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南網再相牽!閩粵電力聯網工程竣工投產

2022-09-30     台海網

原標題:國網南網再相牽!閩粵電力聯網工程竣工投產

[新聞頁-台海網]

山水相依,閩粵相連。9月30日,由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重點電力項目——閩粵聯網工程正式投運,福建廣東兩省電網首次實現互聯互通。工程將對提升閩粵兩省電力餘缺互濟、促進能源資源優化配置、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發揮重要作用。

閩粵聯網工程於2021年4月開工,總投資32億元,在福建新建1座直流背靠背換流站,通過兩回500千伏交流線路分別與福建電網和廣東電網連接,輸送容量200萬千瓦,線路全長303千米。該工程是繼三峽—廣東±500千伏高壓直流工程之後,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的第二條互聯通道。

閩粵電力聯網工程航拍圖。紀俊淵 攝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表示,閩粵聯網工程是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共同出資、建設和運營的重大電網項目,開創了兩網合作開展電網建設運營的先河,對於實現電力資源在更大範圍內優化配置,推進我國電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的示範意義。工程顯著增強了兩省供電保障能力,將更好地助力閩粵兩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實現「雙碳」目標。南方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孟振平表示,閩粵聯網工程對於深入貫徹黨和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合作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南方電網將與國家電網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做好工程的運維管理,確保閩粵聯網通道的作用和價值得到充分發揮,有效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閩粵聯網工程雲霄換流站進行燈光測試。李志傑 楊惠平 陳海東 攝

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黃學農指出,電網工程,特別是跨省區輸電工程建設,對於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網架結構、提升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和增強電網韌性都有重要作用。國家能源局將繼續在電網建設、清潔能源發展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加快推進後續「十四五」重大電網項目的各項工作,爭取早核准、早開工、早投產。——互聯互通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廣東、福建兩省經濟發展快、用電需求強勁。預計到「十四五」末,廣東、福建兩省電網最大負荷將分別達到1.8億千瓦、5800萬千瓦。兩省產業結構不同,日用電特性、月用電特性上存在差異,日高峰和月尖峰時段不同,「十四五」期間,通過閩粵聯網工程,兩地送電互濟能力將達200萬千瓦,具備日內、月度和季節性等不同時間維度的調劑互補能力。同時,兩省同處東南沿海颱風多發區,由於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差異,兩省同時受自然災害影響的可能性較小。閩粵聯網後,一旦面臨颱風、暴雨、洪災等自然災害,其中一方可緊急支援另一方,降低電網運行風險,提升極端條件下的保供電能力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項目人員正對閩粵聯網工程雲霄換流站的電氣設備進行驗收檢查。李志傑 楊惠平 陳海東 攝

——多能互補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福建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電力在自平衡基礎上具有一定外送能力。而廣東是典型的受端電網,預計2025年接受西電東送電力占最大負荷比重近30%,接受外來電力空間大。閩粵聯網工程建成投運,有利於充分發揮福建省能源資源儲量優勢,進一步提高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保障能力,對於保障福建、廣東安全可靠供電,服務兩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技術創新方面實現了多個首次閩粵聯網工程充分吸收借鑑了我國特高壓直流輸電等前沿技術領域最新成果,能很好地適應兩網互聯技術要求,使用無功補償裝置、遙感影像、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和電網三維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技術來優化線路路徑,推動工程進展。

閩粵電力聯網工程濾波器場。周錦飛 攝

工程在技術創新方面實現了多個首次:首次研發應用新型6英寸晶閘管構建大容量換流閥,在相同換流容量下直流電壓降低20%、換流器損耗降低15%、閥廳占地減少15%;首次研發應用混合式有源濾波新技術,系統諧波濾除能力提高8倍以上;應用高可靠性換流變壓器、乾式平波電抗器、大通流能力套管等先進裝備,關鍵設備絕緣水平提高30%以上、通流能力提高20%以上;首次應用換流變快速保護新技術,保護動作速度提高50%,全面提高設備和系統安全性,實現工程本質安全。工程進一步推動了電網技術創新發展,有力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發展,推動中國電力行業科技實現新一輪升級突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c46345b4a7bde04945ab0f66a22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