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70+的「高齡」,還能一出場就自帶話題,除了「婚紗女王」王薇薇(VeraWang ),也沒幾個了吧?
去年,她過72歲生日時,這組黑髮黃裙、俊男簇擁的慶生照上了熱搜,引起不小的議論。
所有人都表示震驚:沒想到72歲的女人,還可以這麼火辣漂亮,完全顛覆了大家對「72歲女性」的固有認知。
也有爭議的聲音:照片是不是細緻地P過、王姐是不是做過醫美……
坦白說,像Vera Wang這樣,長期在鎂光燈下曝光的名人,各個時期都有被媒體拍到。如果樣子前後反差過大,大家是可以一眼看出的。
55歲左右的裝扮,整體偏向權勢女強人,比較強調氣勢,還沒有太追求「青春感」。
前幾年,65歲時的狀態,其實也沒有現在這麼能打,眼袋出賣了年齡感。
如今狀態回春,逆齡到不科學,看上去更年輕、有活力,不止體現在臉部狀態。從身材能看出來:王姐對自己的外形管理很嚴格,是下了大功夫的。
畢竟,這個年紀的女性,還能show出手臂上的肌肉線條,這可不是醫美手段能達到的效果。
最近,她接受了BBC記者的訪談。看視頻上王姐的狀態,依然能打得很。
對於生日照片引起的巨大討論,大氣地正面回應了:
很震驚,但並不覺得自己露骨。
說實話,人活到VeraWang 這個份兒上,有錢有名有自由,別人怎麼看,真的太不重要了。可能這幾年Vera Wang 的生意也進入正軌,不再需要親力親為了,於是乾脆放膽做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Vera Wang 傳奇的人生經歷,之前我們寫過。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時尚之外的故事,幫助大家從女性不斷成長的角度,有一個更深入的解讀。
想了解華裔女孩王薇薇為什麼能成為「婚紗女王」Vera Wang ,就必須先了解她的家庭出身。
王薇薇1949年6月出生於美國紐約,父母都是在中國出生的第一代移民。
王薇薇的父親叫王澄清(ChengChing Wang 或 C.C. Wang),江蘇徐州人,1918年出生,是蔣介石政府陸軍中將王文宣的小兒子。
祖父王文宣1889年出生,1916年12月畢業於陸軍大學第四期。同期學員有不少成為北伐軍中的高級將領,以及國民政府時期的重要軍政人物,王薇薇祖父的軍旅生涯,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但是也算穩紮穩打。
王文宣畢業後,從山西陸軍學堂教官干起,做過繼任連長、營長、團長、師長、科長、處長、炮兵監司長,1936年2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曾任南京國民政府軍政部軍務司長、軍事參議院參議等職,1946年7月晉升中將,解放戰爭時期,隨蔣介石退往台灣。
(左:王文宣 右:王薇薇與王澄清)
出身軍旅家庭的王澄清,學業非常優秀。從他的早期求學工作的經歷來看,他在自己專業上的成績,靠的是自己,事業成就上也沒有沾他的將軍父親的光。
他早年自名校燕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在重慶的石油冶煉公司工作過,在抗日戰爭時期曾加入國民黨擔任中校。
1942年,他與王薇薇的母親Florance Wu (吳赤芳)在重慶結婚。第二年,王澄清飛越喜馬拉雅山前往印度,搭乘了一艘沒有武裝護衛的英國船抵達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化學工程碩士學位。
在美國逗留期間,他在行業頂尖的杜邦和凡士通工作了一段時間,又於1947年回國,以上校軍銜退役。之後,由於國內戰事再起,王澄清又返回美國,在1948年與三位麻省理工的同學一起創立了Summit Industrial (森美公司)。
他們的生意從美國做到遠東,建立了國際藥品分銷、貿易和石油業務,成為二戰後亞洲第一批現代工業的開拓者。
王澄清生意版圖最大的時候,長期在東南亞工作出差,遠離家人。可能是因為寂寞,也可能是成功男人的感情很難專一,他在新加坡至少有一個長期同居、共同旅行、比他小29歲的女友Betty 。
2004年吳赤芳去世之後,Betty一直向王澄清逼婚,逼他出具一封表明兩人關係的存證信函。
王澄清在信中說,他已告知子女並對女友明確重申:
他無意與她結婚。在任何條件下,兩人未來也不可能結婚;他已向她提供足夠的金錢,因而將不會再給她任何金錢,請她確認放棄向王澄清和家人爭奪異常;要求她不要到美國來看他,並遠離他的兒女。
