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百科技,不滿足於高鎳三元全球第一

2022-07-30     英才雜誌

原標題:容百科技,不滿足於高鎳三元全球第一

本文作者 | 顧天嬌

自2019年7月科創板上市以來,容百科技靠著看準的高鎳主賽道,伴隨新能源汽車和上游三元電池的發展乘風而起,2021年達到高鎳三元出貨量全球第一的位置。

與此同時,容百科技的市值也在3年時間裡,從低點的100億漲至698億,翻了5倍多。

不過,在容百科技自己看來,可能沒有選擇電池正極的另一條路徑——碳酸鐵鋰,也算一大遺憾。畢竟如今磷酸鐵鋰電池市占率超越三元電池,成為各大電池廠商的心頭好,錯失磷酸鐵鋰就是錯失了電池正極的半壁江山。

好在磷酸鐵鋰的「城牆」並非牢不可破,磷酸錳鐵鋰、鈉離子電池等新材料各有千秋,不乏「上位」可能性。

這也讓容百科技找到了切入的機會,近日,它就公告擬收購一家公司斯科蘭德,進入磷酸錳鐵鋰領域。新的領域價值如何?能否幫容百科技更上一層樓?

布局下一個行業拐點

磷酸鐵鋰賽道擁擠,布局收益不高

近日,林志穎駕駛的特斯拉Model X撞車起火,再次讓特斯拉和三元電池站上風口浪尖。

雖然截至7月27日,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但是新能源汽車碰撞後電池易起火的問題仍然引發不少人的關注。

新能源車主要使用鋰電池,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的移動來實現充放電。而在電池的組成材料中,正極材料是鋰的化合物,為電池體系提供鋰離子,是影響電池性能的關鍵材料。

目前主流的正極材料有磷酸鐵鋰和三元鋰兩種。像Model X用的三元鋰電池,其特性便是活性強且爆溫較低,一旦車輛發生碰撞、動力電池遭受撞擊時,電池內部隔膜被破壞,便會導致電池內部瞬間短路,產生超過以往幾倍甚至十幾倍的電流,並產生大量的熱量,進而發生爆燃。

相比之下,同為鋰離子電池的磷酸鐵鋰電池也有起火風險,但是機率要略低於三元電池。

因此,更安全也成為市場「偏心」磷酸鐵鋰電池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三元鋰電池的裝機量為45.6GWh,同比增長51.2%,占比41.4%;而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量為64.4GWh,同比增長189.7%,占比為58.5%。磷酸鐵鋰電池占比已經逐漸與三元鋰電池拉開差距。

市場趨勢如此,身處其中的電池正極廠商則是背後推手,可以看到,三元材料廠商包括當升科技、廈鎢新能、振華新材等均已邁入磷酸鐵鋰市場,三元前驅體龍頭格林美目前首條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線也已經投產,正在謀划下一條產線。

然而,從傳統磷酸鐵鋰廠家擴產、到三元廠商介入、再到其他行業選手跨界,磷酸鐵鋰已有和在建產能越來越高,這個賽道也逐漸擁擠。對於後來者,此時再進來角逐,收益已經很低了。

要麼就是像容百科技一樣,選擇新的賽道。

在容百科技看來,從現在至2030年期間,正極材料會向更高階發展,主要圍繞以高鎳和超高鎳為主的高能量密度,以及以錳鐵鋰和鈉電為主的高安全性兼低成本的技術路線兩大方向。

預計2030年,高鎳三元材料、錳鐵鋰材料和鈉電材料占正極材料市場占比達70%以上。其中,高鎳三元市場占比達到30%以上;其次,隨著中低端動力市場和儲能市場的需求增長,兼具密度和成本的磷酸錳鐵鋰材料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市場占比達到30%以上。同時,鈉電材料的市場占比達到10%以上。

所以磷酸錳鐵鋰和鈉電池都成為容百科技的布局方向。

併購創造高增速

收購斯科蘭德,能否復刻NCM811的成功

2014年成立,2019年上市,2022年市值600多億、一季度營收就達51.68億,容百科技的步子邁得不可謂不大。

而在最近的戰略會上,容百科技提到了自己獨特的併購整合模式,外界得以一窺它快速成長背後的驅動因素。

「2013年9月容百控股與韓國JS簽訂投資協議,開啟併購整合篇章。2014年快速完成3家公司收購,TMR、鹽光科技、金和新材。2015年通過JS收購韓國EMT。」

一系列的收購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獲得了不少研發人員和技術,可以看到容百科技的大多數核心技術及專利都形成於2015年以後。比如「正極材料摻雜技術」、「正極材料表面處理技術」,在2015、2016、2017年被先後應用於NCM523、NCM622、NCM811中,提升了產品的功率特性和循環壽命等指標。

要知道,NCM811比之前的NCM523能量密度提高了25%,一下把三元電池拉到一個新的增長階段。

而容百科技正是國內首家實現高鎳NCM811大規模量產的正極材料企業,並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將NCM811產品應用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上,這就奠定了它在高鎳電池領域的地位。

與NCM811類似,磷酸錳鐵鋰當前也處於行業增長的拐點階段。

一方面是磷酸鐵鋰性能、成本已經接近極限,亟需疊代。相比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材料的理論能量密度要高出約15%,越高的能量密度能帶來越長的續航里程,這是磷酸錳鐵鋰的一大優勢。

另一方面磷酸錳鐵鋰當前工程、技術已經趨近成熟,產品性能還有疊代空間,舉例來說,磷酸錳鐵鋰可以和其他材料混合,如復合三元材料,來提升安全性。而且客戶對其已經有一定的認知,有下游龍頭企業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等推動開發,市場已經小規模應用。

這次花3.89億元收購的天津斯科蘭德,目前擁有低成本、規模量產納米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的核心技術及生產工藝等10項發明專利和 6項實用新型專利,且已有6200噸/年磷酸錳鐵鋰產能,計劃擴建至萬噸級以上。

它還與國內外大部分知名電池廠商都建立了合作開發關係,處於磷酸錳鐵鋰市場領先地位。在兩輪車市場,斯科蘭德已實現每月穩定出貨逾百噸;在四輪車市場,已實現每月百公斤至噸級的出貨。

面對未來可能占據30%正極材料市場的磷酸錳鐵鋰,容百科技如果能抓住這次行業拐點機遇,復刻NCM811的成功,或能真正在正極材料領域站穩龍頭位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2112df321a7862ee6341d54e6b2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