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世界性的娛樂危機,百年帝國迪士尼面臨崩塌之危

2023-06-05     影視獨舌

原標題:這是一場世界性的娛樂危機,百年帝國迪士尼面臨崩塌之危

2023年6月5日刊| 總第3257期

群嘲迪士尼2023版《小美人魚》,在過去10天裡,是中文網際網路的盛事之一。

電影《小美人魚》於5月26日全球上映,這部製作成本高達2.5億美元的大片,以366萬元的內地首日票房,創下迪士尼真人電影國內最差開局。截至目前, 《小美人魚》票房未突破2600萬,貓眼專業版預測內地總票房為2780萬元。

過往迪士尼真人童話電影在國內的票房表現,最好的是《美女與野獸》,5.9億元。同樣被群嘲的《花木蘭》墊底,也有2.78億。《小美人魚》毫無疑問地成為了迪士尼引進中國電影市場的片子裡票房最差的一部。對比之下,《小美人魚》的北美票房走勢還算不錯,但不及《阿拉丁》,且評價照樣兩極。

可以說,從選角開始就陷入爭議的《小美人魚》,最終收穫了票房與口碑雙輸的結局,換個膚色並不能讓《小美人魚》屬於全世界。

而被稱為全世界最快樂的地方的迪士尼,最近也很難快樂,《小美人魚》所反映的迪士尼公主危機,不過是這個龐大娛樂帝國面臨的困境之一。 2023年是迪士尼創立一百周年,或許也是它危機達到頂峰的一年。

迪士尼親手毀掉公主

迪士尼的公主片拍了快一百年,雖然有在不同階段適應時代潮流的過程,比如公主的形象從熱愛家務、等待被王子拯救的賢妻良母,變得種族更多元,性格更主動,更愛冒險,但總的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多新意。

負責造夢和治癒的迪士尼非常明白,只要人們的生活依舊糟糕,便不會厭倦屬於公主的愛情神話。即使它陳舊,故事講得不那麼圓,但沒有女孩可以拒絕公主片。迪士尼之所以不斷將經典動畫作品翻拍成真人電影,無非是因為,看公主動畫長大的那一批觀眾長大了,可以搞情懷殺了。

事實上,迪士尼這些年翻拍的每一部真人公主電影,幾乎都曾面臨爭議,但總的來說只要有亮點在,就不影響迪士尼繼續提款。比如選角夠頂配,主角臉夠美,裙子足夠Bling。人們即使嘴上diss迪士尼保守懶惰,所有公主共用一套故事公式,身體還是會誠實買單。

《小美人魚》是迪士尼最「激進」的一次,從哈里·貝利的選角出來,「不接受」三個字就充斥網絡。

近年來好萊塢的政治正確矯枉過正,黑美人魚的形象引爆了觀眾的不滿。另外哈里·貝利的長相,也不如有黑珍珠之稱的哈里·貝瑞那般美麗,就算人們可以接受黑美人魚,也無法接受迪士尼「選公主不看臉」的操作,即使她唱得很好。

而迪士尼似乎鐵了心要走黑紅路線,在「保守+情懷殺」or「獵奇+政治正確」之間,迪士尼選擇了後者。但對於觀眾而言,《小美人魚》的選角突破意味著劇情突破。因為男女主角不好看,觀眾便會加倍向迪士尼要內涵、要深刻、要創新,如此才能值回票價。

創新,迪士尼有做,但不多。 《小美人魚》里,不只是人和魚可以相愛,女主的父親川頓國王只有一個妻子,照樣可以生出七個不同人種的女兒,而白人男主可以成為黑人皇后收養的王子。如此物種共同體,未免太過歷史虛無。

很難說,在女性主義蓬勃發展的今天去相信愛情神話,與在後全球化時代忽視歷史去呼喚地球一家親,這二者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童話與夢想?誰更難被信服?誰更不合時宜?

