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拯救大兵瑞恩》里的厄本?他曾在勇敢和懦弱之間徘徊

2022-08-05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如何評價《拯救大兵瑞恩》里的厄本?他曾在勇敢和懦弱之間徘徊

《拯救大兵瑞恩》這部經典的電影,裡面每一個角色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一個角色都能拿出來暢談一番,不過在營救小隊里最有爭議的角色應該是厄本,因為他的失職給小隊帶來了滅頂之災,那麼厄本真的是一個負面人物嗎?

拯救大兵瑞恩

厄本的本職工作

厄本在劇中被設置成一個剛上戰場的文職青年,從他的T字臂章就能看出,他就是一個搞搞翻譯,給長官打雜的文官,諾曼第是他第一次踏足戰場。

儘管如此,我們從他手忙腳亂的動作中仍然應該確定一件事,那就是他在上戰場之前已經盡力給自己鼓氣,讓自己勇於面對戰爭的殘酷,因此在通過殘肢斷臂的灘頭陣地後,他依然能夠比較鎮定地做事,表現出一個聽話的新兵模樣。不要小看這一點,因為鏡頭裡老兵在打完灘頭戰之後,看著淌血的海灘,一樣吐得稀里嘩啦。

厄本

當救援小隊準備執行任務的時候,米勒上尉因為缺乏人手,不得已要厄本加入隊伍,擔任隊里的翻譯等工作,厄本的反應是聽從指揮,可見厄本至少到目前為止仍然敢於直面死亡,至少敢於直面他心中認為的那種戰鬥死亡。

厄本從勇敢到崩潰,從善良到成長

作為小隊里的「非戰鬥人員」,厄本就像一個雜工,出發的道路上,他渾身掛滿了各種東西負重前行,總的來說小隊里的人還是挺照顧他的,並沒有因為他是文職人員就狠狠奚落他。

拯救大兵瑞恩

遭遇狙擊手是他的第一次考驗,就這麼眼睜睜看著隊友煎熬死去,這恐怕是他第一次直面死亡,也體會到了一點敵人的狡猾。但這一切應該都在他的心理承受範圍內,畢竟戰鬥就要死人,而且隊友和敵人都屬於正常交鋒中死亡,敵人確實有點狡猾,但也很勇敢,孤身一人與小隊作戰。

這一次也許讓厄本對戰鬥有了錯覺,認為戰鬥就是雙方帶有騎士精神的正面交鋒,在牆倒塌的時候,厄本盡到了一個翻譯官的義務,在劍拔弩張的時刻還不忘了哆嗦著沖敵人大喊放下槍。至此厄本仍然算是勇敢的,他在盡力做好長官交給他的任務。

米勒上尉

接下來雷達基地一役中,厄本則把善良表現出來,對於如何處決俘虜,眾人在眼看著醫生死去後充滿著憤怒,只有厄本善意的勸阻不能濫殺無辜,讓這名俘虜得以逃過一劫。

一切的大轉變都發生在橋頭堡一役,厄本受命給機槍手補充彈藥,已經算是得到了照顧了,奈何戰鬥仍然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發展。在前半段作戰中,厄本帶著機槍彈鏈穿梭在子彈橫飛的戰場,保障著機槍的射擊,我們或許不能說他是最勇敢的,但到這個時候肯定不能說他是懦弱的。

拯救大兵瑞恩

但是短短几十分鐘的戰鬥,厄本接二連三的親眼看到了殘酷的死亡,攻擊虎式坦克的士兵被20毫米機炮撕成碎片,全隊的「眼睛」狙擊手Jackson連同一名機槍手,被炮火炸得粉碎,沒有子彈的機槍手被敵人用刺刀結束生命,這一切都發生在很短的時間裡。

全劇對厄本批評最厲害的地方也發生在了這裡,因為厄本沒有及時將機槍子彈送達,沒能為隊友做好掩護,導致機槍手被敵步兵抄了後路,整個盟軍隊伍瞬間陷入兩面夾擊的危機中,只能撤退到最後防線去。

拯救大兵瑞恩

此時的厄本應該是真的被血腥殘酷的場面給震懾到了,一切都真實地發生在眼前,不是海灘上路過看一眼,每一次隊友的倒下都在刺激他的神經,從精神狀態上來看,他已經徹底垮掉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當時側翼有30名敵軍抄後路,雖然被機槍手射殺多名,但是敵人已經通過,從厄本最初拿槍的狀態來看,他極度缺乏作戰技能,即便是子彈及時送達,機槍陣地被抄後路也是必然發生的事。從敵人的戰鬥素質和人數來看,厄本是否成功支援機槍手,結局應該是無法改變的,畢竟殘存的人員都開始撤走了。

厄本

厄本沒有被殺,他被一名作戰勇敢的德國士兵放了,甚至都沒有收繳他的槍,這一點和厄本之前放過德軍俘虜相呼應。在崩潰中的厄本,此時陷入恐懼、自責、害怕等多精神漩渦中,正在撤退的列兵Horvath,他沒有放棄厄本,一把抓住這個新兵蛋子後撤,也許作為經驗豐富的老兵,他已經見過太多這樣的場景了。

米勒上尉

厄本最終沒有撤到橋的另一頭,他害怕地躲在坑裡,在關鍵時候一躍而起,顫抖著擊斃了一名德軍。需要證實一下的是,這名德軍不是殺死機槍手的德軍士兵,而是在雷達站的戰鬥中,被厄本好意放走的那名德軍俘虜,這一點長時間裡被許多對外國人有臉盲的觀眾誤解了。

德軍俘虜

這樣一來,對於射殺俘虜一事,就有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了,在前幾分鐘崩潰的厄本,看到自己的善意被敵人利用,現在又來殘殺自己的戰友,一種憤怒忍不住噴發,讓這個原本老實巴交的新兵,不再考慮長官會對他做出什麼處罰,堅決射殺這名德國士兵。

這裡是厄本對戰爭的一次大轉變,同時也暗示了一些歷史問題。對於厄本來說他經歷了短暫的崩潰又重新站了起來,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士兵,在懦弱和勇敢之間徘徊後,終於堅定了自己信念,同時也不再對敵人的狡猾容忍。

拯救大兵瑞恩

另一邊,那兩名與厄本有著關係的德國士兵,恰好映射了德國。被厄本打死的德軍士兵,恰如一戰時放過的德國好戰分子,回去積蓄力量後又捲土重來;而放過厄本的德軍士兵,恰如那些精於指揮,卻不好戰的德軍高級指揮,他們只是盡到一個軍人義務,自身並不是惡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f22493b4abfa32c53cec2f1957213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