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2021)胸部腫瘤分類將肺肉瘤樣癌分為多形性癌、巨細胞癌、梭形細胞癌、肺母細胞瘤和癌肉瘤。肺肉瘤樣癌非常少見,原發惡性,腫瘤呈浸潤性生長,預後差,對化療耐藥。而肺梭形細胞癌作為肺肉瘤樣癌的一個亞型,幾乎由純上皮梭形細胞構成,沒有分化的癌成分,在肺部惡性腫瘤中占比更低。
1名52歲男性,既往診斷為原發性梭形細胞癌(pT4aN1M0,III期B),PD-L1表達陽性(TPS≥95%),且無EGFR基因突變和ALK基因融合,行左肺全肺切除術。隨後,發生腦轉移及胸壁腫瘤復發。考慮到伽馬刀治療腦轉移灶和化療聯合方案(紫杉醇、卡鉑和貝伐單抗)的療效不佳,對腦腫瘤進行減容術後,開始對胸部轉移灶進行帕博利珠單抗單藥和姑息性放療治療。患者腦水腫假性進展伴體能狀態下降後,腦水腫和胸壁轉移灶顯著改善,且療效持續到帕博利珠單抗給藥的11個周期。
Case:
該患者有吸煙史,在左肺下葉診斷出原發性肺梭形細胞癌(pT4aN1M0,IIIB期),PD-L1表達陽性(TPS≥95%),且無EGFR基因突變和ALK基因融合(圖1),行左肺全肺切除術。儘管患者術後接受了4個周期的順鉑和長春瑞濱輔助化療,但在全肺切除術後9個月仍觀察到右側顳葉腦轉移(圖2(a),(b))。腦轉移以伽瑪刀治療。然而,由於腫瘤大小和灶周水腫未見減少,懷疑是放射壞死。此外,肺切除術後10個月,胸壁轉移逐漸增多。儘管肺切除術後14個月給予化療聯合方案(紫杉醇、卡鉑和貝伐單抗)作為一線治療,患者的腦水腫仍逐漸惡化(圖2(c),(d))。因此,行開顱手術及腦腫瘤減容術,病理檢查顯示肺癌轉移伴壞死。
在此期間,胸壁轉移灶逐漸增大。該患者的體能狀態(PS)評分為2。開顱術後一個月,開始使用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200mg/體重,每三周一次)作為二線治療。從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開始後的第3天開始,對胸壁進行姑息性放療。從第1天開始,患者出現嚴重發熱,並表現出食慾減退、全身乏力和意識障礙(PS評分增加到4)。第8天,腦CT顯示腦水腫加重(圖3(a))。考慮到儘管接受了抗生素治療,發燒仍沒有改善,因此懷疑發燒與腫瘤有關或對帕博利珠單抗有反應。為了控制發燒,給予萘普生。患者發熱和意識水平逐漸好轉,第30天出院。
經兩個周期的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後,患者的食慾和PS開始改善。胸部CT顯示,與初始給予博利珠單抗治療相比,胸壁腫瘤更大(圖3(b))。5個周期後,他的PS評分為2分,胸部和腦部CT顯示胸壁腫瘤較小、腦水腫減輕(圖3(c),(d))。
在帕博利珠單抗治療12和15個周期後,腦磁共振成像顯示新的腦轉移和胸壁腫瘤再生。因此,停止了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對腦轉移瘤再次進行伽瑪刀治療。儘管推薦了細胞毒性化療,但患者拒絕並在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四個月後病逝。
Discussion:
儘管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PD-L1表達陽性(TPS≥1%)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已被證實,但關於其對肺梭形細胞癌的療效證據卻很少。肉瘤樣癌,包括多形性癌的肉瘤區,通常為PD-L1高表達且預後差。曾有案例報道,帕博利珠單抗在一例肺梭形細胞癌中表現出顯著臨床反應。此外,研究顯示ICI對肉瘤樣肺癌和間皮瘤均有療效。在本案例中,對術後腫瘤組織進行免疫組化,結果顯示PD-L1高表達,帕博利珠單抗治療表現出顯著的治療反應。
本病例發生腦轉移,抵抗放療且表現為壞死。發生腦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後和生存率都很差。由於轉移性腦腫瘤受到血腦屏障的保護,ICI的療效尚不清楚。腦轉移患者血腦屏障通常受到損害,並在隨後重構為血液腫瘤屏障,從而改變腦轉移灶周圍的免疫細胞群。此外,儘管沒有確定的證據證明 ICI對腦轉移的療效,但ICI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進展有抑制作用。因此,在這個病例中,帕博利珠單抗可以滲透到腦腫瘤中,因為之前的腦瘤切除術破壞了血腦屏障。
腦轉移瘤患者開始接受ICI治療時,通常在前三個月內顯示假性進展。腦轉移的假性進展在組織學上可以表現為炎症細胞浸潤、水腫和壞死,在影像學上可以表現為病灶周圍頻繁出現腦水腫。因此,建議仔細評估治療反應,以避免在開始給藥後6個月或更短時間內出現疾病進展。本案例中,患者初始使用帕博利珠單抗後的腦水腫和胸壁腫瘤加重、PS下降可能提示了假性進展,因為隨後觀察到顯著的治療效果。雖然很難區分姑息性放療對胸壁腫瘤的影響,但腦水腫的加重可以用ICI治療的假進展來充分解釋。因此,對於腦轉移患者應考慮假進展,以確定是否繼續進行ICI治療。
肺梭形細胞癌預後差,通常對化療有耐藥性。該研究結果表明,ICI治療是肺梭形細胞癌的一種新的治療策略。此外,考慮到用ICI治療的腦轉移瘤常觀察到伴有PS下降的假性進展,應仔細評估治療反應,以確定是否可以繼續使用ICI。
參考文獻:
MizushinaY, Ohyanagi F, Shiihara J, Nomura M, Ohta H, Oshiro H, Tsubochi H, Kusaka G,Yamaguchi Y. Clinical case of lung spindle cell carcinoma markedly responsiveto pembrolizumab. Thorac Cancer. 2021 Aug;12(16):2279-2282. doi:10.1111/1759-7714.14068. Epub 2021 Jul 5. PMID: 34227241; PMCID: PMC836499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af0f7b7fa9bd77191375b10379cd2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