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處著手、「實」處發力,讓社區更具活力、更有溫度

2023-09-22     浦東發布

原標題:「微」處著手、「實」處發力,讓社區更具活力、更有溫度

「微」處著手、「實」處發力,讓社區更具活力、更有溫度

如何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一起來看這兩個街道的具體實踐

「微」處著手 「實」處發力

為了紮實推進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東明路街道金橘苑居民區在黨建引領上做「乘法」,在網格劃分上做「加法」,以「微網格」構建小區治理組織體系,破解社區治理難題,開創了一條精細化治理的新路子。

金橘苑居民區下轄59個樓棟,常住人口2274戶,5886人左右。居民區黨總支探索黨建引領新格局,以轄區樓組為基本單元劃細劃小至8個微網格,構成社區治理的最小單元。

每個微網格設立黨支部,網格長由黨支部書記擔任,專職網格員由社區工作者擔任,兼職網格員由樓組長、第二樓組長、黨員志願者、社區治理骨幹等擔任。以支部帶動黨員、讓黨員帶動群眾,推動小微網格走深走實,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米。

此外,金橘苑居民區搭建了協商議事平台「給我一百分」,形成了協商民主議事程序,以「微光成炬」為主題,打造一支部、一網格、X個樓組的「 1+1+X」黨建網格治理體系。

針對115號微網格內一幢樓樓頂居民種花種菜的問題,由金橘苑黨總支牽頭115號微網格黨支部召開「給我一百分」議事會,通過充分討論形成共識,得出網格居民認可的解決方案後提交至居民區黨總支,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情在格中傳」,確保為民服務全覆蓋、微網格治理無盲點,夯實基層協商基礎。

「第二梯隊」已成為小區自治共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金橘苑「第二梯隊」有「紅蟻行動」「橙紅燈籠」「綠茵衛士」「金色夕陽」「五彩園丁」5支志願者隊伍,分別對應樓道整治、平安建設、環境整治、為老服務、社區建設等問題。例如121號網格黨支部牽頭,聯合東方醫院南院、東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三高共管」進社區活動,「金色夕陽」35名志願者參加活動。

金橘苑居民區將繼續探索管理單元最小化、服務效能最大化的精細化治理之路,以「微」治「大」,把治理觸角延伸到「末梢」細處,把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延伸至群眾心坎里,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托起群眾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黨建引領多元共治

為進一步推進精品城區建設,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周家渡街道川新居民區發動多方資源,以居民自治為重點,以能力建設為保障,積極探索以黨建引領、民主協商、多元參與、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讓社區更具活力、更有溫度,群眾更有獲得感。

川新居民區作為街道內典型的「老齡化小區」,老齡人口占比達62%。為了推進轄區內既有住宅加梯工作,居民區黨總支部積極發揮黨支部和黨員的帶頭引領作用,由黨員同志擔任加梯小組組長,通過挨家挨戶徵求意見,組建業主微信群,及時傳達相關政策,定期組織加梯單元居民召開議事協商會,形成小區可加梯樓棟清單。

「飛線充電」亂象是困擾川新居民區的治理難題,既影響小區形象,更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居民區黨總支部充分利用「三會」制度,並發動社區內黨員參與「飛線充電」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通過在小區開展全覆蓋、地毯式排查,對小區內電動車亂停亂放、無主「殭屍車」、「飛線」充電現象進行現場清理。

此外,為充分強化居民的安全意識,居民區黨總支部聯合居委會、物業和業委會通過線上、線下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利用張貼安全告示、發布微信群通知等方式,宣傳規範停放電動車及充電的小提示。

經過多次實地勘察及挖掘小區內可利用空地,目前已在成山路544弄52支弄多個居民樓前改造數處具備充電裝置的非機動車棚,有效改善了小區的「飛線充電」亂象。

川新居民區黨總支部將進一步拓展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組織形式和渠道,通過搭建協商平台建立完善的居民知情權制度,及時了解掌握居民生活情況,將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納入重點工作,確保民眾訴求得到充分表達,形成居民訴求有人聽、問題有人管的良好局面,為推進川新居民區社區治理作出貢獻。

編輯:姜天瑤

資料:東明路街道 周家渡街道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eda8f6dc2035c757eaa95e7b750e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