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桂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10日報道稱,美國HBO電視台最新上線紀錄片《電子貨幣:比特幣之謎》,製片人霍貝克在片中將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的真實身份指向加拿大加密貨幣專家彼得·托德。托德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矢口否認:「我不是中本聰。」
2008年,一名自稱日裔美國人的「中本聰」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首次提出「去中心化」的貨幣概念,並於次年啟動了比特幣網絡。自2011年「中本聰」從網際網路神秘「消失」後,關於其真實身份是個人還是團體的猜測眾說紛紜。BBC稱,「中本聰」仍占有全球5%(約110萬枚)的比特幣,如今總價值達到約690億美元,足以讓其成為排名世界第20位左右的富豪。
在紀錄片中,霍貝克拿出托德撰寫的一些帖文作為間接證據,例如托德自稱銷毀過大量數字貨幣,而「中本聰」在比特幣誕生之初也做過類似的事情。托德稱霍貝克誤會了自己在網上的言論,被指認為「中本聰」後,他甚至不敢住在家裡:「瘋子可能試圖搶奪我並不存在的財富。」
CBC稱,托德2013年參與過比特幣開發,與幣圈一些風雲人物往來密切,但他從未被列入「中本聰」的主流猜測對象。2014年,美國《新聞周刊》將居住在加利福尼亞的日裔美國人多里安·中本認定為「比特幣之父」,當事人聘請律師闢謠;2015年,澳大利亞人克雷格·賴特自稱是「中本聰」,但被英國高等法院法官裁定不屬實。
在幣圈諸多權威人士眼中,維持「中本聰」身份的秘密,與虛擬貨幣「去中心化」和隱私性的理念相合。若其真身被揭露,對幣圈生態、各國金融監管都將造成衝擊。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同是「中本聰」猜疑對象的亞當·巴克說:「沒人知道誰是中本聰是件好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cddfcbe68e9ff3067bef0617cbc09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