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煙霧》 | 在不被理解的孤獨中尋求光亮

2023-08-11     簡單心理

原標題:音樂劇《煙霧》 | 在不被理解的孤獨中尋求光亮

在致郁與治癒之間遊走,在痛苦邊緣尋覓出口,在直面人生中自我拯救。一旦走進「煙霧」構築的世界中,便很難從它強大的後勁中逃離。

首演於2021年4月的《煙霧》中文版,以深度的表達、充滿詩意的詞曲,以及純粹的舞台美學,在懸疑的表象下逐層揭示出意想不到的轉折,引領觀眾沉浸於充滿飄渺隱喻的「意象森林」之中。

圖片來源:《煙霧》劇照

音樂劇《煙霧》中文版是繼《面試》中文版後,由演藝大世界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聯手原版製作公司DOUBLE K ENTERTAINMENT精心打造的又一力作。

劇目兼具文學性內核與大眾共鳴,融合多媒體技術與小劇場的感染力,不僅是小劇場優質音樂劇品牌上的延續探索,也是一次將現代文學思想富有個性的創新嘗試。

圖片來源:《煙霧》劇照

在充滿謎團的舞台上,演員們用身體語言詮釋著情感的紛亂,動作和姿態勾勒出旋律的音符,觀眾被引導著思考人生、痛苦、希望和治癒。每一次劇情的轉折都像是解開謎團的一部分,讓人不禁想要更深入地探索其中的奧秘。

2023年8月9日-20日,闊別兩年,《煙霧》在夏日限時重生。簡單心理的諮詢師們走入《煙霧》劇場,同舞台中的主角一起感受:「在不被理解的孤獨中尋求光亮,在生而為人的痛苦中擁抱痛苦。」並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聚焦孤獨的本質、探究舞台背後的隱喻等內容,將觀後感想分享出來。

圖片來源:《煙霧》劇照

01

相互毀滅,相互救贖

@謝愉 | 簡單森林高級心理諮詢師

超是熟稔生存法則、飽受現實折磨的冷漠者。紅是慾望和理想的化身,是飛蛾撲火的獻祭者。失憶的海,是將紅和超從自身強行剝離後的空白,是天真和無知,是善良和怯弱。

當象徵生存和毀滅的超、象徵浪漫和信仰的紅,與逃避痛苦而拋下一切包袱的海,同時出現在煙霧瀰漫的鏡子內外時,三個人格如三體運動一般,彼此強烈吸引、糾纏,相互毀滅和救贖。

圖片來源:《煙霧》劇照

02

對自由的嚮往

與慾望的抗爭

@俞嘉溦 | 簡單心理平台諮詢師

一開始的感受跟劇名《煙霧》一樣模糊、困惑。後來逐漸在觀看中瞭然。「紅」色的願望,嘗試「超」越的努力,受困時,對於死亡大「海」和對自由的嚮往與掙扎……

查了下資料,這部劇是韓國一位年輕詩人的真實經歷的改編。果不如此,那個掙扎著要表達,要突破自由,要不被困在鏡中、自我慾望和他人期待中的靈魂……希望觀劇的我們,不要成為「煙霧」,能尋找到真正的出路,有自由、有綻放。

圖片來源:《煙霧》劇照

03

這是自我與現實的鬥爭

@孟靜| 簡單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師

《煙霧》呈現了人性深處的糾葛與掙扎。劇中絕望和希望如同影子般交錯,「海」在內心的迷宮中,與「紅」與「超」進行著激烈的對話。他們試圖尋找真正的自我和逃脫痛苦的路徑,以為將以「紅」為代表的痛苦壓抑進內心深處便可解決問題。

殊不知絕望感不會消失,唯有正視自己,帶著希望和挫折繼續前行才能追求到更真實的生活。整體結構設計緊湊嚴謹,不給觀眾留下一絲喘息的機會。這不僅是一部音樂劇,更像是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每個人心中那複雜的自我與現實的鬥爭。

圖片來源:《煙霧》劇照

04

映射內心掙扎的一首詩

@鄭珈辰| 簡單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師

這是一部關於我們內心的掙扎的一部作品,宛如一首詩。劇中韓國作家李箱心靈的三個部分被具化為三個不同的人物,從中我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內心矛盾與成長。

這部作品的對白、歌詞都充滿了詩性與哲理,沒有無趣的說教,沒有盲目的樂觀,很貼近我們每個人的內心。

圖片來源:《煙霧》劇照

05

負面有時也是正面

@趙潔| 簡單心理平台諮詢師

《煙霧》是一部展現主角內心的音樂劇。它把人物內心的糾結、撕扯、痛苦實體化了,變成了舞台上的三個演員的衝突。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也有不同的「部分」,也會撕扯,也會衝突,也會互相壓迫。

重要的是如何協調不同的「部分」,達到內心的和解。煙霧展現的有一個角度我很贊同,這三個演員雖然有衝突,但都有出發點好的那一部分。其實我們的內心也是一樣,很多表現出來的「負面」,也都有「正面」的作用。

8月9日-8月20日,音樂劇《煙霧》中文版正在茂名南路57號蘭心大戲院上演期待與您一同走入這片「意象森林」中。

戳「閱讀原文」,即可購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ccf3920a4fd3cf960fea018f36fab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