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都市報
最近,
福建協和醫院收到一筆巨額捐款
——100萬元,
用於資助貧困的食管癌患者。
令人動容的是,
捐款的人是該院的老病號
——69歲的老吳先生和他的兒子。
原來,老吳先生是閩南人,他愛喝熱茶,幾十年如一日。去年10月,他被查出食管癌,慕名來到福建協和醫院。
因為病情較重,他化療後才做了手術,術後又做了化療,幸好,手術很成功,老吳先生恢復良好。
出院後,老吳先生和他的兒子很感恩,他們自願捐出100萬元,委託福建協和醫院管理,用於資助在福建協和醫院接受治療的食管癌患者。
為此,
福建協和成立了「胸外科食管癌基金會」,
每位符合資助條件的患者,
可獲得累計不超過2萬元
(含2萬元)的資助金,
用於住院期間醫療費用的自費部分。
12月15日,在第七屆海西(國際)胸外論壇上,「福建協和醫院胸外科食管癌基金會」舉辦了隆重的啟動儀式,全國的胸外科專家見證了這個感人的儀式。
但是,老吳先生和家人都沒有出席,也謝絕了採訪。
他們只通過醫生,公開了一段錄音:
「去年10月,我父親不幸查出食管疾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在福建協和醫院胸外科住院治療。在這期間,我深切地體會到陳椿院長團隊夜以繼日、廢寢忘食、認真負責的態度,也從內心感受到胸外科醫護人員「救死扶傷,一心為患者著想」的精神,他們無愧於「白衣天使」這個稱號。
但是,我們也目睹了一部分患者因病致貧,甚至因貧放棄治療,因此,成立該基金會的初衷是希望更多的患者接受良好的治療,順利恢復。也感謝我父親在福建協和醫院胸外科住院期間得到細緻入微的關照、獲得很好的治療,謝謝大家!」
原來,住院期間,老吳先生髮現胸外科的醫生們非常辛苦,經常早出晚歸,一天動7、8台手術是常態,中午也不能休息,很多醫生累得坐在角落裡,倚著牆就能睡著。
而同科室的患者大多來自鄉下,經濟不富裕,在治療時,常因為籌不夠錢,難以抉擇,甚至放棄治療,讓老吳先生很心痛。
為此,出院後,老吳先生的兒子心懷感恩,決定捐贈100萬元。
福建協和醫院副院長、胸外科主任陳椿也很感動,他說,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患者康復了,還能把愛心傳遞下去!
他希望,更多的好心人加入這個基金會,幫助更多的貧困患者。
受助條件:
1.在福建協和醫院接受治療的食管癌患者;
2.家庭貧困的食管癌患者,需提供戶口所在地(或常住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的貧困證明。
3.由患者本人或其法定監護人作為申請人,自願向福建協和醫院申請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