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起床睡覺也能上清北」,育兒專家:失敗的教育是家長用蠻力

2023-09-17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正常起床睡覺也能上清北」,育兒專家:失敗的教育是家長用蠻力

被網友稱為「哈佛懶爸爸」的王建軍走紅網絡,有不少家長被他提倡的快樂教育法圈粉。事實上,在此之前王建軍也曾經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所苦惱,不過幸運的是,他最終找到了教育的竅門,他將其稱之為「精心的散養」

王建軍是三個孩子的爸爸,相較於大兒子的優秀以及小女兒的自信獨立二兒子王遠的成績表現顯得差強人意

知子莫若父,王建軍很快就意識到了,二兒子身上的弱點,社交能力差、學習成績差等原因讓兒子看起來很不自信

不過,作為父親的王建軍並沒有強勢地干預二兒子的成長,他認為需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成長自由度,同時在迎合其成長節奏的基礎上給予恰當引導,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走出眼前的困境。

最終,在王建軍「精心地散養」下二兒子在17歲時被哈佛提前錄取,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學霸。

在談到教育經驗時,王建軍十分感慨,「其實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即便是正常的睡覺起床也完全能夠上清北。家長過分壓榨孩子的成長空間以及空閒時間,這反倒限制了孩子的成長格局。

最失敗的教育是家長用蠻力,最終費力不討好

在提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很多家長會痛心疾首地表示自己比孩子付出的更多。也有不少父母們認為,只要再逼孩子一把,他們就能夠在學業表現上有新的突破。不過,在青少年教育研究方面很有建樹的育兒專家卻認為,最失敗的家庭教育就是家長用蠻力,想當然地勉強孩子去拼盡全力。

其實生活中,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用蠻力的情況不在少數,他們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了極強的控制力和掌控欲

父母們依仗著自己擁有的人生經驗為孩子的未來成長出謀劃策,全然不顧他們所給予的是否正是孩子們所需要的。

不可置否的是,用蠻力的家長確實付出很多,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在孩子的教育之上。

但與此同時,家長們也往往會落得個費力不討好的結局。學習終究是孩子個人的事,顛倒了「主輔關係」的父母們,只能在教育中顯得更為被動。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拒絕蠻力教育,家長們應該多重視這幾方面

習慣在教育中用蠻力的父母們總是更加在意孩子一時的成績表現,狹隘的教育格局使他們無法擁有長遠的教育眼光,這也使得他們在無形中,為孩子未來的人生髮展設限。用教育蠻力的父母拉低了孩子人生髮展的天花板

1.不過分透支孩子主動學習的熱情

孩子身上所擁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得他們能夠在學習上表現出一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但是,如果父母們沒有對這部分給予保護,那麼被過分透支學習熱情的孩子們,很容易會出現厭學心理。被消耗的學習熱情,會讓孩子更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在攀登學習高峰時畏縮不前

2.給予孩子學習生活中一定的自由度

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以後,他們更希望能夠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所以父母們更需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為自己而學

在學習生活中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度把握,讓他們可以擁有一定的選擇權和自主權,這更加能夠幫助父母們得到教育反饋。

3.因勢利導,積極探索適宜的教育方法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教育方法可以適合所有人,所以父母們要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懂得因勢利導。

照搬照抄或者過於教條的教育方式,都有可能把孩子逼入牆角。結合孩子自身的特點以及內在的成長需求積極探索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這才是聰明父母所為。

所以,我們要努力的做一名成長型家長,這比「自以為是」的在家庭教育中使用蠻力會更加有成效。就像上圖所示,孩子的成長中,父母的身份是有變化的,這點也是各位父母需要重點關注的。

靈活地應對孩子成長中的教育問題需要父母們更具智慧,比起時間和精力,父母們更需要在家庭教育上「用心」

Tips:教育輸出的終極目標是得到孩子的反饋,「蠻力教育」並不能夠幫助父母解決教育難題。

枕邊育兒寄語:

父母給予孩子的家庭教育引導,對於他們之後的個人成功起到非常深遠的影響。過早地放棄對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這只會讓父母錯過一個又一個成功教育的契機。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賦潛能,扮演好教育引導的家長角色,耐心地陪伴孩子一同成長和改變,這樣的父母才不會費力不討好。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34c7be3fa6a4cb5466672c93de1c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