他無意與她結婚。在任何條件下,兩人未來也不可能結婚;他已向她提供足夠的金錢,因而將不會再給她任何金錢,請她確認放棄向王澄清和家人爭奪異常;要求她不要到美國來看他,並遠離他的兒女。
女友雖然在這封分手信上籤了名,但是直到他去世後都還在打官司,說王澄清答應過給她1000萬美元饋贈+每年15萬美元零用金。
這個官司後來由王薇薇的律師處理,最後法官認為王澄清生前對該女友已很慷慨,也沒有證據顯示她被迫簽署任何文件,故裁定她敗訴。
跟這位「紅顏」相比,王澄清的夫人,也是王薇薇的媽吳赤芳就低調得多了。
吳赤芳是江蘇無錫人,北洋軍閥時代江西省省長吳金彪的小女兒。
吳金彪草莽出身,征戰多年,卻極重視教育,才會有吳赤芳在西南聯大的求學經歷。嫁給門當戶對的王澄清以後,搬到美國也沒有隻一味地做富太太,而是在聯合國當翻譯,個人素質是很優秀的。
網絡上對王薇薇童年時代的介紹中,基本都是在講她從小住豪宅、上私立學校、假期去巴黎陪父母shopping 、上父母花大錢培養的花樣滑冰課程……儼然是一個標準的富家女。
但是在王姐成名後的很多訪談中,她並沒有表現出感激家庭的培養、立志成為「讓父母驕傲的家族之光」的態度,對家庭的感覺是比較游離和淡漠的。
她從來不覺得自己一定要結婚,這也能解釋她為什麼40歲才結婚,沒有生育,選擇領養了兩個小孩,而且23年以後又離婚。
近年一個相關的八卦是,她離婚後談過幾年戀愛的小男友後來結婚,連婚紗都是的Vera Wang 的。很多人贊王姐大氣,其實這不正說明其實王姐根本不在意婚姻這張紙嗎?
對別的前女友來說,可能在乎的是「我要比新娘漂亮,我要比新娘過得好」;對王姐來說,這不過是「賺錢嘛,誰的錢不是賺呢?下次結婚再找我有八折哦!」
雖然王薇薇的童年生活安定富足,父母都重視和支持對她的培養,但是她可能沒有感受過多少家庭的溫暖。
父親長期出差在外,感情生活也豐富多彩,還熱愛打高爾夫、買奢侈品,在情感上能剩下來分給她的就不好說還有多少了。
另外,王薇薇還有一個弟弟,名叫肯尼斯·王(Kenneth Wang ),後來也跟隨父親的腳步上了麻省理工學院。
在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中,父母對王薇薇除了「嫁個好人家」以外,沒有多少事業上的期望。
可能也正因如此,反而刺激了王薇薇的好勝心,希望做到自己的最好,得到父親的肯定。
事實也證明了,王薇薇的事業,比她弟弟成功太多了。
弟弟讀完麻省理工學院以後,在航運和金融行業做了幾年,又去讀了哈佛的MBA。因為不想給別人打工,就繼承了父親的公司,一直管理到現在。事業上的成功跟姐姐不能同日而語,但也算是一個踏實、不折騰的「二代」。
他在興趣上也繼承了父親對高爾夫的愛好,還親自設計過幾個高爾夫球場。
不論是跟姐姐比,還是跟父親比,哪怕不比事業,就比人生的精彩程度,也只能說是無功無過,有點無趣。
父親對王薇薇來說,可能不算是個溫暖的慈父,卻是她事業上的另類貴人。
王薇薇多次談到父親對她兩方面重大的影響:一是從小耳濡目染,讓她養成了對時裝的愛好;另一個是商業上的精明和野心。
父親不光是第一個看到她婚紗事業上的潛力、給她投資的天使投資人,也在商業運作上親力親為,擔任她公司的主席幫她運營,直到1998年公司經營步入正軌以後才退休。
(1998年第70屆奧斯卡頒獎禮,莎朗·斯通身上的長裙正是Vera Wang ,被時尚圈稱讚:她的想像力已達到了這場晚會著裝的最高點,好萊塢終於有了一個標準的外表)
王薇薇對時裝設計,始終有一種理想主義的美好幻想,但是父親會非常理性實際地告訴她: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種生意,包括時尚。父親多年的商海經驗,幫女兒的美好願景得以落地,成了一們實實在在的賺錢生意,不斷發揚光大。
她對勤奮工作的終生信仰,也來自父親。
雖然在大眾眼中,VeraWang 是一個人生開掛的女神,但是站在她自己的角度去看,她也經歷過很多挫折。
從小練習專業花樣滑冰16年,最終得不到參賽資格,只能退役;
後來在《Vogue 》勤勤懇懇乾了17年,經受住了很嚴苛的老闆的考驗,學到了行業內的真功夫,仍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做時尚設計師的機會。
到了40歲,父親終於願意給自己的公司投資,卻只願意投她的婚紗事業,反對她做其他的女裝設計(知女莫若父,這一點後來在商業方面被證明是非常正確的)
直到差不多60歲左右,在這個行業快到祖奶奶的級別了,她才終於做到了自己幾十年前就想做的女裝設計。真的可以說是時尚業的姜子牙、大器晚成的典型了。