第四階段超英,賣不動

當然,由於東亞觀眾對黑人主角有天然的審美隔離,中日韓市場對《小美人魚》難代入、不買單算是意料之中。只不過,迪士尼除了公主危機,旗下的漫威超英宇宙在內地市場的前途同樣不樂觀。

自從2019年之後,漫威大片缺席內地市場三年。漫威第四階段的超英片,被批評集體質量下滑,疫情期間產出的《永恆族》《尚氣與十環傳奇》《黑寡婦》口碑都不盡人意。

迪士尼旗下不論是公主片,還是超英片,製片成本均居高不下,而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他們早已在《復聯4》上見識過,實際上不論好萊塢還是迪士尼,都難以離開內地市場。

然而,沒了第一代復仇者聯盟的核心成員,漫威的其他新超英電影很難重現往日「橫掃」現象,新一代年輕觀眾更多地將消費熱情轉投給國產大片。

今年漫威電影正式回歸內地市場,《黑豹2》《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銀河護衛隊3》接連上映,分布拿下了1.06億、2.72億、5.87億的票房成績。

作為漫威第五階段的開篇之作,《蟻人3》豆瓣評分只有6.1,「滾導」(詹姆斯·古恩)風格一以貫之的《銀護3》票房和口碑最好。對比日漫在中國市場的成績,漫威乃至好萊塢大片的影響力都在肉眼可見地下降。

遺憾的是,《銀護3》是滾導在漫威的最後一部作品,他已經跳槽去了隔壁DC,宣布重啟DC 新宇宙,第一章「眾神與怪獸」將以2025年公映的《超人:傳承》為開端。

除了《蟻人3》和《銀護3》,漫威第五階段待上映的電影有《驚奇隊長2》《刀鋒戰士》《美國隊長4》《雷霆特工隊》;第六階段則包含了兩部重磅續集《復仇者聯盟5:康的王朝》和《復仇者聯盟6:秘密戰爭》。非一線英雄面臨的對手們,是索尼影業的《蜘蛛俠:縱橫宇宙》,華納的《芭比》,以及《沙丘2》等電影,未來幾年內的續作IP壓力不可謂不大。

與此同時,好萊塢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靠發行起家的新銳超級廠牌A24已經步步為營登堂入室,憑藉《瞬息全宇宙》橫掃奧斯卡,A24在培養嫡系導演的同時,展現著不俗的進取心,一定程度上緩解著好萊塢的美學疲勞。值得一提的是,劇集《怒嗆人生》就是Netflix和A24合作推出的。

流媒體拖垮迪士尼

去年年底,迪士尼高層震盪,緊急換帥,曾擔任迪士尼CEO15年的靈魂人物羅伯特·艾格重返迪士尼,取代了作風激進的鮑伯·查佩克,換帥後,裁員、節流重組等一系列動作迅速在迪士尼展開。

故事還要從2020年講起,當時鮑伯·查佩克剛剛接過迪士尼CEO的寶座,便趕上了全球疫情爆發,迪士尼的主題樂園大規模關閉,院線電影受到衝擊,而宅經濟催生了流媒體業務,查佩克開始主打流媒體策略。

《花木蘭》在疫情期間付費上線,便帶來了院網關係的地震,隨後皮克斯高口碑動畫《心靈奇旅》《青春變形記》均在網上與觀眾見面,引得皮克斯不滿。而2021年上映的漫威電影《黑寡婦》,迪士尼也直接跳過窗口期,影院公映和流媒體同一天上線,令斯嘉麗·詹森與迪士尼公堂對峙。

燒錢沒有盡頭,但會員增長有天花板,流媒體業務吃力不太好,拖垮了迪士尼。

艾格採取的經營策略和國內大廠一樣,通過大刀闊斧地開源節流,保證現金流與盈利。百年商業帝國縱使財大氣粗,也需要降本增效來回血,在流媒體商業模式的探索上摸著石頭過河。

疫情改變人際關係,社交媒體和短視頻重塑休閒方式,一場世界性的危機席捲傳統娛樂業。在迪士尼公主與漫威宇宙危機,以及流媒體的困境之外,迪士尼還面臨接班人問題。畢竟,1951年生人的艾格已經72歲了。艾格之後,百年帝國誰來繼續掌舵?又會採取怎樣的內容理念與新一代觀眾達到情感共鳴?一切都有待觀望。

文/飛魚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c894a5f6ae32ccc9f0294cd427bfc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