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三林烈士陵園修繕提升後重新開園
在全國第十個「烈士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9月28日,經過修繕提升的三林烈士陵園重新開園,同時成為三林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後續將作為人民群眾緬懷革命先烈、開展紅色教育的又一個陣地,傳承紅色基因。
三林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誕生過許多的英雄人物,不僅有中國共產黨早期鐵路工人運動的先驅者沈干城,還有歷經抗日戰爭烽火錘鍊的戰士王三川,更有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捨生忘死、浴血奮戰的100多名三林人。
1987年3月,三林烈士陵園建成,占地5344平方米。1994年1月,三林烈士陵園被定為浦東新區區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去年,三林烈士陵園啟動改建和修繕,歷經一年多時間完成。走進陵園大門,呈中軸對稱的中央廣場可容納1000餘人進行祭掃,正對著的紀念碑高12米,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一旁的集散廣場保留了原來的「丹心映日月」雕塑,兩側展示浦東革命史中的重要戰役或組織。
在以「致敬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的開園儀式上,三林鎮黨委政府、駐區部隊、鎮域內的學校代表,以及部分烈士家屬參與了集體祭掃儀式。奏唱國歌、默哀、獻花,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三林鎮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談心說:「革命先輩們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這種奉獻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以他們為榜樣,加倍努力學習,長大以後報效祖國。」
英雄烈士紀念設施是重要的紅色資源、鮮活的黨史學習教育教材、寶貴的精神財富。多年來,三林烈士陵園已成為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當天,三林烈士陵園還作為三林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為人民群眾緬懷革命英烈、開展紅色教育提供更好的場所。
揭牌儀式上,三林鎮還為由在校學生組成的「筠溪紅領巾志願講解團」和駐區部隊官兵組成的「天德山英雄連志願講解團」授旗並頒發證書和聘書,邀請他們共同參與到三林烈士陵園的義務講解工作中,讓更多人了解革命先驅的光榮事跡。
據悉,三林烈士陵園內還在打造陳列展示館,將展示三林鎮內烈士的各種物件,睹物思人,營造尊崇英烈、學習英烈的良好氛圍,賡續紅色血脈。烈士家屬龔芬芬說,希望以後有更多人能夠走進烈士陵園,了解烈士的光榮事跡。
三林鎮相關領導表示,三林烈士陵園重新開園,將進一步密切軍民關係、軍政關係,使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得到生動體現,後續將在做好陵園日常管理維護工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掘英烈故事、大力宣揚英烈精神,發揮好烈士陵園緬懷紀念、教育激勵的功能作用,激勵更多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烈士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文字/攝影:章磊
編輯:朱軼鍇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17546fb9c3f078aee656cfa30d21a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