這幾十年里,王姐作為一個出身優越的女性,有無數個機會可以放棄夢想,可以不工作,可以靠父母啃老,也可以嫁一個紐約的投資銀行家,養幾個孩子,日常參加各種慈善晚宴,平時搞搞藝術活動……但是她都沒這麼選。
她選擇了用勤奮工作證明自己、成全自己,就像她的父親在美國從無到有,用努力換來自己和家人對生活的選擇權。
這個家族的基因中,有一種穩紮穩打的韌性。
從王薇薇的祖父,到她的父親,再到王薇薇自己,甚至她的弟弟,他們的事業版圖特別簡單,幾乎都是一種學業和職業方向從一而終幾十年,最後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他們不是那種天賦異稟、少年得志類型的人才,早年間的成就也乏善可陳,一定有很多事業低谷的經歷不足為外人道也。難得的是,他們都能抵制住誘惑,甘於平淡,踏踏實實守住自己固有的位置。遇到好的機遇再日拱一卒,穩步前進。
尤其是王薇薇,能在一個自己完全沒有任何先天優勢的行業,紮實經營幾十年,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其中勇於忍耐、敢於等待,實在是現在的年輕人稀缺的品質。
父親去世那天,她早上趕去告別了父親,下午照常按計劃推出自己新一季的時裝設計,並把這一季的時裝獻給父親。不論是事業上,還是生活上,她大概都已經活成了父親最想要的、本來是兒子該有的樣子。
回到最開始,王姐分享的駐顏秘方,除了睡覺和喝伏特加,她還分享了她最看重的一個原因:工作。
她說:
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要不顧一切地保持青春,我19歲就進入了時尚行業,我工作的對象們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她們是我的靈感繆斯,每一天都在影響著我,這可能也是我對抗衰老的很有效的一個方式吧。
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要不顧一切地保持青春,我19歲就進入了時尚行業,我工作的對象們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她們是我的靈感繆斯,每一天都在影響著我,這可能也是我對抗衰老的很有效的一個方式吧。
現年72歲的王薇薇說,她不會想太多關於衰老的話題,平時穿的其實跟照片上的也不會差太多。但是看到網上對她的各種熱評,她覺得也挺自豪的,因為自己可以讓所有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對年齡這件事有一個新的認知:
「年齡歧視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是永遠存在的。當你小的時候,你想做一些事,但是你不行,因為你年齡不夠;當你想成為CEO的時候,別人可能也會說,你不行,因為你太年輕了,其實這些也是年齡歧視」
「但實際上,年齡只是一個生理性數字,我到現在都能每天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還在增長我的智慧和經驗,所以,年齡歧視實在是太老土了!」
「年齡歧視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是永遠存在的。當你小的時候,你想做一些事,但是你不行,因為你年齡不夠;當你想成為CEO的時候,別人可能也會說,你不行,因為你太年輕了,其實這些也是年齡歧視」
「但實際上,年齡只是一個生理性數字,我到現在都能每天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還在增長我的智慧和經驗,所以,年齡歧視實在是太老土了!」
美國心理學家伯尼斯·紐加滕1976年提出了「社會時鐘」的概念,他認為,社會文化期望人的一生中,最好是在特定時間,按照特定順序,完成一系列的重大事件,比如學習、工作、結婚、生子……如果不按既這個流程走,文化就會給他相應的懲罰。
但王薇薇這輩子,就沒有屈服於條條框框,沒有被「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事」的老黃曆困住,而是靠著自己的自律和努力,逆「社會時鐘」而行,在屬於自己的時區中,活得別開生面。
不是每個女生都需要在72歲的時候還保持王薇薇同款逆齡狀態,但,如果每個女生在72歲的時候,還能有她現在的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情,那這個世界真的會越來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