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世界電影人的一場盛會就此開啟。
婁燁導演《蘭心大劇院》、楊凡導演的動畫《繼園台七號》入圍主競賽單元,能否最終斬獲獎項,還需我們拭目以待。
在威尼斯電影節歷史上,有兩位華人曾各兩次獲得影片最高獎項——金獅獎,一位是李安(《斷背山》、《色·戒》),另一位,則是我們的「國師」張藝謀(《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
在這次的威尼斯電影節上,中國演員倪妮在榮譽牆上看到張藝謀的照片時,忍不住在ins公布照片並表達了自己的感慨:「感恩。」
這並不是倪妮第一次感謝張藝謀,多年來在各種場合,她也會時常提及自己的「恩師」:
由此也能看出張藝謀導演對倪妮的影響。
10年前左右,張藝謀為自己的新片《金陵十三釵》選角,既要選南京本地人,又要選會英文的女演員,再加上時間緊,最終張藝謀決定在南京選新人。經過長久的層層篩選,張藝謀選中了新人倪妮作為自己的女主角,用張藝謀的話說:「我覺得她身上有一種……可能你希望那個角色有的一種氣質。」
多年後,張藝謀在談論導演與演員的關係時,說道:「我個人認為,沒有不會演戲的(演員),只有導演不稱職……其實不需要導演去教演員你怎麼演,導演常常只是判斷你演的這個對不對。導演去『教』演員演戲,應該是前面要做的工作——當你找到新人之後,你要花半年的時間,甚至兩年的時間去培訓他(他)。」
這時,張藝謀回憶起了當年拍攝《金陵十三釵》培訓倪妮的場景:「就像倪妮,我花了兩年培訓她,這時候你是『教』,我自己不會教的,我請別的老師教。」
這個畫面在當年的紀錄片中也能看到,為了契合片中「金陵十三釵」的角色,像禮儀課、蘇州評彈課、南京話課、形體課、舞蹈課等等一個都不能少。
甚至喝酒、抽煙、打麻將、書法、穿旗袍、走路等,都要嚴格練習,練出角色的婀娜多姿風情萬種。
也正是張藝謀導演對這些方面嚴格的把控,才會讓影片的成片顯得誠意十足(豆瓣8.1),也是張導對演員與角色的認知方式,讓倪妮在影片中的表現才顯得如初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