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冬,蔣介石撕毀了「停戰協定」,妄圖發動更大規模的內戰,柳疃民眾踴躍報名參軍支前。其中,西玉皇廟村范雲霞送郎參軍、獻身革命的事跡,在當時被傳為佳話。
范雲霞出生在柳疃北范村,她17歲入黨,是村裡的婦救會主任,也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俊俏姑娘。由娘家嫂子牽線,她嫁給了西玉皇廟村的安曰升,過門後,她積極帶頭幹革命工作,還主動影響教育丈夫安曰升向革命靠攏,她不知道此時自己的丈夫也早已加入黨組織,而丈夫安曰升也在悄悄感化教育著她,因為當時黨員身份是不能公開的,即使是夫妻,也要嚴守機密,直到後來,黨員身份公開後,夫妻倆才恍然大悟。在當時嚴酷的鬥爭環境下,范雲霞經常去外村開黨代會,帶領婦女們為前方將士做軍鞋、送情報,宣傳抗日,支援前線。
有一次傍晚時分,她接受了去中閆村送情報的任務,她把情報小心揣在懷裡,順著河堤往南走,天漸漸黑下來,路上不見一個行人。當她經過一片亂墳崗,想到敵人經常在那裡殺害革命者,四圍荒野的寂靜使她頭皮一陣陣發麻,手腳也不聽使喚,她咬緊牙關,想起臨行時領導的囑託,渾身頓時有了力量。完成任務回來的路上,天更黑了,道路崎嶇難行,還要穿過敵人的封鎖線,明亮的探照燈不時掠過頭頂,她一路跌跌撞撞,差點迷失方向,幸虧一個同志前來接應才得以安全返回。
為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國。1945年2月2日(農曆),昌邑縣委在金家莊召開了第一次動參大會。會場氣氛熱烈,高高的主席台四周懸掛著「誰去參軍誰光榮」、「有志青年上戰場,打敗日寇保家鄉」的花花綠綠的標語,台前站滿了黑壓壓的人群,副縣長石磊主持大會,縣長何鳳池作動員報告,獨立營副營長羅平作了講話。當他講到「有血氣的青年到台上來」時,安曰升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第一個躍上主席台報名參軍,一旁的妻子范雲霞又喜又憂,喜的是自己的丈夫能在緊急關頭,捨生忘死,勇上前線殺敵,令人敬佩,憂的是他們剛剛結婚不久,還沒有孩子,甜蜜的日子才敢剛剛開始,此刻參軍上前線意味著什麼,她自然知道。但轉念一想,日本鬼子到處燒殺搶掠,殘害百姓,自己是共產黨員,應該帶頭支持丈夫報名參軍,早日把小日本趕出去,讓鄉親們過上安穩日子。想到這裡,她深情地望了丈夫一眼,深深地點了一下頭。
看到安曰升第一個上台,會場頓時沸騰了,本村寇玉傑的哥哥鄉文書寇玉章也按捺不住胸中的激情,當場投筆從戎,報名參軍,接著一個、兩個、三個……一共有300多名青年躍上台來,戴上了光榮花,會上,還給每位軍屬發了一枚「擁軍模範」的光榮牌。這時,歌聲四起,掌聲雷鳴,高蹺、秧歌和龍燈一起舞動,整個會場群情激奮,一片歡騰。會後,迎著前方戰場的槍炮聲,安曰升一行胸佩紅花,整裝出發。人群中的范雲霞含著眼淚努力地向丈夫揮手,在她的眼中,身材矮小的丈夫忽然漸漸高大起來……
范雲霞的丈夫安曰升是個血氣方剛的漢子,離開家鄉後,他隨部隊轉戰南北,衝鋒陷陣,英勇殺敵。在一次戰鬥中,他的膝蓋骨被子彈打碎,手部被炸掉兩個手指頭,一顆子彈正好打進胸前兩根肋骨夾縫間,險些喪命。在壽光侯鎮後方醫院,范雲霞見到渾身纏滿繃帶的丈夫,看到生龍活虎的丈夫變成現在的樣子,雲霞又震驚又心疼,但一想到丈夫是為打日本鬼子而負傷的,又覺得很值得,很光榮。曰升傷愈出院後,部隊安排回家休養。1947——1952年,安曰升擔任西玉皇廟村黨支部書記,作為黨員幹部,夫妻倆處處帶頭,肩戰鬥,默默為黨奉獻著自己的一切。
在范雲霞老人家裡,一直珍藏著兩件「寶貝」,一件是當年王永成同志贈送給安曰升的一本「文山集」,上面有王老寫給安曰升的一首詩:「曰升吾好友,相識在華年。殺敵威名震,臨危意志堅。論交尚義氣,視事以身范。達觀樂天命,酒酣戀故園。」當年那個在玉皇廟保衛戰中沉著指揮、赤膊掄大刀的英雄安曰升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件是當年參軍時頒發的「擁軍模範光榮牌」和2006年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這是老人一生最珍貴、最值得驕傲的東西。
來源:龍河彎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