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具有主觀能動性,科學技術是工具,這是一個普遍的認知,在這個認知基礎上,人理論上是具備使用工具的能力的,但是這個能力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能很好的運用工具來豐富自己。因為使用工具的是人,所以使用的好壞與否更多的取決於這個人的秉性,因此,工具的發展是未知的,而未知的決定權來源於使用工具的人。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講述的就是這樣的額一個邏輯。《化身博士》是一部科幻片,本片講述的是一個生物學博士發明了一種試劑,這種試劑可以將動物的性格以及樣貌徹底的改變,它可以使得一個平和的人變得狂躁,從而進一步更大的激發出來一個人心中的惡意。博士對於這個研究成果很是滿意,他先是在動物身上做實驗,試驗成功了,然而自己的這套實驗並不被主流醫學界所接受,於是,博士想出來了一個辦法,他自己在自己身上做實驗,通過實驗來獲得研究數據,進行對於這項成果進行論證。
然而悲劇發生了,博士自己以為自己是一個可以控制情緒的人,然而藥劑的力量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想像,博士沒有辦法控制通過藥劑激發出來自己的黑暗面,整個城市在夜幕降臨的時候開始籠罩在一片不祥的氛圍當中。
本片的故事是一個科學怪人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本質就在於人是否能夠徹底的控制自己,人性是脆弱的,當然博士也不例外,任何一點點的惡如果被徹底的激發出來之後,就會煥發出來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博士想要控制,但是卻很難,最終他敗給了自己的慾望。
進而,我們可以引申出來一個話題,人可以控制自己溫良的一面,但是如果這一面變成了邪惡的呢?一個人是如何控制自己邪惡的一面的,這是困難的,困難的程度在於邪惡意識的點燃。
為什麼是點燃呢?我們可以從頭捋一下,博士開始的惡念在於已經有了自己的未婚妻之後,卻對於一個偶然邂逅的風塵女子的誘惑保持不住,這種把持不住看上去是沒有任何的傷害的,實際上確實是博士心中的惡念的一個典型的釋放。在這樣的程度的惡念的釋放之下,博士還是可以控制的,因為他能夠理性的思考,理性的思考之後,做一個權衡,自己接受這種愛意的結果得不償失,自己自然是不願意這樣的。
然而這一切並非是博士的控制力超群,而是博士還有一絲理性,如果將這樣的理性完全的去除之後呢?博士在服下了藥劑之後,徹底的喪失了理性,在沒有約束力的前提下,博士的惡念被放大了好幾倍,這樣一個沒有任何約束的惡念,一下子升騰成為了博士難以消除的痛苦,最終,黑化的博士對於這個城市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後果。
當然,本片如果僅僅討論人性的醜惡就顯得單調了,我們可以引申一下,如果這代表著人類社會在面對科技進步發展的時候展現出來的一種意念,是不是就好理解多了。在人類社會面對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很難不對於科技進步保持一種好奇以及近乎於痴狂的迷戀,這種迷戀本身源於科技進步的有利得而一面,但是科技進步並不僅僅只有有利的一面,更多的時候,科技進步是一把雙刃劍。
當人類面對這樣的雙刃劍的時候,保持理性就更加重要了。我們都覺得自己是可以掌控武器的人,但是卻忽略了人性的弱點,沒有一個人是可以超脫於這樣的弱點之外的。想要讓自己的掌控力進一步的提升,更多的是要充分認識科技的雙面性,而不是僅僅將希望寄託於自己的良心發現。
人需要合理的控制科學技術,就應該理智的看待科學技術的利與弊,我們總是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雙眼然後對於科技的弊端視而不見,妄想著通過推動利益最大化來掩蓋弊端,然而當弊端開始進入到人群中被天然的放大之後,這樣的弊端就會成為一個難以被控制的糟糕的局面,這個時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化身博士》帶給了觀眾這樣一種思考,如果控制機器的人出了問題,那麼這比機器本身出了問題還要可怕,如果我們操縱科技發展的科學家本身是心術不正的,那麼科技發展的方向性就會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我們沒法通過各種方式來約束一個人的思想,如果這個人的黑化部分被放大,那麼再好的科技都是一種致命的武器,這種武器一旦泛濫,,人類社會將面臨什麼樣的災難不得而知了。
妄想通過一種殺死自己的方式來阻礙這種黑化的發展也是不可行的,正義戰勝不了邪惡的時候,怎麼辦?人無法殺死自己,因為自己就是人。當這樣的兩面被放到一個人的身上的時候,我們是無法進行有效的控制的,唯一的方式就是正視,然而卻少有人正視。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