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然在目①|「50多歲」的老漁場,迎來「美麗」蝶變

2023-09-21     紅網益陽站

原標題:赫然在目|「50多歲」的老漁場,迎來「美麗」蝶變

編者按:時代,新赫山,新蝶變。中國式現代化的「赫山圖景」中,張張成績單,百姓看得見。紅網記者帶您走讀赫山,品味「赫然在目」的幸福感。

赫山區畜牧水產中心工作人員與國營來儀湖漁負責人盛可平共同規劃美麗漁場建設方案。

紅網時刻 見習記者 曲瀾 赫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成剛 通訊員 賈向陽 益陽報道

「以前都說中看不中用,現在不一樣嘍,我們漁場趕上了『美麗漁場』建設,會變得中看又中用!」在赫山區國營來儀湖漁場內,70多歲的陳嗲對著牆上的規劃圖紙頻頻感慨。

從美麗庭院到美麗屋場再到美麗鄉村,赫山區「美麗家族」又添新兵,漁場也趕上了這波「美麗經濟」帶來的紅利,創造出了新價值。

「半城山色半城湖」赫山擁有優勢的水面資源,有50畝以上的大小漁場217個,遍布泉交河、蘭溪、筆架山、歐江岔、龍光橋等湖區鄉鎮,在鄉村產業、鄉村建設中舉足輕重。

2022年,赫山區也進一步明確了鄉村振興「3+9」示範模式,推進「一主五特」優勢產業發展。水產就是「五特」中的特色產業之一。

如何在漁業發展與生態保護中尋得動態平衡?參照美麗屋場建設模式探索建設美麗漁場便是赫山區委、區政府對這道考題做出的「解」,並將其納入2023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任務,以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漁業現代化建設。

提高「顏值」,打造漁場「閃光點」

「這一片都是原來堆淤泥的池子填平了改造的,等以後建成中心廣場,裝上了健身器材,我們的日子就更舒服嘍。」在赫山區國營來儀湖漁場,村民張雲飛指著不遠處新修的場地眉飛色舞地介紹。

而張雲飛之所以能體會到這「亮眼」的改變,是因為國營來儀湖漁場是赫山區首批申報美麗漁場的建設單位之一。

近年來,赫山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好以水環境整治為重點的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長江經濟帶節點城市核心區,守護好「一江碧水」。

但老舊漁場治理成為了水環境整治的難點、堵點。國營來儀湖漁場位於赫山區泉交河鎮的東北角,成立於1972年,到現在已經50多歲,漁場自身設備老舊導致周遭環境惡劣。

施工人員對漁場進行清淤工作。

而美麗漁場建設本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為漁場做了新規劃,國營來儀湖漁場是赫山區首家完善了尾水處理設施的漁場。從養殖尾水處理下手,同步進行垃圾整治、廁所修繕,漁場周圍的環境越來越宜居,越來越多的村民像張雲飛一樣滿意。

未來,漁場還將以「人居環境優美」為目標,組織開展房屋立面改造,整治舊房外觀,美化村莊形象,引導農戶進行庭院整理,農家庭院基本實現凈化、綠化、硬化,加強道路綠化和亮化工作,構建優美的鄉村環境。

漁場周圍的村民笑得合不攏嘴。

提升「產值」,漁場迎來「新經濟」

「漁場的年紀太大,早就面臨著設備更新換代的問題,但是新設備都要求更好的水質,我們這群老頭子上了年紀不會搞。」漁場負責人盛可平認真地介紹,「還好乘上了區里規劃的美麗漁場建設的東風,為我們忙前忙後做了不少技術指導。」

漁場從前產品主要就是四大家魚,產品種類單一,缺乏市場競爭力。更重要的是,漁民呈現出老齡化趨勢,難以在創新上做突破,部分像盛可平這樣願意創新的人還要為技術發愁。

為了推動「美麗漁場」建設,赫山區畜牧水產中心可謂是盡心盡力,當盛可平提出漁場產值低,技術難等問題時,畜牧水產中心不僅為漁場提供技術支持,還當起了「紅娘」為國營來儀湖漁場找來了許多「大佬」做技術顧問。

國營來儀湖漁場內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自動喂魚機器。

有了技術顧問的幫助再加上漁場完成了尾水處理裝置,水質改善,這個「50」多歲的老漁場裡引進了新鮮的特種魚,甲魚、鮭魚等特色品種活躍水中,價格好的時候鮭魚能買到60多塊錢一斤,未來更是將發展水產品深加工,以提高漁場產值。

「錢袋子」鼓起來了,村民對「美麗漁場」建設的積極性自然提高了。為了徵求村民們的意見,關於「美麗漁場」建設的大會小會開了不停。

截至今年五月漁場已發動群眾自籌資金35萬元,主渠道、主幹道已基本完工,廣場、民宿、漁文化牆建設方案正在加緊設計。

來儀湖漁場「美麗漁場」建設籌備大會。

創造「價值」,產業迎來「增長極」

美麗漁場建設圍繞發展一業(一個特色產業)這個主題,通過建好一池(一片標準魚池)、一院(一片美麗庭院)、一路(一條景觀道路)、一場(一個休閒廣場)、一牆(黨建和漁場文化牆),完善設施、美化環境、彰顯特色,形成模式。

美麗漁場的建設本質是改善漁場面貌,而這有利於提升漁民生活質量,推進產業轉型,壯大地域特色。

赫山區背靠長沙,是名副其實的城市「後花園」,同時交通便利,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搭配上遼闊的水面資源,可以說是發展垂釣旅遊的「潛力股」。

就國營來儀湖漁場而言,未來將打造成集良種繁育、生態養殖、漁產品初級加工、休閒垂釣、度假體驗等多功能為一體,著力打造以休閒漁業為主題具有示範帶動作用多功能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漁場。

在城市打拚了一周的市民,閒暇時到漁場來個一日游豈不快哉?

漁場裡,健康的魚兒們爭先恐後吃魚食。

而「美麗漁場」的建設也讓當地村民感受到了被關注的、被在意,提升的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與紮根鄉村的發展信心。

在國營來儀湖漁場工作了40多年的退休員工陳步高站在規劃圖紙面前搖著蒲扇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我在本地生活了一輩子,沒想到能看到村裡變得這樣好,從前都勸兒子外出打工,現在我願意讓他回來。」

國營來儀湖漁場是赫山區首批申報美麗漁場的建設單位之一,是試點,更是示範。

赫山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主任胡志偉表示,「通過今明兩年努力,聚合發展優勢,著力提升漁場形象氣質,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來儀湖國營漁場產業發展龍頭、漁旅融合樣板、美麗漁場示範、現代漁業標杆。借鑑美麗屋場建設經驗,赫山區將在基礎較好、積極性高的漁場率先試點,逐步推開,串點成線成片,讓美麗漁場扮靚和美鄉村。」

來源:時刻新聞

作者:曲瀾 李成剛 賈向陽

編輯:岳敬然

本文連結: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743/65/13073082.htm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ea14831279bbd4abfc94431d573ad29f.html