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榮作:安倍晉三叔外祖父,當首相時間第二長,因反華被美拋棄

2022-07-20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佐藤榮作:安倍晉三叔外祖父,當首相時間第二長,因反華被美拋棄

安倍晉三是日本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在位時間第二長的首相,則是他的叔外祖父佐藤榮作。安倍晉三之所以在位時間長,除了他獲得祖上的政治庇蔭,以及他在經濟上一些讓日本國民滿意的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他作為一個政客,迎合了日本國民「向右轉」的情緒。那麼他的叔外祖父佐藤榮作,為什麼又能連任三屆首相,在位時間長達2798天,打破他之前的日本首相在位時間記錄呢?

佐藤榮作

咱們先來說說佐藤榮作與安倍晉三的關係。佐藤榮作是岸信介的親兄弟,因為過繼給佐藤家,因而改名為佐藤榮作。岸信介有個女兒叫洋子,嫁給安倍家族的安倍晉太郎,生下安倍晉三等三兄弟。因此,佐藤榮作是安倍晉三的叔外祖父。

佐藤榮作之所以能成為日本史上任職時間第二長的首相,首先在於他在人事和金錢上都有著出色的表現。

佐藤榮作當年加入黨派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站隊能力。

鳩山一郎最早在戰後創建了自由黨,並且出任總裁。後來由於當時日本被美國占領,美國占領軍因為鳩山一郎在二戰中寫過一本《世界之面貌》的書,裡面有吹捧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言論,因此把他開除公職。這樣一來,鳩山一郎只得把自由黨總裁的職務,交給吉田茂。

當然,鳩山一郎也不是白給吉田茂,他和吉田茂是有協議的。也就是說,只要鳩山一郎恢復公職,吉田茂就得把總裁職務還給鳩山一郎。但是美國占領軍離開,鳩山一郎恢復公職後,吉田茂卻拒絕還給他。吉田茂說,首相是國家公器,哪能說還就還啊?這就使得鳩山一郎和吉田茂發生了很大的矛盾。鳩山一郎一怒之下,在1954年帶著自己的一幫人,重新成立了一個民主黨。接著鳩山一郎利用吉田茂政治上的困局,在1955年把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併成自民黨。並把擔任首相的吉田茂搞下台,自己繼任首相。

在這個過程中,佐藤榮作始終站在吉田茂一邊,讓他獲得了較好的風評。

當然了,佐藤榮作之所以這樣選擇,也不能說他有多「忠誠」,而是他看出鳩山一郎已經身患腦溢血,再加上鳩山一郎極力改善日蘇、日美關係,而不是強化日美關係,因此並不長久。追隨吉田茂,就是迎合日本民意。另外,當時吉田茂的實力也非常強大,包括池田勇人也是吉田茂的得意門生。因此,堅決投靠吉田茂,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池田勇人

1964年10月,首相池田勇人因為生病辭職。當時池田勇人的任期還沒有滿,選誰為接班人就顯得非常重要。也正是由於佐藤榮作曾經有過的體現出「忠誠」的良好表現,使得池田勇人選擇佐藤榮作接他的班。

佐藤榮作在接班後,至少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一直延續池田勇人的政策,並且沿用池田勇人的原班人馬。這也使得媒體把佐藤榮作稱作是「幻影內閣」。

但實際上,這正是佐藤榮作聰明的地方,他不對內閣進行改組,使得他獲得了極大的信任,也因此能夠很平穩地度過「代首相」時期,為後來成功競選首相,積攢豐富的人脈。

但是,等到佐藤榮作當了首相後,他便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內閣改組,這樣的事情,他甚至先後做了八次。可見他其實早已蓄謀於心,只不過他知道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罷了。

而且,佐藤榮作絕不是甩手首相。他的心思極為縝密。他在擔任首相期間,先後有五個內閣成員犯事,受到輿論的譴責。但是他都提前一步把這些人罷免。目的就是避免惹火燒身,燒到自己身上。而他這樣的做法,也被媒體稱作是「蜥蜴的尾巴」,當斷的時候果斷丟掉,捨車保帥。斷了也不會對蜥蜴的主體產生影響,同時還會保持主體的健康。

