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重要政治人物,慈禧太后對中國近代化產生了複雜的影響。她心狠心辣、清除異己,將大清江山置於帷簾之中,更使她青史留名的是一口氣向西方11國宣戰,落得倉皇出逃京師,最終導致大清帝國滅亡。
作為清統治者,她是一個冷酷愚昧的存在,但是她也有「照花前後鏡」的柔情一面。作為女人的慈禧太后,在生活方面可謂是十分精緻,為了這種精緻也花費不菲。根據李蓮英的接班人,清朝最後一任總管太監小德張的說法,當時慈禧太后在生活方面,一天就要花費四萬兩紋銀。
也就是說,她半個月的花銷,就能夠買一艘吉野級巡洋艦,兩月之費可買一艘超級主力艦,一年中花的這些錢加起來,至少可以裝備一支高踞全球六七位的海軍艦隊。當時北洋水師需要資金,但慈禧太后卻挪用軍費來修建頤和園,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有人說慈溪的奢侈不是一般的奢侈,而是讓整個大清來為她陪葬。
太后吃穿住用行每一樣都十分講究。慈禧專門設立了私廚,稱西膳房,僅僅是點心的種類,就有四百多種,更不用說菜品。菜的種類有四千多種,並且每一樣都會經過複雜的工藝,色香味俱全。例如其中的一道餄餷,雖只是一道小吃,卻要經過數十道工序 :選豆、破瓣兒、泡豆、淘皮、磨漿、攤制、卷裹、切卷、油炸、脫油、包裝,做出來又香又脆。
這道小吃是大臣為討好慈禧而費盡心力想出來的,當時慈禧去了遵化謁陵,清東陵守護大臣讓廚役做些新奇的吃食來讓老佛爺開心。各種山珍海味慈禧吃過不少,於是廚役想來想去,最後便把一種用綠豆面做成的食品醋熘後給端了上去。慈禧嘗了覺得香香脆脆,新鮮不膩,連著吃了幾口。
僅僅一道菜都讓御廚費盡心思,正餐的奢侈可想而知,她每頓正餐所上的菜,多達數百種,從小吃到茶飲,從涼菜到熱羹,起碼要擺滿三四張拼起的用膳桌,不僅如此,在用膳時還有多人伺候,大小太監列隊恭候,滿意的留下,不合心意的便立馬撤走。
就連在洗澡如廁方面,慈禧也是極盡奢靡。她的澡盆有兩個,分別洗上半身和下半身,兩隻盆木胎鑲銀,洗澡水要用牛奶,一次用4疊毛巾,一疊25條共100條,因為身體的每個部位要用不同的毛巾來擦。四個宮女侍候太后洗完澡後,還給太后塗香水,夏天的時候多用耐冬花露水,秋冬之季就用玫瑰花露水,使用的方法也很精巧,用上等絲棉做成小塊,灑上香水,輕輕用錦塊拍打身上,直到拍均勻。
在如廁方面,慈禧的廁紙是特製的,先把一大張白綿紙分開裁好,細細地噴上水,還要經過兩遍複雜的熨製程序,直至細膩無比才能呈給太后。「官房」也是檀香木做的,上面雕刻的壁虎栩栩如生,眼睛上還鑲嵌著兩顆價值不菲的紅寶石。
康熙曾說,清朝宮廷一年的花費還抵不過明朝皇宮一天的開銷,但他萬萬想不到,大清帝國繼承者如此奢侈。
慈禧所擁有的地產也多不可數,在紫禁城內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宮闕,並且各個都雕樑畫棟、富麗堂皇。除此以外,還有「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也算得上是廣闊無垠,再算上那極盡精巧的頤和園,東西郊區的皇陵,還有避暑山莊的塞外江南等等,放到現在,也可以算得上是位地產大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