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諜戰新劇來襲,8位實力派坐鎮,3大看點,有爆款潛質

2024-09-18     霍弱侃娛

諜戰戲劇的衰退已經是公認的真相。提及諜戰劇,人們首先會聯想到哪一部作品?《潛伏》、《風箏》、《懸崖》、《暗算》....

你得明白,《潛伏》是2009年播出的電視劇,《懸崖》是2012年的作品,而《風箏》則是2013年的作品。這批眾所周知的諜戰劇,大部分都是十幾年前的經典作品。因此,我們必須深入思考:現代諜戰劇應該如何進行拍攝?

我認為,這部諜戰劇可能會為我們揭示答案。這部劇的主要演員包括陳哲遠、聶遠、邢菲和姚安娜,而王志文、倪大紅、王勁松、石兆琪和劉佩琦等8位實力派演員為其增色不少。依我之見,這部作品有潛力成為當代諜戰劇的典範。

僅僅從劇名《暗夜與黎明》來看,就能感受到一場明顯的諜戰對決。過去的諜戰劇通常是敵明我暗的。然而,這部劇卻走了一條完全相反的路,選擇在敵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讓自己看清楚。

在抗戰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夕,滬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爆炸事件。那位思維敏捷的「鬼才神探」林少白(由陳哲遠扮演)與性格堅毅的地下黨員路正陽(聶遠扮演)不期而遇。從那時起,這兩個人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轉變

隨後,時光流轉,我們來到了1950年的上海。上海在解放之後,外表看似寧靜,但實際上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為何這樣表達呢?在預告片里,有這樣的描述:「在上海還隱藏著不少於5000名的特務。」在該劇中,國民黨在撤離之前,在上海布置了大量的隱蔽人員,秘密策劃了一次大規模的破壞行動。

在這種情境之下,路正陽與被稱為「上海百事通」的林少白合作,共同承擔了確保上海和平與持續治安的重任。這一次,他們的競爭對手正是保密局上海站的特務鄭蘭亭,由王志文扮演。當兩人面對隱藏在陰影中的敵軍時,他們將如何在充滿迷霧的反特務戰線上,堅定不移地保衛城市的安全?

從當前的預告片內容來看,我們可以明確地識別出這部劇的三個主要亮點:首先,涉及到的是六個主要案件。在這部諜戰劇里,雙方的對抗都是從「大」策略開始的。或者是以一次具體的行動作為故事背景,或者是以一個特定的時代作為故事的引子。

《暗夜與黎明》這部作品選擇從一個「小」的角度出發,通過案件來展開其故事情節。在這部劇里,觀眾能夠觀察到六個不同的案件:包括《驚天金庫大劫案》、《福州路詭異爆炸案》、《上海假幣風波案》、《企業家集體綁架案》、《惡意火燒倉庫案》以及《秘密實驗滅城案》在內的多個案件。每一個案件都是緊密相連的,案中案的處理方式,最後導致了一個明確的結局。

其次,是充滿迷霧的間諜戰鬥環境。《暗夜與黎明》精準地捕捉了新中國成立前後的關鍵歷史時刻,並在其中融入了眾多諜戰劇的元素。這部戲中的懸疑元素,主要圍繞兩位主角展開。其中一個是毛森(由王勁松扮演)所說的棋子,他在六個案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另一位則是被稱為「神秘人」的伯勞。很明顯,伯勞僅僅是一個代號,但在預告片里它被反覆提及。鏡頭的焦點是倪大紅,難道這就是他嗎?在這部劇中,那伯勞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呢。

其次,它融合了刑偵與槍戰的元素。這六個案件構成了一個接一個的犯罪偵查過程。儘管現代偵探題材的電視劇越來越多,但在那個特定時代的刑事偵查方面卻相當罕見,該劇集成功地展示了那個時代偵破案件的複雜過程。

在犯罪偵查的背景之下,我們可以看到接連不斷的槍戰場面。這裡不僅展現了深夜的追逐戲碼,還呈現了密室中的緊張槍戰場景,真的非常吸引人。

實際上,每一部諜戰劇的核心思想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弘揚主流價值觀,並展示我們祖先的歷史故事。在這一共有的核心理念之下,諜戰劇的拍攝方式可以從多種不同的視角來考慮。

在預告片里,我們能夠目睹那些先鋒人物的背影,他們毫不猶豫地踏上了戰場。背後那令人心跳加速的故事,除了給人帶來感官上的震撼,更多的是一種難得的身臨其境的體驗。在《暗夜與黎明》這部作品中,由於一時的衝動,出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尾。對於我們而言,那些先驅者逐一在黑暗中消失,但他們為我們帶來了曙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457912a4a274754ccac6b5a25c5d7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