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我軍首長路過遼寧某縣城,發現糧倉警衛是犧牲5年的戰友

2023-05-03     臨溪柚子

原標題:1958年,我軍首長路過遼寧某縣城,發現糧倉警衛是犧牲5年的戰友

李白在《俠客行》中寫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歷史上很多人曾立下過汗馬功勞,最後隱姓埋名歸隱田園,在俗世中,他們可能是平凡的某某,沒人知道他們背後的故事。

現實之中也是如此,有些人看著平凡,可當你真正了解他的經歷後,定會暗暗心驚,往往就是那些看似平凡的人,都經歷過了生死,看透了很多事情。

許長友便是這樣的人,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上立下一等功,更被授予國際勳章,後來在一場戰鬥中受傷,從此便在老家做起一名糧倉的警衛,一直到首長路過遼寧時認出了他。

事了拂衣去的戰士許長友

1923年,許長友出生在遼寧省東溝縣,生逢亂世之中,自然對於新世界充滿嚮往,於是在1948年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某部隊,並在同年入黨。

成為一名革命戰士後,他隨著自己的部隊四處征戰,先後經歷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戰役,如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並多次立下軍功,一生共獲得5枚軍功章。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深知唇亡齒寒道理的我黨派出25萬志願軍入駐朝鮮,許長友便是其中之一。他隨著部隊參與了雲山、長川等戰役。

戰鬥過程中,他多次負傷但依然活躍在戰鬥一線,幾乎每一場戰鬥他都流過血負過傷,但這些並沒有讓他退縮,想著身後的親人朋友以及無數百姓,他只能一直前進。

1952年,上甘嶺戰役打響,為了牽制住敵人,許長友所在部隊接到命令要攻打南部的一塊高地,這場戰鬥直接關係到上甘嶺主戰場最後能否勝利。

這個任務對於他們部隊來說非常嚴峻,美軍的武器裝備要比我軍強很多,我方部隊條件非常艱苦,很多戰士連一雙完整的鞋都沒有,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只能拚命去打。

這時的許長友已經不是一個小兵,部隊給他的任務是端掉美軍地堡,在沒有先進武器的情況下,只能靠人力將炸藥包送入地堡中。

看著班裡的新兵蛋子,許長友決定自己去完成這個任務,他帶著爆破筒和炸藥包,在槍林彈雨中匍匐前進,一點點地朝著敵軍地堡方向挪動。

敵軍第一個地堡被許長友很快端掉,隨即他的目標轉移到了下一個,這一次他沒有那麼幸運,一顆子彈打進他的後背,很快鮮血就染紅了衣服。

許長友不能停下來,停下來就意味著任務的失敗。他咬著牙繼續向前匍匐。前進過程中,他發現在眾多地堡的中心位置,有一個與其他地堡完全不同。

他推斷,這可能是有指揮官坐鎮,裡面有通往其他地堡的暗道。沒有過多的思考,許長友將目標轉移向這個中心堡,帶著被鮮血浸染的身軀,他艱難地爬向中心堡。

槍林彈雨仍在繼續,許長友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中,終於一步一步來到中心地堡的位置上,他通過觀察,發現果然如他所料,這是一個有指揮官的暗堡。

來不及過多猶豫,他立即將爆破筒準備好,正當他要將爆破筒伸進地堡窗口時,地堡頂部的一個洞引起了他的注意。許長友立即改變了戰法。

他將爆破筒收起,拿出炸藥包,縱身一躍扔進了地堡頂部的洞口。中心堡頃刻間被炸毀,許長友也順勢躲了起來。但地堡被炸,無數火力瞬間轉向這個方向。

許長友找到了掩體,可也還是被咬人的子彈咬傷。趴在地上的他已經沒有一點力氣,漸漸地失去了知覺。一直到戰爭結束,他被戰友發現立即送往醫院。

由於傷勢過重,戰區的醫院無法進行醫治。許長友幾經周轉被送回了國內接受治療。等他傷勢恢復之後,抗美援朝戰爭已經取得勝利,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他回到了東北老家。

如果不是首長們在遼寧省的一個縣城發現他,這位英雄的事跡不會顯露出來。

首長發現糧倉警衛是犧牲5年的戰友

1958年,幾位抗美援朝志願軍的首長,因為公務路過遼寧省的一個縣城,隨意在這裡準備下榻休息,當地政府得知英雄到來,立即派出相關人員進行接待。

在雙方交談的過程中,得知幾位首長都是抗美援朝的老英雄,一位當地人員就提出了在本地有一位抗美援朝的戰士,如今在糧倉做警衛員工作。

幾位首長一聽這個消息,立馬來了精神。當年的戰鬥畫面湧現心頭,想起曾經犧牲的戰友,便立即提出要前往看望這位英雄,當地政府人員一聽馬上做了安排。

幾位首長隨著當地人員趕往糧倉,在糧倉門口,他們看到一個男人,身姿挺拔,眼神之中滿是堅毅,對視良久首長和男人都沒有說話,只是幾位首長的眼角卻濕潤了。

沉默良久,其中一位首長上前握住了警衛戰士的手說:「5年了,我們都以為你犧牲了,原來你還活著。」

隨行人員對幾位首長的表現驚訝到,他們很不明白為什麼首長會認識這位糧倉的警衛員,看著同行人員眼中的迷惑,首長隨即向同行人員進行了解釋。

當時在朝鮮的戰鬥一線,幾位首長與許長友隸屬於同一部隊,他到一線炸毀敵人地堡受傷後,被送回國內進行救治。那時候消息並不發達,很多人都以為他犧牲了。

而如今在這個縣城內,看到了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幾位首長怎麼會不激動。都說戰友情是最深厚的情誼,他們與許長友幾經生死,這般情誼怎能割捨。

無名英雄更值得敬佩

如果不是幾位首長的出現,當地人員根本不知道,眼前這位戰士曾立下過多次戰功,獲得5枚戰鬥勳章。而在這之前,許長友未曾對任何人提起過自己的軍功,他只是安分地做一個糧倉警衛員。

許長友是一個英雄,他將李白詩中:「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這句話發揮得淋漓盡致,回國療傷之後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甘願做一位警衛員。

這樣的人,值得世人敬佩,歷史上還有很多如同許長友這般的英雄,他們有的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後人更不知道他們的相貌,只知道,他們用鮮血換來如今的和平社會。

如今悠悠華夏數千年歷史,無數為了人民做出貢獻的先輩值得後人永遠銘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e9ee944e5aae01d7a97def4910c48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