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建築防水材料質量監管力度增強,對產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2023-09-07     普華有策

原標題:國家對建築防水材料質量監管力度增強,對產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國家對建築防水材料質量監管力度增強,對產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1、我國建築防水材料發展歷程

我國防水材料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3個歷史階段。

古代幾乎可追溯到石器時代,那時的防水材料主要就是茅草,隨著時間的推移,瓦片取代茅草成為了主要的防水材料,現階段我國仍有許多的居民建築使用瓦片作為防水材料,但現階段的瓦片在防水性能上已遠優於古代,且具備一定的美觀功能。

近代從發現天然瀝青並用於防水材料開始,最初的瀝青油氈起源於歐洲,於20世紀20年代傳入我國,我國的生產應用始於40年代,即起始於紙胎瀝青油氈第一個工廠的建立。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創建了一批油氈廠,此後紙胎瀝青油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最主要的防水材料,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80年代。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建築業的迅速崛起,對防水材料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帶動了防水材料工業的迅速發展,新的防水材料品種不斷問世,開發出了三元乙丙橡膠、聚氯乙烯等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自行研製的SBS、APP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由於在瀝青中加入高聚物SBS或APP等改性劑,改善了高低溫性能和耐久性。防水材料由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較少品種,已發展成為多門類多品種的多元化產品結構。不同類型和品種的材料性能和功能都不盡相同。

2、建築防水材料行業的產業鏈

3、我國建築防水材料行業發展趨勢

(1)建築防水材料行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行業整合加快。

中國建築防水材料行業呈現規模龐大但高度分散的特點,市場集中度較低,質量較低的產品在行業中仍占一定比例,市場競爭不夠規範。近年來,行業整合加速,多種因素促進了優勢企業做大做強。

(2)建築防水工程施工促進建築防水材料銷售

良好的建築防水效果不僅取決於建築材料本身質量和性能的好壞,也依賴於建築設計、防水施工等環節的融合和優化。如果建築設計本身不合理,或者防水施工環節存在瑕疵,即便性能良好的防水材料也無法發揮良好的防水效果。

但長期以來,體制方面的原因導致我國的建築防水領域在建築設計、材料生產、工程施工等環節相互分離,從而使我國的防水標準與經濟發展水平相脫節,防水效果難以有效提升。目前,為了解決上述矛盾,目前少數防水材料生產企業不僅生產具體的防水材料,而且會利用自身熟悉防水材料特性、掌握防水工程施工工藝流程等技能,將防水服務進一步向前端延伸,通過參與建築防水設計,提前將建築物的防水問題納入建築設計階段,為客戶提供科學的防水設計理念,為客戶的防水工程施工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既可以幫助客戶在保證防水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防水工程成本,又可以通過對客戶需求的深度發掘促進防水材料銷售業務。

(3)國家對建材質量監管力度增強,對產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發布2021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的公告》,針對八大類137個品種開展監督抽查,其中「建築防水卷材」列屬抽查計劃第三大類第一小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全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2022年版)》,防水塗料、防水卷材均被納入監管範圍;住建部發布《關於加強保障性住房質量常見問題防治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對室外迎水面防水、室內房間不滲漏等方面做出規定,要求切實解決保障性住房質量常見問題;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印發《2022年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工作要點的通知》,指出重點提升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品質,聚焦滲漏裂沉等質量常見問題;湖南、海南、青島、浙江等部分地區開始試點並推廣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制度或建築施工領域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

一系列監管政策出台體現了國家對整治建築滲漏問題的決心及對防水工程質量的重視,能夠促使防水行業更加有序規範經營、進一步提升行業質量建設體系,最終讓老百姓滿意、消費者受益。

(4)新型建築防水材料的應用推廣加速,為相關領域發展帶來行業機遇

隨著行業內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和動力的意識不斷增加,通過技術交流、工藝改進、生產管理水平提升、推行精益生產和精細化管理、探索經營方式及商業模式轉變等創新驅動力,建築防水材料的品種不斷豐富,品質不斷提升,應用領域也已由房屋建築領域為主擴大到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道橋、地鐵及城市軌道、機場和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公共建築建設等領域,以及近年來國家提出的以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為內容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我國城鎮化發展、市政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不斷推進,以及鄉村振興、城市治理、生態環境、民生保障、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政策的出台,未來幾年,外部的巨大需求將推動優秀防水企業繼續做大做強。

4、行業周期性、季節性和區域性特點

建築防水材料行業是建築材料領域中的基礎行業,不存在明顯的周期性。

建築防水材料行業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在我國北方,一般每年一季度由於天氣寒冷等原因,是建築防水材料銷售和工程施工的淡季;而在我國南方,建築防水材料行業季節性主要表現為雨季施工量減少。

建築防水材料主要用於建築物和構築物的防水、防漏等,其應用不存在明顯的區域性。

5、行業壁壘

(1)品牌壁壘

我國現有排名前列的建築防水材料生產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均逐漸創立了自身的品牌,產生了較強的品牌效應。從建築防水材料的終端客戶使用情況來看,為了保證建築工程的防水質量和防水效果,大型終端客戶均一般只對品牌防水產品進行招標採購。這種品牌效應的形成,一方面需要以產品本身的質量為基礎,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經營過程中通過實踐的檢驗和時間的積累,新建的建築防水材料企業一般難以在短時間內進入重點防水市場。

(2)政策壁壘

2019年9月之前,我國建築防水卷材的生產實行許可證制度,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建築防水卷材產品生產許可證統一管理工作。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建築防水卷材產品生產許可受理、審查、批准、發證以及後續監督和管理工作;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向其轄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頒發《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2019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決定》(國發〔2019〕19號),取消建築防水卷材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但該文件同時強調「對取消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檢驗檢測機構、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廣泛參與的質量安全監測預警機制。要完善問題導向的監督抽查機制,加大對取消生產許可證管理產品的監督抽查力度。」

上述相關監管政策對進入本行業的企業提出了較高的產品質量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政策壁壘。

(3)技術壁壘

建築防水卷材及防水塗料都是由基本原料和輔助材料組成,不同類型客戶對建築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藝有不同的要求,該行業特點決定了建築防水材料生產企業的生產技術、施工工藝以及根據不同市場需求研製的獨特產品配方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因此建築防水材料生產企業既要擁有一定的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以滿足不同客戶對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藝的不同要求,又要具備成熟的技術管理能力,以保障產品的生產質量。就我國建築防水材料行業目前的總體情況而言,原材料品種的確定、選用、配比及反應或混合等生產工藝是行業內的技術難點,大量中小企業因為生產工藝不成熟、成品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等技術瓶頸而無法形成規模生產。因此,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力、較高的工藝技術要求,對新進企業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工藝壁壘。

(4)營銷網絡壁壘

建築防水材料的使用區域範圍遍布全國,為了緊貼全國各地客戶的需求,生產企業需要建立全國性營銷網絡,利用營銷網絡優勢,不斷搶占市場先機。我國現有排名前列的建築防水材料生產企業,不論是通過經銷商銷售,還是直銷終端用戶,均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建立並逐步完善其營銷網絡。

而對於新進入本行業的企業,其建立全國性營銷網絡需要大量的人、財、物的投入,此類投入可能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且需要長時間的經營積累,其在進入本行業的初期,受限於營銷網絡的不健全,將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6、行業基本風險特徵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建築防水材料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後評價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LD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fab338f84d60fbacbd543b4989e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