另外,佐藤榮作還設置了龐大的情報網,這個情報網使得佐藤對朝野的事情都了解得非常清楚,很多事情還在醞釀之中,他就已經想到了處置的辦法。

除了「人事」方面,佐藤榮作成功的秘訣,還在於他和各種財團交朋友,從而網羅了充足的經費。有了這些經費,佐藤榮作因此可以利用這些經費進行競選,這也為他三次成功競選首相,奠定了豐厚的經濟基礎。

安倍晉三

實際上,這種做法也是日本政治的傳統。安倍晉三遇刺事件,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日本政治的這一特點。刺客為什麼要行刺安倍晉三?按照媒體報道,是因為他對統一教不滿。刺客的母親幾乎把家裡所有的錢,都捐給了統一教。所以刺客才很憎恨統一教。但是刺客又看出,正是作為前首相的安倍晉三,對統一教的保護以及和統一教在經濟上的勾連,才使得統一教發展壯大,繼續害人。也就是說,統一教斂財,實際上也是作為首相的安倍晉三斂財。因此,刺客把一腔怒火發泄在安倍晉三身上。

佐藤榮作之所以能夠成為日本史上任職時間第二長的首相,還在於他做了幾件事,打動了日本國民的心。

一是他繼承了池田勇人的經濟政策,使得日本能夠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在佐藤榮作擔任首相期的1966年至1970年五年間,日本的GDP實現了年均11.7%的超高增長率。由1966年時的世界第五位,到1968年時,就一躍成為世界第二位。

二是佐藤榮作從美國人手裡收回了沖繩、小笠原群島。美軍雖然已經撤出日本,但是,由於美國人一直堅持的亞太戰略,因此他們賴在沖繩、小笠原群島不走,還在上面部署核武器,以此來實現美國在亞洲的戰略威懾。佐藤在任期內,極力主張收回這兩個地方,並且提出沖繩和小笠原群島的無核化。最終美國妥協,佐藤榮作實現了這個目標。

三是佐藤榮作在1968年1月提出「不製造、不擁有、不引進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這「三原則」應該說是有前瞻性的。如果日本在這方面過度投入,一方面會影響日本和亞洲鄰國的關係,同時也會影響和美國的關係。這個「三原則」,也使得佐藤榮作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成為日本唯一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的首相。

佐藤榮作和美國總統

當然了,佐藤榮作的這個主張,是建立在他把國家的安保捆綁在美國身上的緣故。當美國的小弟,儘管可能會失去很多主動權,失去「國格」,但是有美國這杆大傘的保護,日本可以安心搞經濟。

不過,佐藤榮作最終卻是被迫辭職的。他辭職的原因,竟然是被他一直倚靠的美國給拋棄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佐藤是一個右翼分子,他在擔任首相期間,曾經11次參拜靖國神社,同時不斷利用台灣做文章,挑釁中國大陸。這也是他能夠獲得成功的經驗之一。

不過,佐藤榮作沒有想到的是,這時候美國想利用中蘇交惡的機會,打開中國大門,同時緩解他在越南戰場的危機。因此極力尋求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還支持中國加入聯合國。美國的這種做法,顯然是對佐藤榮作的一種拋棄。

當然了,作為政客的佐藤榮作,並不是沒有看到美國的變化,其實他也在努力跟隨美國的腳步走。當他看到美國積極發展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時候,也向中國拋來橄欖枝,想到中國來訪問。但是由於他曾經做過的無數傷害中國人的事情,因此中國政府拒絕了他的請求。

這使得日本輿論一片譁然,都紛紛譴責佐藤榮作在外交上的無能。再加上當日本經濟高速增長以後,伴隨而來的一系列通貨膨脹、公害、城鄉人口過密過稀等問題。佐藤榮作在束手無策之下,不得不辭職。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佐藤榮作被美國拋棄了,這不能不說是佐藤榮作的悲哀。最終,佐藤榮作在1972年辭職後,於1975年患腦溢血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