全趨勢投資的規模在二季度降低了7.48億,是TOP10中唯一規模負增長的基金。
2.基金規模增長TOP10榜單
二季度雖說市場上成長風格占優,但從規模增長角度看,榜單上價值風格的基金更多。
比如,以價值風格投資出名的丘棟榮,其管理的中庚價值領航以75.12億的規模增量,成為二季度基民凈買入最多的基金。
易方達消費投資名將張坤、蕭楠管理的基金分列二、三。
從整個榜單來看,在風格極致化演繹的市場中,基民變得更注重投資性價比,既要安全邊際,也要成長空間。
四.基金經理層面
當下,全市場有1298名權益類基金經理,平均管理規模約40億。
1.管理規模TOP10基金經理榜單
目前,管理規模超500億的權益類基金經理共有9位。
管理規模排名第一的,是中歐基金的葛蘭,管理規模接近1000億。
景順長城的劉彥春以870億的規模位列第二,張坤以719億的規模排名第三。
2.管理規模增加TOP10基金經理榜單
在二季度,規模增加最多的基金經理應是劉彥春,個人管理規模增長超122億,高居第一,易方達的蕭楠則以100億的增量排名第二。
全市場權益類基金經理中,僅有這2人管理規模增長超100億。
五.基金公司層面
截至2季度末,全市場共有164家基金公司布局權益領域,平均管理規模311億。其中管理規模超1000億的基金公司有16家。
1.管理規模TOP10基金公司榜單
在主動權益類基金領域,管理規模TOP10的基金公司合計管理規模23360億,占比45.75%。這一數據相比上季度略有提升,看來公募基金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勢頭不減。
拿下主動基金管理規模第一的是易方達基金,管理規模約3564億,領先優勢巨大。
中歐基金則以約3000億的規模排名第二。廣發、富國、匯添富以2500億上下的規模緊隨其後。
2.管理規模增長TOP10基金公司榜單
在二季度主動基金管理規模增長上,有10家基金公司增量超100億。
其中,易方達以374億的增量規模排名第一。易方達不僅原有管理規模就排名第一,在二季度增量上同樣遙遙領先,表現出較明顯的「馬太效應」。
匯添富與富國分別以194億、184億的增量規模排名第二,第三。
最後,奉上彩蛋,下圖是老娘舅TOP30明星基金經理2季度重倉股變化,都是市場代表性基金經理的調倉信息,大家可以將文中圖片保存在手機內。
彩蛋:TOP30基金經理重倉股變化
至此,關於二季度基金市場整體變化的數據分享到此結束。希望這12張圖能幫助到大家掌握基金市場的變化,在結構市行情中投資不迷茫。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僅供參考,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雪球基金第一課來了!
開課以來已有超萬名學員報名學習!通過系統化基金投資科普+7日全天候陪伴教學,幫助投資者學會如何選基金!課程學習火熱進行中!截圖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即可報名!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課程為雪球基金髮起,僅作為投教科普,不構成投資建議。
雪球基金是獲證監會核准的持牌基金銷售機構,提供安全高效的基金投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