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讀 | 可怕的不僅僅是海風:如何在航母上「五花大綁」艦載機?

2022-07-16     看航空

原標題:早讀 | 可怕的不僅僅是海風:如何在航母上「五花大綁」艦載機?

「一周熱點」

7.9-7.16

在這裡

看全球航空

近期,美國海軍發布通告稱:當地時間7月8日,CVN-75「杜魯門」號航母上的一架F/A-18「超級大黃蜂」由於意外的惡劣天氣而墜入地中海。

這一消息令外界頗感意外:航母艦載機在起飛或降落階段發生事故、墜海並不稀奇。在今年1月,美國海軍就有一架F-35C在降落過程中發生事故,一頭扎進大海。但「平白無故」地從正在航行中的航母上掉下一架艦載機,這就不太尋常了。

所以,當時美國航母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今年5月,「杜魯門」號航母在愛奧尼亞海進行補給作業。不僅包括油料、乾貨的橫向補給,也包含由直升機來完成的垂直補給。

損失不大不小,可能打撈回收

根據美國海軍的通告,這架墜海的「超級大黃蜂」隸屬於美海軍第1艦載機聯隊。而根據「海上力量」(Seapower)網站的報道,這架飛機來自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維吉尼亞海灘大洋洲(Oceana)航空站的第211戰鬥機中隊(VFA-211),是雙座型F/A-18F。

以近年來五角大樓新下單的合同來看,最新的Block3版本F/A-18F價格在7000萬美元左右,綜合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這架「超級大黃蜂」的入海意味著8000萬美元打了水漂。

某種程度上,這架「超級大黃蜂」直接掉入海中,還算是多類可能發生的事故中損失最低的一種——如果該機在艦上發生滑移,到處亂跑,並撞向艦上其他設施、載機,事故損失就更大了。

對於守著「印鈔機」的美國來說,8000萬美元倒也不算大錢。但結合美國政府問責局(GAO)在6月初發布報告來看,這架「超級大黃蜂」的價值與重要性又不能不讓美國海軍心痛。

根據6月份GAO向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提交的報告,目前美海軍F/A-18E/F的平均任務能力率(mission capable rate)已從2015年的54.9%降至了2021年的51%——這個數字意味著,在任何時間,美國海軍只有一半的「超級大黃蜂」機隊(也就是約265架飛機)能出動執行任務,另一半基本「趴窩」。

根據美國政府問責局GAO這份報告中的數據,美國海軍帳面上有530架「超級大黃蜂」,這些飛機一年的維護費用達39.8億美元。

至於「超級大黃蜂」為什麼趴窩,GAO的報告揭示,最主要原因是維修保障不力。「超級大黃蜂」的中隊指揮官表示,他們不得不定期從其他中隊借用所需的保障設備,「每個中隊都沒有足夠的保障設備」。

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能隨航母參與任務部署的「超級大黃蜂」,有一架算一架,都對美海軍是彌足珍貴的。

所以,也不排除美國海軍後續會從地中海海底打撈、回收這架「超級大黃蜂」,特別是機上還有什麼最新機載設備、武器系統的話。

畢竟,此前F-35C事故發生後,美國海軍曾從1.2萬英尺(約3650米)水下進行機體打撈作業。而此次發生事故的地中海平均深度僅為4900英尺(約1493米)。

在「超級大黃蜂」之前,美國海軍航母上一次被吹落大海的艦載戰鬥機是F-14「雄貓」,在CV-62「獨立」號航母上,事故時間為1995年4月。不過這架F-14「雄貓」不是被海風吹入海中的,而是在排隊等待起飛時,被前一架「雄貓」發動機的「噴氣」吹進海里的。當時機頭一偏、機組只能拉開彈射座椅……

風平浪靜,怎麼就掉海里了?

對此次「超級大黃蜂」的墜海事故,雖然目前美國海軍並未給出具體的事故原因,但外界分析普遍指出當時停靠在飛行甲板上的這架「超級大黃蜂」沒「拴住」。

一般來說,在航母進行海上補給作業進行時,雖不一定是風平浪靜,但作業時的海上氣象環境也不會過於惡劣極端。

系留索具加身、時刻「五花大綁」,這是每一架上艦後的艦載機的「宿命」。

美海軍表示,事故發生時「杜魯門」號航母正在進行海上補給作業。一般來說,航母在進行補給作業時,並不會同時進行艦載機的起降和飛行作業,所以這架出事的「超級大黃蜂」更大機率是處於「靜止」狀態(也沒有處於牽引調運狀態),也就是說,應該是停在飛行甲板上,處於系留索具加身、「五花大綁」的「系留狀態」。

那麼,事故原因或許是人為因素,比如系留索少了、系留方式不合規,或是設備方面的索具老化、機械問題等。

正處於調運狀態的艦載機是否會突遇惡劣氣象情況被吹進海里?從歷史數據和牽引車的性能等方面來看,這種事故的發生機率不大。

系留索具加身、時刻要「五花大綁」,這也是每一架上艦後的艦載機的宿命。

不論是航母還是兩棲攻擊艦,不論是固定翼艦載機還是艦載直升機、傾轉旋翼機,為了保證停放安全,不論在飛行甲板還是機庫內駐留,或是在調運過程中暫時停留,艦載機都要有完備的系留措施——與此相應的是一道又一道系留索具、輪擋,以及甲板上一個個系留座。

