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錢的行業龍頭,開始在低位抄底!

2023-10-18     單仁行

原標題:手上有錢的行業龍頭,開始在低位抄底!

本文首發於「單仁行」公號,訂閱「單仁行」公號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近期經濟低迷、市場震盪,但往往這個時候,就是高手出手的時候。

上周和大家分享「百歲股神」芒格四個成功思維之一,就是逆向思考,也就是雪中送炭。

近日我看到了多家行業龍頭、產業資本開始出手了,

10月16日,安踏發布公告,收購瑪伊婭服飾MAIA(上海)有限公司75.13%的股本。

大家可能沒聽過這家瑪伊婭服飾,他們經營女性運動品牌MAIA ACTIVE,主打瑜伽服裝。

安踏收購的目的,就是想做瑜伽服飾第一品牌lululemon的平替,兩者價格差在1/3左右。

無獨有偶,擁有近6000家門店、世界第一大水果連鎖企業,百果園,在10月10日收購控股水果採購平台般果B2B。

這是百果園在1月份香港上市後,首次的資本運作。

為什麼在經濟低迷的2023年,百果園的門店還逆勢擴張1500家?

生鮮被譽為「僅次於晶片的最難投資行業」,為什麼被這麼多人看好?

02

其實,在百果園去年上市募資前,我和很多機構投資人溝通,都不怎麼看好。

雖然商業連鎖這個模式不錯,但是農業、生鮮是關乎生計的民生行業,是一門非常難做的生意,至今都沒有太多成功案例。

一是產品品質不好把控和標準化;

二是產品季節性強,保鮮難度、損耗率會隨之產生大幅波動,對銷售壓力巨大。

全世界至今還沒有完整的水果連鎖業態。

我帶著投資人的疑問,和百果園創始人余惠勇做了多次的交流。

這十幾年看著百果園一步步的壯大,從2022年4577門店,到2023年中近6000家門店,營收過百億,我總結百果園的成功來自三方面:

1、長期主義;

2、利他精神;

3、經營「信任」的企業文化。

長期主義這個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像巴菲特和芒格持有美國運通公司50多年、可口可樂30多年,都是非常罕見的。

而要做出前無古人的世界最大水果連鎖,必然要堅持長期主義,正如華為基本法作者之一、百果園的顧問、人大博導彭劍鋒說:

要想蹚過「無人區」,不是小修小補,而是要進行系統性、全鏈條地改造。

百果園沒有可以用來參照的水果連鎖銷售模式、商業模式、供應鏈等,面對的就是無人區。

所以,很多舉措都要以犧牲短期利益為代價,來謀取長期發展。

比如說和一些世界級水果研究所共同研發技術,改良水果品種。

余惠勇告訴我,為了在冬天將草莓引入深圳,百果園連續虧損了四年,才優化出從採摘到配送的整套方案。

很多款水果甚至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才取得成果,走上餐桌。

深耕產業,聚焦專業,才能把企業行走的賽道做深做透;紮根線下,融合線上,才能成為產業生態的管理者。

03

第二個叫「利他精神」。

如果深入分析百果園的商業模式,他們不是簡單的賣水果的連鎖加盟零售商,而是為消費者提供好水果的產業鏈管理者。

在傳統的水果產業鏈當中,從種植開始,要經過數個環節到消費者手上,平均損失率是30~55%。

如何能做到產業鏈共贏?

作為一個產業生態的維護者和管理者,重要的能力不是強勢控制產業鏈的每個鏈條,而且要基於利他的原則,讓大家都能賺錢。

對產業鏈上的每個參與方,絕對不能是吃干榨盡的思維,而應該是共創共享的思維。

以百果園2022年年報數據為例,特許使用費只占年度收入的1.5%,而不是一般媒體說的靠加盟來賺錢。

老余告訴我,未來在門店盈利模式上還要有新戰略,要讓更多門店盈利,目前盈利門店達到約80%左右。

04

第三點,是來自經營「信任」的企業文化。

信任這個詞很大,包括對客戶的信任、對員工的信任,對加盟商的信任。

這些如何體現在企業經營中?

舉個例子,百果園在生鮮行業首次提出「三無退貨」的信任政策,只要顧客不滿意就可以「無實物、無小票、無理由」退貨。

我聽到這個政策,有點不解,畢竟中國消費者素質差異很大,百果園真的不吃虧?

我問過很多朋友的看法,他們估計退貨損失在10%左右。

我問過老余,他說只有非常低的個位數。

我說是怎麼做到的?

老余說,這是百果園的信任文化,你得相信客戶,你給他們提供了好的水果,客戶也不會讓你吃虧。

經營信任,這個理念是百果園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這也是由行業特性所決定的。

因為水果是生鮮產品,很多方面都很難掌控,比如水果到什麼時候開始打折,是否退貨等等,都要依靠門店裡「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就需要給予員工、顧客充分的信任。

對我們很多企業家來說,在經營過程中建立、鞏固、維護和提升信任,打造以「信任」為底層邏輯的管理體系,無論是對內部的員工、股東,還是對外部的客戶、合作夥伴,都是實現持續增長的內生動力。

中國人從來不缺信任,而是缺能夠先付出信任的人。

有條件的信任是一種交易,無條件的信任,才蘊含非常強大的能量。

這其實和我們前面分享過的西貝重新定義企業增長:「企業的增長,就是員工的成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總結成一句話:你相信得到的,遠大於你懷疑失去的!

05

長期主義、利他精神、經營信任的企業文化,幫助百果園做成了一個前無古人的世界最大水果連鎖品牌。

2023年過去大半,百果園門店逆勢增加了近1500家,還出手收購B2B平台,向B端發展。

同樣,安踏也出手收購了瑜伽服裝品牌。

所以,越是經濟低迷期,越是抄底的機會。

我們想像一下三年後的今天,你會不會非常懊悔的說:早知道三年前,就應該像安踏、百果園一樣抄底就好了?

今天下午我還受邀參加百果園B2B平台的發布會,下周再和大家分享百果園的新布局和新戰略。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ede0d915c00fbff6fd6d92c3e06f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