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生、老、病、死自然輪迴。
一晃就到了中年,此時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身體各項機能開始衰退,更容易爆發疾病。
所以在過了中年之後,是人生一道坎,也是「生死坎」。
想要預防身體疾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才能幫你平安度過。
人到中年正處於事業高峰期,此時難免就會有應酬。
俗話說:小酌怡情,大飲傷身。長期喝酒會加重肝臟的負擔,誘發酒精肝,脂肪肝,甚至是肝癌。
平時喝酒比較多,也會增加心梗,腦梗等血管類疾病的發生嚴重損害身體健康。
所以人再過了45歲後,已經步入中年,能少喝酒就少喝酒,最好做到滴酒不沾。
不喝冰水
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
喝水最好的選擇就是多喝白開水,但是不能喝冰水。
冰水太涼,進入胃部容易刺激胃黏膜,導致胃痙攣,出現胃痛,噁心等症狀。
尤其是到了炎熱的夏季,屬於腸胃疾病的高發時間段,此時貪涼喝冰水更容易誘發腸胃不適感。
不喝飲料
碳酸飲料一直受到大眾的歡迎,但是碳酸飲料當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會抑制飲料中的細菌,同時還會對人體有益菌產生消滅作用。
長期大量喝碳酸飲料會影響到腸胃的正常消化和吸收二氧化碳也會對胃黏膜造成極強刺激,患上胃炎,胃潰瘍,容易引發胃穿孔。
腌制的菜
腌制的食物都含有大量的鹽分,鹽分過多不利於血管健康,甚至會造成血壓飆升。
攝入鹽分過多也會刺激胃黏膜,促使血壓升高,誘發心血管疾病。
鹹菜等腌制食物攝入體內太多,容易使亞硝酸鹽攝入過量,增加,患腸胃疾病風險,甚至是胃癌。
油膩的菜
人家過了中年之後,最容易發胖,身材走樣,還會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誘發多種慢性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
油膩的蔬菜含油脂比較多,攝入體內,會導致脂肪不斷儲存,誘發身材肥胖。
所以要注意少吃含油量比較高的蔬菜,做到清淡飲食,葷素搭配,有助提高身體素質,預防疾病。
不吃隔夜菜
隔夜菜,尤其是綠色蔬菜,隔夜加熱之後營養價值流失,還會產生亞硝酸鹽進入體內轉變為亞硝胺類物質,增加身體患病風險。
夏季溫度比較高,隔夜的食物更容易出現變質的情況,滋生大量細菌和病毒,誘發腸胃疾病,勸你最好扔掉,別捨不得。
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等。
這些疾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現併發症,比如腎臟疾病,腦卒中等等。
慢性代謝性疾病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只要患上其中一種,如果不能積極的進行治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會誘發多種指標異常。
預防慢性代謝性疾病,一定要定期去醫院做體檢,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
腦卒中
腦卒中,又稱為「中風」,包括腦梗死和腦出血兩種。
其中腦梗死的發病率居多,而且死亡率也偏高,而慢性代謝性疾病是導致腦卒中發生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本身患有三高疾病的人群,更是動脈硬化的幕後推手,想要預防腦卒中一定要穩定三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
癌症
談「癌」色變,人到中年,最怕患癌,當被確診為癌症的時候,可能治癒率比較低。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超過350萬,死亡率超過200萬。
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腸癌等,是我國癌症發病居前5位。
並且在過了40歲之後,這些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漲,所以一定要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並且改掉不良習慣,比如熬夜,吸煙喝酒。
補充膳食纖維:清腸道
補充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而膳食纖維的來源主要是蔬菜和水果,菌菇類食物等等。
膳食纖維是人體七大營養素之一,其中蘑菇類熱量非常低,並且富含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
攝入體內能夠幫助加快腸胃蠕動,吸收膽固醇,降低體內血糖水平,將毒素垃圾順利排泄出體外,緩解便秘,保持腸道乾乾淨淨。
補充水:利小便
多喝水能夠促進體內毒素垃圾排出,有助於清洗腎臟,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統。
尤其是在夏季,人們出汗量比較大,蓄水量比較多,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導致身體缺水,誘發中暑等問題。
所以一定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白天喝水,建議小口、勤喝、慢喝,更有助於身體吸收水分,改變身體內環境。
健康播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