系留座與系留索具配套使用,用於固定甲板上非運動狀態的飛機,防止其在艦船搖擺狀態下產生前後左右移動和側翻等,輪擋則一般配合系留索具在臨時駐留的情況下使用。

不論是在飛行甲板上還是在機庫里,非運動狀態的艦載機一律都要有系留措施。

這些系留措施還必須做到能夠在飛機起飛前被快速移除。

五花大綁,一型機一個綁法

雖說每一型艦載機的系留方案都不甚相同,需要綜合考慮艦載機的自身質量外形特點停放位置不同的駐停狀態航母的運動環境氣象環境艦載機所受風載等複雜因素。

但千變萬化,都遵循以下這般一致的系留方案原則:

系留方式要簡單、快速,

系留索具的快速安裝與移除應不妨礙可能需要的維護操作,

系留索具不應與艦載機的艙蓋口蓋、翼下掛架、登機梯等衝突,

不會磕碰飛機蒙皮,

不會擦傷到液壓或電氣管路、輪胎等。

遼寧艦飛行甲板上系留的直9和殲15。對艦載直升機來說,其展開的旋翼槳葉也要進行固定。

在確定艦載機系留方案時,還需考慮系留艦載機所需索具的數量與單根索具承載力值的平衡。如果單根索具的承載力更大,則所需的索具數量就少,但單根索具的質量肯定也會相應增大,也會影響艦員的操作使用。

美國航母上的系留座。可以發現系留座呈矩陣狀分布,這可以提高艦載機停放的靈活性,並滿足不同機型系留的通用性。圖中為對航母系留座做日常維護清潔:用高壓水槍或氣流吹除並擦拭。

系留索的日常檢查、保養、維修等工作也時刻不能放鬆,需要細緻以待。圖為艦員給系留索塗抹潤滑液。

此外,艦員在對艦載機進行系留作業時,也需嚴格按照手冊來執行

系留索要與艦載機上對應的系留點連接,另一端也要按規定動作連接到甲板系留座上,不得以排水孔、升降機、擋板或彈射器等非系留設施代之;

選用匹配對應的完好的系留索,任何損壞或不完整的都不得使用;

必須嚴格在對應的點位和布置方向上安裝系留索,並防止扭轉、鬆動等情況;

此外還有一個重點:應根據艦載機的不同駐停狀態、當時的不同氣象環境來使用相應的索具數量與系留措施,未經指令許可不得擅自去除系留。

這樣時刻準備著(留索具和輪檔等)衝上去,要將艦載機「五花大綁」的緊張狀態是艦上的常態。圖為遼寧艦上首批放飛小組女艦員,包括黃馬甲的引導員和藍馬甲的女系留員。

美國海軍2010版的作業手冊上,可見「大黃蜂」與「超級大黃蜂」在常態系留時,所使用的系留索在數量和布置方向上有明顯差異。

E-2C「鷹眼」預警機的系留方案與SH-60「海鷹」直升機也截然不同,不論是索具數量,還是系留點位、索具的布置方向等都有差異。

從目前公開的美國海軍2010版的作業手冊來看,對於艦載機的系留作業分成了這四種狀態「初始態」系留(Initial,主要指等待起飛前、剛降落回收後等)、「中間態」系留(Intermediate)、「常態」系留(Permanent),以惡劣氣象(Heavy Weather)條件下的強化系留。

一般說來,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應儘量將艦載機停放在機庫內,其餘飛機應停放在飛行甲板艏部與舯部,且可能靠近甲板中線、遠離甲板邊緣和艦尾,同時系留索具使用最多數量。此外,還可能會根據需要,對飛機進行輪胎放氣或起落架支柱收縮、升起艦艏放飛區的偏流板(以減小甲板風)、值班人員加強值守等措施。

停在航母甲板上過夜的艦載機,一般採取常態系留。

艦上帶「輪」的艦面設施都要有相應的系留固定措施。

事實上,這種系留措施在航空貨物的運輸中也同樣重要。因此在兩棲艦艇上,貨艙內兩棲裝備的運輸也需要類似的系留措施。

不過在艦上不僅有艦載機,還分布著諸多「帶輪」的保障車輛和艦面設施,這些都需要做系留固定措施。也不僅僅在飛行甲板上,機庫甲板上也做同等的嚴格要求。

另外,航母艦隊一般會盡一切可能提前規劃航路,規避惡劣天氣——在極端天氣下,艦上的幾千號人也會成為風浪里的一葉扁舟,吐得七葷八素。不過在航母的歷史上也有過迎著風浪、衝進「颱風」中心的案例——那一次美國海軍艦隊有3艘驅逐艦沉沒、790名水手遇難,9艘戰艦受損,數十架艦載機被吹進大海。

1944年12月,美太平洋艦隊第38特遣隊在上將哈爾西的帶領下「衝進」了「眼鏡蛇」颱風。航母損失慘重,艦艏甲板被扭曲掀飛、艦載機被吹走,機庫中的艦載機「亂跑」撞上了艙壁並起火爆炸……

此次事故的主角「杜魯門」號航母及其帶領的航母打擊群在去年12月從諾福克港出發,開始執行向歐洲的任務部署。原定於今年春天的「回家」計劃一再被延長,至今任務期已經超長。由此帶來的「人困馬乏」可能是誘發此次艦載機被吹進海里的潛在原因。

排版:茹藝

策劃 | 文案: 鄭宇航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早讀 | 再不變就被趕上了!美航母艦載機聯隊宣布改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dddbd56248d934d5de0deb8ca70c1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